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以前皇室都用不起的东西,一小块能换豪宅,现今却被当垃圾扔

2021-01-13

马未都是我国著名文化学者,也是鼎鼎大名的收藏家,见过无数价值连城的宝贝的马未都,在一次讲坛中,却说出了"100年前一小块玻璃能换两套房,现在却被当垃圾"的惊人言论。

历史悠久的玻璃

玻璃的形成与火山喷发有密切的联系。每当火山喷发时,炙热的岩浆迅速涌出地表,它们遇冷凝固后就有可能形成玻璃,这种天然玻璃是人们最早发现并加以利用的玻璃。

在距今约3000年的欧洲,有一艘运输天然苏打的商船不幸搁浅了。就在船员们用天然苏打搭起支架、烧火煮饭时,他们意外地发现,在木柴燃烧过后的灰烬中,掺杂着一些闪闪发亮的东西,这些东西在太阳底下还会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最初的人造玻璃了。

当时意外发现的玻璃,内部较为浑浊,整体偏绿色,远不像今天的玻璃这样拥有极高的透明度。

但毕竟是个新物种,而且十分稀有,船员们还是发现了商机,他们开始利用天然苏打胶大规模地制造玻璃,闪闪发光的玻璃球让这些船员大赚了一笔。

玻璃丰厚的利润吸引了很多人,西方国家开始纷纷寻找制造玻璃的方法。13世纪,意大利人创造出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玻璃制造法,他们将这套技术视为国家机密。

所有工匠在一个孤岛上隐姓埋名进行玻璃生产,当时的意大利也是引领着欧洲玻璃制造的市场。

在17世纪,一个名叫纳夫的人发明了制作大块玻璃的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玻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8世纪,法国人通过进一步的化学合成,将大批量制造玻璃变成现实,玻璃工厂大量涌现出来。从此,玻璃在欧洲,由原来贵族拥有的宝石慢慢变成了寻常人家的普通物品。

中国玻璃的发展

相较于西方的玻璃,中国的玻璃也出现在距今约3000年以前,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有关玻璃的记载;战国时期的玻璃制造技术已逐渐成熟;清朝时期,我国玻璃制造达到顶峰,各种工艺水平极高的玻璃制品开始出现。在古代,玻璃被赋予了一个十分具有诗意的名字:琉璃。

然而,我国古代的玻璃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生产,琉璃大多被当作宝物进献给皇帝,一块小小的玻璃在当时可以抵得上一块黄金,若是供奉了一块透明度较高、成色较好的玻璃,甚至可以封官封爵。

达官贵族们也爱把色彩斑斓的玻璃当作自己衣服的装饰品,玻璃因此成为了如翡翠一般彰显身份的珍贵物品。

清代康熙时期,西方进贡了一块玻璃,由于这块玻璃的形状、质地等与我国传统的玻璃大相径庭,这件"稀罕物"令朝堂上所有人惊讶不已。

后来为了实现中国传统玻璃制作技艺与西方玻璃制作科技的结合,康熙设立了宫廷玻璃厂,彰显出皇家对玻璃艺术品的喜爱与重视。

当时制作玻璃的成本非常高,一小块玻璃的成本相当于两间房子的造价,玻璃多被用来制作艺术品供皇家与贵族收藏,当时的皇帝甚至下令,每一块玻璃都要物尽其用,不允许浪费,即使玻璃破了也要修补了之后再用。即使是宫廷里的房子,也只是在窗户上装一小块玻璃。

玻璃发展为艺术,价值不菲。

在清光绪时期,北京城来了一个名叫勒布朗的英国商贩,他带着当时最好的玻璃觐见了皇帝,宣称这是堪比翡翠、玛瑙的稀世珍宝。

然而由于当时我国玻璃制作的工艺极为精湛,精美的玻璃制品也是层出不穷,勒布朗并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于是他把目标对准了普通老百姓。勒布朗带着他的一番说辞来到了北京富豪的居住地,极力宣扬玻璃的不菲价值。

并没有很多机会接触到玻璃的百姓瞬间被它吸引,甚至有富豪愿用一栋豪宅交换一颗并不圆润的玻璃珠,玻璃的身价在一夜之间倍增。

在清末到民初,西方大量的玻璃产品涌入中国市场,中国传统玻璃技艺也得到提高,中国掀起了追求玻璃的狂潮,玻璃制作、加工业成为了一种艺术,玻璃画受到许多人的追捧,随之涌现了一大批玻璃画艺术家。一时间,一块玻璃,价值连城。

以当时的狂热程度,一块精致的玻璃足以用一套四合院来换,若是附带了艺术画,或者得到了名家的肯定与宣传的玻璃,价值更是不菲。

晶莹剔透的玻璃制品成为了皇帝重要的赏赐品和清代艺术品中的新秀,人们纷纷以拥有玻璃为荣,花大价钱购买玻璃艺术品。

技术升级,玻璃贬值

由于玻璃透明度高、安全性较好,因此有着很广泛的用途。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开始自行研究玻璃,一方面对传统的玻璃制作技艺进行升级与改造,一方面引进先进的玻璃生产技术和生产机器。渐渐地,我国摆脱了对国外玻璃的依赖,实现了玻璃独立自主生产。

玻璃厂也逐步从宫廷中走出来,一座座大型玻璃厂的建立迅速提高了玻璃的产量;玻璃也不再被当作无价的艺术品、不仅只有贵族才能享受得起,而是变得越来越普通,越来越廉价,普通人家也能消费得起。

玻璃逐渐成为了生活中的常见物品,用玻璃杯喝水、用玻璃瓶装牛奶变成了常态;很少有人家会对玻璃进行修补,而是在玻璃出现裂缝或是被打破后,立即换一块新的;

在工人安装玻璃时,裁剪失败的玻璃甚至会被立刻扔掉,很少有人把玻璃当作宝贝,被扔掉的玻璃也是随处可见。

物以稀为贵,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品的产量越多,价格也就越低。所以即使是以前价值连城的玻璃,到如今也变成了普通制品。

这是历史的变迁,也是人类发展的痕迹。若把时间倒回到19世纪,马未都先生所说的"一块玻璃值两套房"也就不足为奇了。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