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荐书|精绝古城到底有没有?考古大V带你“亲临”考古现场
在很多人的眼里,考古等同于“官方盗墓”,民间甚至还有“考古白天作业,盗墓夜里点灯”这样的顺口溜。作为考古领域的专家,项木咄每每看到类似这样的言论,都会被气晕过去……但是气归气,科普还是得做,不然大众的误解只会越来越深。近日,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硕士,也是知乎上的考古大V项木咄的新作《围观考古现场》由华文天下策划推出,在这本考古著作中,有深埋在千年风沙之下的精绝古城,有隐藏在三湘大地的马王堆古墓,有沉睡在中原大地的贾湖遗址,也有显露于陆地之上的奥杜威峡谷。从国内到国外,11个在考古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遗址,为我们开启了一堂精彩的考古科普课。
何为考古?何为盗墓?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因为盗墓类小说的风靡,再加上近几年曹操墓、海昏侯墓等帝王墓葬的发掘,让大众产生了这样一种感觉:考古队和盗墓贼一样,只对墓葬进行发掘。但其实,考古的研究范围远不止墓葬。根据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奠基人之一的夏鼐先生的说法,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所以说,古代的城址、烧窑的窑址、冶金的矿址,甚至是古代战场……但凡是古人遗留下来的遗迹,考古队都要发掘,都要研究。而且,人类的整个历史时期,上至百万年前的旧石器社会,下至唐宋元明清,考古队都要研究。
相较于考古,盗墓贼最感兴趣的,是那些可以卖出高价的文物,这些通常是世俗意义上的可以收藏的宝贝,例如金银器、瓷器、青铜器等。这些文物价值当然很高,但在考古学家眼中,它们的重要性未必比得过出土的破碎陶器、不起眼的动物骨骼等。正是依靠这些盗墓贼瞧不上的“破铜烂铁”,考古学家才能够还原出古代人的生活。
项木咄举例说:“牙齿是我们身体中最坚硬的部分,所以即使是几千年后,古人的身体全部腐烂了,牙齿也能够大概率保存下来。而这些牙齿,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人类从狩猎采集转向谷物栽培,主食淀粉类的食物会造成龋齿发病率上升;水中如果含有过量的氟化物,则会使牙齿变黄。这些信息,都能够通过牙齿反映出来……”
最后一点,考古与盗墓目的截然不同。盗墓纯粹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考古是为了复原古代的社会。“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我们就需要用一套完整科学的法则,将发现的那些事实和现象转化成对过去有意义的解释。”
提及盗墓,项木咄介绍了20多年前发生在湖北荆门的“古尸案”。这具古尸是目前我国发现的第一具外形、骨骼基本保存完整的战国女尸,距今2300年之久,比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女尸还要早200年。“如果这具古尸是由考古工作者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话,说不定又是一个具有世界性意义的考古发现。只可惜,被一帮盗墓贼愚昧、野蛮地从古墓中盗出,肆意破坏,最终面目全非……虽然后来科学家们对古尸进行了剖检,对古尸的保存状况和保存原因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古尸离开了原生的埋藏环境,古墓内部被破坏殆尽,尸体保存完好的原因、条件均缺乏研究依据,导致多项科研工作无法进行。实在是令人扼腕。”
精绝古城到底有没有?考古大V告诉你
项木咄对历史考古有着与常人不一般的专业与执着,这种专业与执着体现在《围观考古现场》中,就是对考古现场以及其背后隐藏历史的叙述与挖掘。比如以天下霸唱《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引入第一座考古现场“精绝古城”,首先提出问题,这座古城是天下霸唱天马行空的杜撰还是历史上确有此城,之后再结合历史史料对其真实性进行合理推测判断,最后再运用实地考古发现最终印证其客观存在性。而在以专业眼光对精绝古城的前世今生进行详尽回顾与说明的同时,项木咄也真实再现了上个世纪之初国将不国之际,以精绝古城为代表的历史遗迹被国外探险家和考古学家肆意发掘、盗取的遗憾往事。连年的军阀混战,掌权者除了争权夺利无暇他顾,又怎么会注意到小撮人在茫茫黄沙之中的所作所为呢?大批文物的流失,不能不说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这本《围观考古现场》,项木咄用“破案式”的考古学思维,带领读者围观11个震惊世界的考古现场,项木咄表示,这11个考古现场的选择,有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作为一本面向大众的科普书,本书选的遗址尽可能要有大众知名度,且有意思;第二,要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墓葬,所以加入了青州龙兴寺窖藏遗址;不仅仅局限于国内,所以加入了奥杜威峡谷遗址;不仅仅描述正面,所以加入了日本的旧石器考古遗址造假事件。第三,还要与传统的考古类科普书有区别,加入了很多科技考古方面的知识点,所以有了贾湖遗址这样看似“小众”但实则极具意义的遗址。
去年夏天,湖南考生以676的高分报考北大考古系引发关注和热议,“考古学”一时成为“热词”。不过,在项木咄看来,大家追捧的“考古热”是受国内文化舆论环境的影响,《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综艺节目的持续走红,敦煌、故宫等著名文化遗产在互联网备受追捧,导致大家对考古这门神秘的学科感兴趣,愿意去了解,愿意去关注,“这是大好事。但我并不觉得现在是‘考古热’,大部分人也仅仅局限于感兴趣层面,真正有志于这一方面的人还是寥寥的。”
项木咄告诉记者,考古,不只是一种学术研究,也并不仅仅是因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么简单,不管是在回顾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启迪政治智慧还是感悟人生哲理,都只是很小一部分,“历史这座巨大的宝藏值得我们一生去发掘,希望这部作品直接将大家带到触摸历史的边沿之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