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颜书,重在书理——书法名家许鸿基谈学习颜真卿书法
一方宣纸,一杆湖毫,于方寸之间,挥毫泼墨,习的不仅是书法形质,更是书家理念。近日,记者采访了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届理事、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许鸿基,倾听其与颜体相伴的历程和艺术见解。
许鸿基在创作中。许建梅 摄
情有独钟崇尚鲁公书法
许鸿基于上初中时期学习颜真卿楷书,习的是《多宝塔》。数十年来,他学习了颜真卿十余个楷书碑帖,特别有体会的是《元次山碑》和《李玄静碑》。他还认真考究一些碑帖的书写年份。史书上记载和当今普遍认定《勤礼碑》是颜真卿71岁的作品,许鸿基对此却抱有怀疑。因他见过有的史料称该碑“写成十年后刻碑”和书写时“年届六十”之说。他从该碑横画纤细以及“將”字写法等有别于晚年作品,认为该碑是颜真卿61岁所书。
许鸿基创作的破体条屏 《临颜真卿裴将军诗》
为何纠结这个问题?许鸿基认为,这涉及颜真卿晚年书风的评价。许鸿基不仅习颜真卿的楷书,还习颜真卿的行书《争座位帖》、草书《裴将军诗》。他既学书,也学颜真卿先祖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追朔颜体书法的文化源流。许鸿基以自已独特的理解,在《光明日报》《南方日报》发表《颜海拾贝》、《楷书之妙》等书论,在全国颜体书法论坛讲述《颜楷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山大学中文系“校友讲座”讲述《颜真卿书法与“颜氏家训”》。
孜孜不倦探索颜书之理
颜书之所以伟大,其成因何在?史上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之说,近期书店也摆有《颜楷结体200法》。许鸿基对此却有不同的理解。
许鸿基说,就颜体楷书来说,颜真卿是个书法家,更是个哲学家,他是以中国古典文化观念的“礼”、“和”等观念指引笔画书写和结体安排。礼必须分类别,讲主次;和必须讲避让,求协调,这些可当“书理”来解释。他以同时代的其它楷书和唐代以后习颜名家的作品与颜楷作比较而得出这一结论的。
许鸿基创作的行书竖幅 颜真卿《争座位帖》句
在许鸿基看来,颜楷笔画的粗细,与初唐的欧阳询、褚遂良相比更具主笔画与次笔画之别,并非统一标准般的雷同。颜书的结体讲求主次,注意避让,体现各形质要素是以对方的存在而有意义的存在,也正如有些哲学家所概括的中华文明古典哲学思维偏重于“关联性、关系性、整体性”。
许鸿基直言,后学名家,不及颜者,并非“法”的不足,而在“理”的差距。他认为,颜楷分阶段的进化和提高,以及于“不正中求正”的奥妙,说明颜真卿哲学理念的深邃。许鸿基还提到颜真卿晚年“拙多于巧”的《李玄靖碑》,是否与他交往道家有关;既充实又空灵的《颜氏家庙碑》,是否与作为儒学经典的《颜氏家训》言及颜家世代皈依佛教有关,这些可给后人有更广阔的书理思考空间。
许鸿基创作的楷书条屏 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人称颜楷风格之宽博雄强,是盛唐时风使然,我不敢苟同。”许鸿基说,颜真卿青少年命运多艰,三岁时丧父,刚入仕二年母亡;中年适逢八年的安史之乱,后来仕途时上时下,几经贬放;74岁时奉命深入虎穴,前往李希烈叛军劝降,遭叛军囚禁三年,最后被缢杀。“难以相信,颜真卿写《祭侄稿》的悲怆,写《乞米帖》的无奈,写自己墓志铭的宁死不屈,与盛唐景观有什么联系。”许鸿基说:“颜真卿坚贞独立的品格、关怀天下的胸怀、奔波相当于今时十来省域的阅历、深谙传统文化精华的书理,铸就了颜楷中正、宽博、雄健、和谐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