武汉“封城”76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写过12万字钟南山传记的他抽丝剥茧
“这是一部可以和‘伟大’联系在一起的书。它是不是伟大作品尚需验证,但它确实是献给这次伟大的抗疫斗争,献给我们伟大的人民的一部书。”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这样评价《第76天》。
由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的《第76天》是岭南作家熊育群的抗疫题材长篇纪实新作。作品以时间为轴线,全景式记录了2020年武汉、湖北及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抗击新冠疫情的时代画卷。
76天,是一个特殊的时间段。2020年1月23日至4月8日,武汉“封城”76天里的世情人心,是作家描绘的重点。“疫情的发生和发展十分复杂,社会关注度更是非比寻常。不论国际还是国内,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起初并不了解,碎片化信息中混杂着大量不可靠乃至虚假的信息,误会、误解几乎无处不在。”熊育群感慨,“这本书不是我一个人在采访和写作,为了解疫情的全面信息,我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在国家、民族发生危难之际,身为作家,有责任把战斗的全过程记录下来,为后人留下一份真实的历史记录和精神遗产。”
熊育群当过记者,去年4月,他以高度敏感和过往积累创作的长篇纪实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在《收获》长篇专号首发,引发强烈社会关注。在上海举行作品研讨会之际,他透露,即将开始创作一部更宏观的表现抗疫全局的新作。这就是如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第76天》。
为创作《第76天》,熊育群进行了艰巨的采访,采访对象自中国疾控中心、国家卫健委,到数十位不同人群的代表,包括医生、护士、患者、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捐赠者、志愿者、公安干警、环卫工、社区工作者、下沉干部、外国友人等,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故事,平凡而伟大。
熊育群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病房采访呼吸内科主任张继先
“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采访,就在最早收治新冠肺炎病患的病房里进行。只有身处具体的环境,才能感受到现场救治的流程和医护的内心活动。”后来,熊育群又去拜访“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医生最早收治的一对患者夫妇,没有事先告知,而是直接提着水果篮和一箱牛奶上门了。“尽管有些无礼,也可能被拒之门外,但我要试一试。”让作家没想到的是,对方不仅热情相待,甚至没等他发问就打开了话匣子。“聊开以后,他们告诉我,之前来的人都‘全副武装’,而我只戴着口罩,这让我们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尽管难度很大,但我希望可以做到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谈到采访、写作的推进,熊育群感慨,有时如同侦探,一层层深入,破解一个个疑团。“重要的事件和细节必须查找旁证,有的甚至要通过三方印证。比如,疫情是如何发现、如何上报的;‘封城’决定是如何作出的;援鄂医疗队是如何派出的;方舱医院的建议是怎样提出的,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建起来的。‘封城’期间,武汉市民真实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发生了什么……我查询天气,导航人物走过的路线,通过图片、视频勾画出他们的生活轨迹,设身处地进入他们的生活。”种种努力都导向作家的追求——不仅要真实呈现武汉抗疫的行动全景,还要在真实的环境中还原细节,力求做到准确可靠。
“我做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时提倡八个字,敬业、团队、探索、求实。虽然我们做的工作不一样,但我在熊育群身上同样看到了这八个字。从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品位的人,更是一个求真求实的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评价。
“拿到这本书,翻到自己的故事,书上写了好多页,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很多事情仿佛又从头过了一遍。疫情来势汹汹,当时身处其中并没有想太多。后来,很多人说我们是英雄,其实我们想的只是怎样去完成它,这就是我们的工作。”疫情期间,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瞿昭晖整整120天没有回家,战斗在“红区”第一线。“抗击疫情的过程非常艰苦,也有很多收获。疫情之后,我们整个科室变得更团结,更懂得珍惜,感谢熊育群老师用细腻温暖的笔墨帮我们记下了这段历史。”
“站在时间的背面,历史从庸常的生活中呈现,平凡的事物被赋予意义,就像俯瞰山川地理,看见那个拐向。《第76天》将一段重大历史从生活中打捞出来,这不仅是作者对自己的交代,也是对这个时代的交代。”李敬泽感慨,“中国人,生当其时的人,都不是这次事件的局外人。在《第76天》中,我们不仅能读到抗疫之‘事’,更看到了‘人’,看到了中国人的精神。把这段历史写出来,交给今天,交给世界,也交给我们的后代。这是中国作家的责任,更是中国作家的荣耀。”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灾难和战斗,读者看这本书或许会流泪,我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就曾数度落泪。疫情亲历者、逆行者的讲述,让我对人性、对生命有更深层的思考。我要感谢我的采访对象,他们值得我尊敬,也值得我书写。”熊育群说,面对复杂的抗疫过程,海量信息的收集、整理、甄别,近百人的采访,从外行迅速进入专业诊疗过程的书写,于他而言都是挑战。
熊育群在创作《第76天》
“写作总有遗憾,牵涉全社会的历史性大事件,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也一样,难以尽书。眼界所及,我只能依据创作的规律和需要作出取舍。书中所写只是一个个代表,通过他们呈现抗疫的主要历程,描摹人们遭遇灾难时的所作所为和精神状态,彰显这个时代的伟大人格和精神力量。”熊育群希望,读者能从《第76天》中读到面对疫情应有的态度、科学的作为和值得汲取的经验与教训,反思人类的生存方式与文明行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