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入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不断吸纳新代表性作品
小说、散文、新诗、戏剧……20世纪以来的各种流派风格代表性作品都在这套书里了。近日,华东师大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团队推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第四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从鲁迅、郁达夫、丁玲、茅盾,到王蒙、铁凝、莫言、余华,再到刘慈欣、曹征路,这套作品选为读者们呈现了从晚清到当下的文学流变。
“这部由钱谷融先生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最初的版本是1985年出版的两卷本,那时候还叫《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是自学考试用书。30多年来,为了配合文学史观念的变化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这套作品选也经过四次修订,最终调整为现在的上下两卷。如果要说特色的话,这套作品选可以说是既坚持强调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经典文本的意义,又能够根据学界最新的研究状况增加新的篇目。”主持《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第四版)修订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
最初版本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
从入选作品来看,所选篇目都是“五四”以来各个时期各种风格流派的优秀作品或代表性作品,全景式地展现了20世纪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世界,呈现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创作实绩和发展全貌。编写团队精心选文、反复打磨,既考虑到文学史发展各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又兼顾到不同流派作家、思想高度和审美维度。
第四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还将时间线延伸到了2009年,力图比较全面地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的面貌,而且也随当代文学下限的延伸不断吸纳新的有代表性的作品。罗岗介绍:“比如,在当下的文学生态圈里,科幻小说已经成为绕不开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它将人类对于世界感知和未来思考的能力推向了新的高度。所以编者团队特意收入了刘慈欣发表在《科幻世界》2000年第7期的《流浪地球》,这是对当下社会热潮的理性回应,也是对文学生态的成熟考量。”
刘慈欣的《流浪地球》被收入第四版《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除了《流浪地球》,还收录了曹征路的《那儿》。诗歌方面,则选取了一些工人诗歌,比如郑小琼的《铁》,从文学潮流上来讲,这些作品是很有代表性的。”
“散文创作上,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抒情散文、作家散文,这次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偏重说理性的学者散文,如费孝通的《孔林片思》、李零的《太史公去势》、冯象的《正义的蒙眼布》。这些文章的入选,也拓展了散文的版图,使得散文的概念更加广泛。”罗岗说。
此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第四版还收入了几篇非虚构作品,如著名记者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等。台湾文学方面,除了白先勇的作品还增补了陈映真的《铃铛花》。“张大春的长篇小说《城邦暴力团》也入选了,这部作品有点像武侠小说,写得很有特色,在台湾影响也特别大。新世纪文学里一大很重要特点,就是类型文学和纯文学的互相渗透。”
“我们关注潮流,但有个前提就是作品本身要有艺术高度。钱谷融先生在最初版选择作品时,就慧眼识珠将许多还并未成名的作品选入。我们坚持了这一传统,入选作家有些并非名家。比如这次我们选了魏微的一篇小说《大佬郑的女人》,编委团队一致给予很高评价,将其全文入选。”罗岗表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第四版在选取标准上,一方面强调文本自身的艺术水准,另一方面尤为重视文本与其所诞生的时代语境的密切关联,由此能够从更为多维的角度建立起理解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与变革的历史视野。
第四版《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小说部分目录
另外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所选篇目都尽可能地采用最初发表或最初出版的版本,保留了历史原貌,具有史料价值。“这种编选思路不仅能够增强一般读者的历史现场感,也能够进一步向有志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读者提供极有价值的参照,”罗岗介绍,“这样读者也会有很大乐趣,所有作品都标注了出处。比如《流浪地球》的版本就是当初发表在《科幻世界》杂志上的;郭沫若的《凤凰涅槃》最初在刊物上发表的版本句式颇多重复,收入诗集《女神》做了修改,为了保证历史的原貌,还是按照原样选入;再有丁玲的一些小说后期改动很多,如果没有看到原刊版本,读者是很难了解作品的原貌。”
阅读经典文本,是人文学科教学不可绕开的必经之途与教学的基本方式,《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早已成为中文系学生的经典用书。同时对于广大读者而言,《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也是适合全民阅读的一套不可多得的经典读本。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