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集评选编:《点绛唇》二首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沾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释】
蹴:踏。此处指打秋千。
慵:懒,倦怠的样子。
袜刬:这里指跑掉鞋子以袜着地。
金钗溜:意谓快跑时首饰从头上掉下来。
【译文】
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
【集评】
◎词为少年时作,语本唐韩偓《偶见》诗:“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
◆曲尽情悰。(明钱允治《类编笺释续选草堂诗馀》)
◆片时意态,淫夷万变。美人则然,纸上何遽能尔。(明长湖外史《草堂诗馀续集》)
◆咏歌女,非易安自咏。“见客人来”,是何等人家?(吴世昌《词林新话》)
◆至无名氏“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直用“见客人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二语演之耳。语虽工,终智在人后。(清贺裳《皱水轩词筌》)
【争鸣】
◆赵万里辑《漱玉词》案词意浅薄,不似他作。末知升庵何据?
◆詹安泰《读词偶记》:女儿情态,曲曲绘出,非易安不能为此。求之宋人,未见其匹,耆卿、美成尚隔一尘。
◆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按1959年出版之北京大学学生编写之《中国文学史》第五编第四章,断定此首为李清照作,评价颇高,恐未详考。《词林万选》中不可靠之词甚多,误题作者姓名之词,约有二三十首,非审慎不可也。
◆马兴荣:有人大约就是以封建社会的深闺少女总是遵守“礼”的、温顺的、循规蹈矩的、羞答答的这个尺度来衡量李清照《点绛唇》这首词,所以怀疑它不像大家闺秀李清照的作品。追求自由的李清照假如地下有知的话,她是会笑这些人未免太封建了。(《中国古典文学鉴赏丛刊 唐宋词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5月出版)
◆唐圭璋《读李清照词札记》:明杨慎《词林万选》卷四,误收李清照一首《点绛唇》词云(略)。据《花草粹编》卷一收此词乃无名氏作,非清照词……且清照名门闺秀,少有诗名,亦不致不穿鞋而着袜行走。含羞迎笑,倚门回首,颇似市井妇女之行径,不类清照之为人,无名氏演韩偓诗,当有可能。(《南京师大学报》,1984年第二期)
◆裴斐:易安《词论》所谓“铺叙”,论者无解。窃谓此乃针对直抒胸臆而言,即主张有情节。这个主张,她自己是实行了的,从前期作品到南渡以后之作,无不如此。此首……当是易安早期作品。由前片“慵整纤纤手”到后片“袜刬金钗溜”再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整首均为铺叙,极有层次,从而活脱出一个妩媚、敏感而矜持的少女,既见其外表情态,亦见其内心世界。历代词人当中,再没谁能如李清照那样善于表达自己了!而这种表达,无论欢快或悲苦。均很少直接倾诉,而总是截取日常生活中一段情节加以铺叙,使你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深受其情绪感染。
NO.2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树,望断归来路。
【注释】
催花雨:指春雨。
人何处:思念的人在哪里。
【译文】
深闺里寂寞无边,这一寸的柔肠却有着千丝万缕的愁绪。珍惜春天,春天会很快流逝,淅淅沥沥的春雨催促着落花,加速了春天离去的脚步。
倚遍了每一处栏杆,望遍了每一处风景,怎奈也是没有好心情。那想念的人,你在何处?眼前只有一望无际的连天芳草,望断了归来的路,也是空等待。
【集评】
◆夫词体纤弱,壮夫不为。独惜篇什寂寥,彼歌《金缕》、唱《柳枝》者,其声宛转易穷耳。所刻《续集》中如李后主之“秋闺”,李易安之“闺思”,晏叔原之“春景”,萧竹屋之“纪梦”、“怀旧”,周美成之“春情”……以此数阕,授一小青蛾,拨银筝,倚绿窗,作曼声,则绕梁遏云,亦足令多情人魂销也。(黄河清《草堂诗馀续集 序》)
◆西北春时,率多大风而少雨,有亦霏微……韩持国亦有“轻云薄雾,散作催花雨”之句。(宋◆庄绰《鸡肋编》)
◆独上小楼春欲暮,望断玉关芳草路。(唐韦庄《木兰花》)
◆草满长途,情人不归,空搅寸肠耳。(明钱允治《类编笺释续选草堂诗馀》)
◆简当。(明长湖外史《草堂诗馀续集》)
◆泪尽个中。(明陆云龙《词菁》)
◆情词并胜,神韵悠然。(清陈廷焯《云韶集》)
樰熳小阁自序
樰熳者,海角女子也。因爱六出清冷曼妙之态,又补五行失木缺火之白,故名之也。数十年浮尘碌碌,并无建树。唯性乖行僻,嗜书眈诗,竟成惯性。
今欲再辟清虚,重理竹素,远秋水于江湖,锁光阴于文字,故造此虚楼幻阁,雾苑云台。若君有意,祈凌波微步,移来共酌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