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外,找寻贝多芬
刚过去的2020年12月,恰逢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纪念,虽然许多纪念活动受到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而无法如约上演,但全世界从未忘记贝多芬,甚至比以往都更加需要他的激情、力量与反抗。
为这特别的一年,我们找到了4位生活在维也纳的音乐家与音乐匠人,为我们讲述他们眼中的维也纳音乐生活。现在,把你的电台调到“贝多芬”频道吧!
01
Aleksey Igudesman
职业: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Igudesman & Joo双人组成员
爱好:下厨、文学、写美食评论
在维也纳生活的时间:30年
爱写美食评论的
非主流小提琴家
图 | Julia Wesely
出生于列宁格勒、求学于梅纽因音乐学院的俄罗斯小提琴家阿列克西·伊古德斯曼自认为是个“非主流音乐家”。
虽然主业是小提琴,他却把许多精力放在了和韩裔钢琴家朱铉基组成的Igudesman & Joo音乐喜剧二人组上;他还作曲、写书、拍纪录片、创办了一个叫作8 to 88的音乐教育项目,并且发起了一个帮助音乐家在世界各地预订排练室的手机应用Music Traveler。
维也纳不仅保留了古典音乐的美,城市也是原汁原味,极少有大型工程
身为创作型小提琴家,他更喜欢用作曲来开启一天的练习,并且将练琴和作曲穿插进行。练琴的空隙他也没打算在家坐着,住在市中心的好处是随时可以穿上舒适的鞋子出去散步,或者骑上单车在城市里转悠,抑或是跑步到中央公园里去拜访一下小施特劳斯。
为了庆祝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伊古德斯曼和他的搭档朱铉基创作了许多致敬作品,比如9 Joyful Variations,改编自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灵感来自世界上的9处地方,在音乐中来一次世界之旅一定很美妙。
02
Hyung-Ki Joo
职业:钢琴演奏家、作曲家、Igudesman & Joo双人组成员
爱好:美食、散步、跑步、骑行
在维也纳生活的时间:20年
如果只能带一张唱片
我会选择贝多芬
图 | Rina Spettacolo
朱铉基有着多重身份:作曲家、指挥、音乐教育家等。对于他和阿列克西·伊古德斯曼的双人喜剧音乐组合Igudesman & Joo,朱铉基认为他们是“make music fun,but not make fun of music”。(用音乐生产戏剧式的快乐,但绝不戏弄音乐。)
给人带来即兴的、让人会心一笑的乐趣,正是演奏家所永远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地方。机器虽然不会弹错音,但音乐本身没有错误之说,错误是达到完美的必经之路,因此连错误也是美丽的。
音乐之都维也纳也不乏各种与音乐主题有关的壁画
朱铉基小时候读到舒伯特因为太过崇拜贝多芬而希望自己死后埋在名气大得多的贝多芬旁边,而维也纳也善意地满足了他的心愿,“长大后我专门去墓地瞻仰了贝多芬墓和旁边的舒伯特墓,想到这个城市竟能这样满足音乐家的愿望,我内心实在是很感动。”
音乐与艺术是维也纳永恒不变的话题
他把贝多芬留下来的重要信件做了演绎:为那封著名情书——《致永恒的爱人》谱了曲,准备在年底的贝多芬纪念演出中上演;而贝多芬在怀疑自己得了耳疾时写给弟弟的《海利根遗书》也被他拿来,请一位奥地利著名演员在自己的琴声中朗读。他甚至打算在5分钟内弹完贝多芬32首奏鸣曲,“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尝试本身很有意思!”
03
Alexander Panfilov
职业:钢琴演奏家
爱好:骑行、徒步
在维也纳生活的时间:3年
维也纳的空气里
都有音乐的味道
图 | Liliya Namisnyk
俄罗斯钢琴家亚历山大·潘菲洛夫三年前移居维也纳有双重原因,一是离欧洲大部分的音乐会的举办地近,二是太太唱歌剧,也在维也纳工作。疫情对于他这样的演奏会钢琴家来说可谓是巨大的坏消息,禁足期间能做的只有不断练习和录音。幸好他的新专辑Viennese Romantics在3月疫情不严重的时候完成了录制,赶在夏天到来前发布了。
三年的时间虽然不算长,潘菲洛夫却表示维也纳的音乐生活实在太过丰富,“连音乐家也不能穷尽音乐会”,更别说在街上随时可能遇到音乐家同行了。所以说,他和维也纳的缘分也仍然处于进行时。
城市公园中的贝多芬像
潘菲洛夫喜欢把每次练琴设定在1个半小时到2个小时,练习的间隔到维也纳的公园和街道去走路、跑步或者骑车。
他喜欢去维也纳近郊的Wienerwald和Heiligenstadt,前者是被群山环抱的城市森林,也是奥地利著名的葡萄酒产地,有不少品质不错的酒庄可供品鉴美酒;后者则是贝多芬的医生推荐给贝多芬疗养耳疾的地方,僻静悠然。他就是在这里写成了著名的《海利根遗书》和“第七交响曲”,这个地方现在也被改建成了贝多芬纪念馆。
维也纳的博物馆也充满着艺术气息
04
B rbel Bellinghausen
职业:提琴制琴师
爱好:琴罩设计、钻研面料、逛街
在维也纳生活的时间:20年
在音乐之都
做一把有灵魂的提琴
图 | Satel Film
制琴师芭贝尔·贝琳豪森二十年前搬到了维也纳,在美景宫(Belvedere)附近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制作大中小提琴。每天,她和家人吃完早饭,和猫咪道别,骑车前往工作室。
小提琴制造技艺在300年前就已臻于完美,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奈里等名琴一直流传至今。然而即使有这样的高度,一名弦乐器匠人依然要穷尽一生才能一窥小提琴音色的奥秘。制琴的过程离不开与演奏家的切磋和交流,而每一把定制手工琴都是独一无二的,会在演奏家的手里获得灵动的生命,越演奏越好听。
剧院、音乐厅和博物馆也是在维也纳生活或旅行的人陶冶情操的好去处
一把小提琴只有450克,却要做整整一个月,而大提琴的制作周期要翻倍。在贝琳豪森看来,制作小提琴不仅需要时间、耐心、精细的工具,还需要音乐的陪伴。
“我最喜欢播放的是贝多芬C大调第四弦乐四重奏!其实,无论是在工作室放唱片还是去现场听音乐会,音乐本身都会给制作的过程带来极大的启发。总会有某个时刻,对于技艺的追求会转化成对于创造美的冲动。” 听着音乐制造音乐本身,听起来是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小提琴极强的表现力几乎是一种魔力,而制琴师正是魔力的制造者之一。
维也纳的古典音乐演奏形式如今也是多种多样,除了在大型的音乐厅中,也有这样露天的古典音乐表演对大众开放
对任何一位钢琴家来说,贝多芬都是绕不开的存在;同样的,对所有音乐爱好者来说,维也纳都是不可错过的一站:歌剧院附近的地铁厕所,投币一元就会有歌剧选段响起,有人来这里不为上厕所,而是为了听歌剧;在这座许多街道以音乐家命名的城市漫游一圈,即使不是音乐迷,也耳濡目染了一部音乐史——维也纳,是真正热爱音乐、尊重音乐家的地方。
来这座音符流淌的城市,找寻贝多芬,感受音乐家独有的浪漫。
编辑 | 王子腾
文 | 刘利
图 | 仲春之会 维也纳旅游局
本文内容略有删减
完整版请阅读《时尚旅游》十二月刊
《像贝多芬一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