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被冻住的夜晚,钱惠丽、单仰萍聚首《红楼梦》,观众拿起望远镜
“我们准备100%认真,甚至超出你们想象。这么冷的天,我家热水器都冻住了,观众还是从四面八方赶来,而且现在对演员要求越来越高,观众用望远镜,放大了看舞台,演员一举一动、眼睛一眨、嘴巴一张,甚至皮肤会不会呼吸,他都看得很清楚。你说我们能开一点差吗?绝对不能开小差。”上台前,钱惠丽掏心掏肺的感慨把大家逗笑了。
1月9日晚,多年未遇寒潮挡不住戏迷热情,室外温度接近冰点,上海大剧院上演经典版《红楼梦》达到沸点。两位梅花奖、文华奖双料得主钱惠丽、单仰萍,带来经典唱段“宝玉哭灵”“黛玉焚稿”。每个停顿,都能迎来观众叫好与鼓掌。
1月8日,钱惠丽在上海大剧院演《甄嬛》,听录音、看视频温戏,晚上回家又开始揣摩《红楼梦》,“每部戏,都必须以100%热情对待,不能有一点松懈。王婉娜演《红楼梦》上半场,她才二十多岁,嗓子好,中气足。我演下半场,一上台就是全剧最高音的一段,我有压力,得唱好,还要把她的气场衔接起来,是富家年轻公子状态。”
王婉娜、忻雅琴
“今年第一次演大戏,也是疫情发生后第一次演大戏,对我来说还是蛮感慨的。遇到久违的观众,他们肯定也是与我一样激动。”此次“越 聚黄金一代”展演,单仰萍参与《家》《红楼梦》,“和两个团所有兄弟姐妹是一次大聚会,大团圆。学生演《红楼梦》上半场,我们演下半场,看学生们排戏,我们其实也在学习,以最好的状态出现在舞台。”
9日经典版《红楼梦》,上半场青年一代演员以“青春洋溢”取胜,王婉娜、忻雅琴的“宝黛”组合自然流畅、配合益发默契,“宝黛初见”是一眼千年令人怦然心动,“读西厢”中的小儿女情态又让人不禁莞尔,仿佛看到爱情萌动时最美的样子。不少观众说,师徒组合让人看到了越剧经典的代代相传,青年演员饰演的上半部分以天然本色取胜,艺术家演绎的下半部分重头戏彰显功力,“钱惠丽、单仰萍不愧是深入人心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徐王两位老师嫡传弟子得了真传。”
经典版《红楼梦》作为大师徐玉兰、王文娟留下的版本,从黛玉进府开始落笔,当钱惠丽还在浙江诸暨越剧团时就演出了800多场,“徐派艺术唱腔特别难,低音、中音、高音区都要饱满有力。我们对经典的最大尊重,就是把学生培养好。”如何对繁忙工作排序,钱惠丽心里有一杆秤,“最高任务就是先做传承。总有一天,我会离开舞台,会变得很老,没有力气唱,很有可能会发胖。只有把学生培养好,我才能安心,观众能安心,老师在天之灵也能安心。”
从《家》到《红楼梦》,“越 聚黄金一代”展演令许多专业演员瞬间化身“迷妹”。有青年演员在微信朋友圈感慨:“对于观众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欣赏机会,对于我们来说,则是更难得的学习观摩。”从排练厅到舞台,不少青年演员全程“跟踪”老师们创作的整个过程。不少人坦言,除了舞台上精湛的表演征服了自己外,老师们对待艺术一丝不苟、永不满足的精神更令人感动。“其实对于他们来说,这几出戏都是熟得不能再熟了。可是在排练场上,他们都像对待新创作一样认真,丝毫不马虎。这种状态,更值得我们学习。”观众席,有上海越剧院,也有从浙江、江苏院团赶来的青年演员。和其他观众鼓掌叫好不同,他们正襟危坐,表情严肃,要将台上老师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腔都刻在心底。
台上,红楼曲终,虽是“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观众席中却是另一番天地,观众鼓掌、叫好,扯着嗓子一遍遍呼唤偶像的名字。和前几场演出一样,大幕合上又拉开,粉丝们依旧不愿离去。
钱惠丽、单仰萍
走出剧场的观众三五成群,兴奋地交流着种种细节。年轻白领小韩连续看了五场,前几天是工作日,她每天都是直接从单位赶到剧场:“从单位到地铁站的路程都是用跑的,不然赶不上开场。晚饭?肯定免了,有戏看哪里还顾得上吃饭?”吴先生特地从福州赶来看戏:“全看了,还是觉得不过瘾。”为了这次“追星之旅”,吴先生在2021年年初几乎用完了自己整整一年的休假,但是他的感受和小韩完全相同——太值得。
“越 聚黄金一代”引发的追剧热证明传统戏曲是有市场的,关键是如何找准观众定位。展演剧目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作为经典,久演不衰,受到追捧在意料之中。新编剧目《家》《甄嬛》同样票房火爆。越剧观众“喜新不厌旧”,只要是好戏,都能赢得他们的认可。
主办方在演出阵容安排上颇费心思。《家》中赵志刚的“回家”引发回忆杀,《梁祝》安排了袁范组合——章瑞虹、方亚芬首度全剧合作。《甄嬛》上下本展现上海越剧院近年来紧跟时代潮流的创作追求,上本又展现越剧院青年一代的整体风采。经典版《红楼梦》近年来较少亮相舞台,而师徒组合又有传承之深意蕴含其中。对待舞台、对待经典的诚意得到了观众真心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