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之蒙古族呼麦

2021-01-25

呼麦(蒙古语意为“咽喉”),又称喉音唱法、双声唱法、多声唱法或浩林潮尔,是阿尔泰山周围地区诸多民族的一种歌唱方式,并非蒙古族所独有。

呼麦是阿尔泰山原住民族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早在12世纪蒙古形成民族之前就已在广袤的地域上流传: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呼麦是一种源于于蒙古西部的阿尔泰山脉的演唱形式。表演者模仿自然界的声音,同时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在发出持续基础低音的同时,歌手演唱出和谐的旋律。呼麦的字面意思是咽喉,据说是从鸟类那儿学来的,而鸟的精灵对是萨满巫师做法至关重要。

历史渊源:

蒙古高原的先民在狩猎和游牧中虔诚模仿大自然的声音,他们认为,这是与自然、宇宙有效沟通、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由此人体发声器官的某些潜质得到开发,一人模仿瀑布、高山、森林、动物的声音时可以发出“和声”,即呼麦的雏形。

有关呼麦的产生,蒙古人有一奇特说法: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动,见河汊分流,瀑布飞泻,山鸣谷应,动人心魄,声闻数十里,便加以模仿,遂产生了呼麦。新疆阿尔泰山区的蒙古人中,至今尚有呼麦流传。

相传早在13世纪蒙古草原盛行英雄史诗说唱艺术是“呼麦”就已十分盛行,而据科学家们考证,我国诸多古籍中记载的有2300多年历史的北方草原民族的歌唱艺术——“啸”就是“呼麦”的原始形态。如此,则其历史可追溯到2300年以前,此推断如成立,则西方最早产生于1100年前的复音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据人类复音音乐文化发源地的位置,将被一向认为无复音音乐的东方中国所取代。

艺术特点:

呼麦的曲目,因受特殊演唱技巧的限制,不是特别丰富。大体说来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咏唱美丽的自然风光,诸如《阿尔泰山颂》《额布河流水》之类;二是表现和模拟野生动物的可爱形象,如《布谷鸟》《黑走熊》之类,保留着山林狩猪文化时期的音乐遗存;三是赞美骏马和草原,如《四岁的海骝马》等。从其音乐风格来说,呼麦以短调音乐为主,但也能演唱些简短的长调歌曲,此类曲目并不多。从呼麦产生的传说,以及曲目的题材内容来看,“喉音”这一演唱形式,是蒙古族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产物。

呼麦声部关系的基本结构为一个持续低音和它上面流动的旋律相结合。又可以分为“泛音呼麦”“震音呼麦”“复合呼麦”等。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独一无二的。

蒙古族呼麦有很多种,可分为主两种主要风格:深呼麦和口哨呼麦。深呼麦歌手用正常的声部唱基础低音,同时突出一个八度以下的低音获次谐音。在口哨呼麦中,突出的是高于基础低音的高音部,产生效果类似于尖锐的口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通过拉紧声带产生基础低音,通过调节口腔形状和大小、开唇和闭唇以及舌头移动产生曲调。蒙古游牧民族在不同社会场合如盛大的仪式,或家庭节日庆祝中演唱呼麦。放牧的途中或是在蒙古包中哄婴儿入睡也会演唱呼麦。

呼麦唱法是在特殊的地域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下产生的,其发声方法、声音特色比较罕见,不同于举世闻名的蒙古族长调的唱法,声乐专家形容这种唱法是“高如登苍穹之颠,低如下瀚海之底,宽如于大地之边”。呼麦发声原理特殊,有时声带振动,有时不振动,是用腔体内的气量产生共鸣。它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传统上,呼麦是从承载者口头传承给学习者,即由师傅传给徒弟。

传承价值:

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歌唱形式,呼麦是蒙古族杰出的创造。它传达着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宇宙和世界万物深层的哲学思考和体悟,表达了蒙古民族追求和谐生存发展的理念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呼麦是蒙古民族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更多地保留了原始歌唱的某些因素,是一种来自民族记忆深处的久远回音,与蒙古族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对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均有重要的价值。

正因如此,为当代蒙古民族继承并传播开来的呼麦艺术,不仅轰动国际乐坛也引起世界各国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文化艺术学等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和普遍关注,更为民族音乐学家、声乐界专家学者高度重视。

神奇的呼麦,它令人难以想象的奇特的唱腔和音色是音乐百花园中的一朵音乐奇葩,它的出现改写了世界音乐史的重要一部分,而在新世纪之初,它重新绽放出鲜艳的花朵,以沉寂百年而不衰的声音再一次演绎出自然和人融为一体的和谐的声音。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