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一座春山好的古都,书写它该如何去掉那些同质化的滤镜?

Image 2021-01-11

李敬泽、张莉、张天翼等人对谈当下散文阅读出口 | 程小莹、邵丽、蒋方舟、徐皓峰新作刊于《收获》冬卷 | ......

“枕书,她依然和我分享黑夜,她也依然将这场对书籍的深情,付诸到底。所谓平静如流,就是那河流看似熨帖如一张绿色的毯子,而内在全是奔涌的力量,冲击着乱石长藻。”

古朴的京都优雅、细腻而温和,也记录了一段美好的交往。2017年,学者蔡丹君和作家苏枕书因京都而结缘,她们有许多共同的爱好:植物、旧书、饮食……交往之余,蔡丹君也感受到了苏枕书笔下的古都与别人眼中的不同之处,它从被景观化被滤镜化的形象里脱颖而出,它有自己的挣扎和困惑,在昨天和今日之间摇摆,以及从外部视角观看东方文化之下,人与人之间的异与同。

春山依旧

文丨蔡丹君

日本的山很‘野’,没有灯

“春山”二字,能引起多少遐想:一定是青山入我怀,飞鸟相与还;一定是山花多烂漫,天气日夕佳。而我记忆里和枕书走过的那座春山,是夜里的春山。

2017年春暮,我到京都大学访学,与枕书真正谋面。而这之前,她已经为几乎相当于陌生人的我做了很多很多。她帮我租房、办理图书证,手绘校园地图,带我去市里采买,陪我熟悉京大周边的饭馆,带我去农学部听实验稻田里的蛙鸣,这是一场场温暖的淡然相伴。只记得那时,还有残留的樱花缀于老干虬枝之间,暖风中的无尽夏已经萌出花苞,街巷间有联珠般花穗的紫藤小盆。我们都特别喜欢苦楝树,京大附近有好多株,树枝高大疏朗,那时它的微微紫色花朵,也正待盛开。

△京都大学农学部的试验田,蔡丹君摄于2017年

京都的这片烟霞之景,是心之所归,所以,当时虽然是匆匆只身前往日本,却因为身边有这位给你无限生活之趣的朋友,而未曾感到寂寞。我在她的窗子,看到了她常拍摄的那座颜色丰富的春山,果然层林如醉。山色摇动之时,我能感到,这座山,给过独居异国九年的她多少慰藉,她又与它有过多少对话。

一场友谊深入的标志,是在于你们逐渐不仅分享白天,你们也分享黑夜。有一天晚餐时分,她带我去吃天妇罗。春暮季节,店主老夫妇给我们炸了极合时令的艾蒿。这次美食记忆太深刻,以至于从此只要是春天到日本,我都要去吃艾蒿的天妇罗。

吃毕后,我们去了水渠边,这里犹有杜鹃的深丛,流水叮咚,很是美丽。身边擦肩而过的,有一对来水渠边寻找萤火虫的老夫妇。枕书将他们的对话翻译给我听:“是真的一点(萤火虫)都没有呢!”这么日常的对话,因为我们彼此心照不宣地懂得其中可爱的生活感,就都笑起来。那时月色还好,枕书提议去爬山。我在国内,夜里没有爬过山,感到新奇,于是欣然而往。然而我并不知道,日本的山很“野”,没有灯。

走到山下的时候,一张新打印的告示上写着:最近有熊出没,请小心。又有一块材质恒久的铁牌,写着:这里有蛇,请小心。我已经有点怂了,但是枕书说没事。于是我们沿着路往上走,起初这条路还能分享到街上的一点路灯的光,但是走着走着,就是越来越深的黑暗。我从没有经历过这个浓度的黑暗,已经有点微微出汗,还很浮夸地叫着:“啊,我被勾住了!是蛇吗!”枕书静静地帮我把挂住衣服的树枝拿开。我死死搀着她瘦弱的胳膊,在一种睁着眼睛的失明感里,爬着那座山。一路的草木很芬芳,我逐渐放下恐惧,在这种氤氲的空气里,感知到春夜山雾的湿润和温柔。

△左:深夜里的山,终于见到灯光

右: 苏枕书

就这样一直往上走。直到枕书说:快看,月亮。月亮在云间躲了多时,这时候才探出头来。山顶的路灯,是一种荧绿的颜色,笼着这些月光,所以这一夜的月光也是碧莹莹的。下了山,便是真如堂。真如堂里那棵巨大的椴树,花朵缀满全身。我们爬到真如堂的廊下,堂门已闭,屋内僧侣已经散去休歇。我们默默坐在廊下,这里没有灯光,只分享得一檐月光,它已经穿破云层,澄明如初,静照松间。白日燃尽的香火,此时还有很多余香,似乎是耳边缠绕不肯离去的佛音梵语。我们不曾在这样的环境下,诉说任何的平生。过往,似乎不重要,重要的是此刻。此刻,已经能让彼此去懂得。

落叶的气息与古本的气息也有相通之处

2017年五一劳动节来了的时候,枕书来找我,她要带我去京都春季的旧书市场。之前我已经读过她的《京都古书店风景》,文字淡然,让人向往。这次由她亲自带我去,我也非常激动和开心。

△中华书局2015年

去了那儿才发现,几乎每个古书店摊主,她都认识。我记得一家紫阳书店,那天是老板娘来了,她就给我做介绍,和老板娘聊了很多大学的事,和买书没有什么关系。还有一家店主是老爷爷,她问候寒暄得最久。谈毕她告诉我,老爷爷的夫人,一位很和善的奶奶已经去世了,书店可能不好经营了,要传给子女去管理。此时,我忽然理解,她关心书,不仅仅是关心书本身,而是这一场场的人间相遇,是书籍流转背后牵涉的悲欢离合。

写古书店的文章和书都太多了,细密的知识、精湛的书影,都不足为奇。最珍贵的,是这颗牵涉人世的心。目睹、走近和感知,将心放到这里,在走过的路上,去留下生命的忆念。当一个人以一种深情的态度去做事情,那么这件事情的品质,就会格外不同。

△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

这几年来,枕书对旧书店的这种情感明显在转向深沉,在《春山好》“永恒的旧书店”里,她写到了这些年来,旅游业冲击之后,京都旧书店所发生的很多变化。她在书籍、书店沉沉浮浮的人间故事中,写下自己的心迹。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提到一本《古本之尘》的小书,并且将之翻译了一些段落。其中有一段题为“蜜柑”,有这样的文字:好闻的旧书香气。喜欢旧书的原因之一,也是这香气的魅力。落叶的气息与古本的气息也有相通之处吧。我读到这句的时候,就觉得意念为之一动。枕书能一眼读到这句,应该是被“落叶”和“古本”这种奇妙的关联所吸引的。

苏枕书拍摄的旧书店

《春山好》配图

多少年来,枕书可能因为当作家当得太好,有时候容易被标签化。甚至有人觉得,她的文字是闲逸的,是京都旅游爱好人士喜欢的。标签,是一种最为懒惰的思维方式吧,而一旦抛出一个标签,就会意味着贴标签者本人的浅薄。

我从一开始认识枕书,她就已经是非常优秀和颇有志业之求的学者。这年春天,她正在写一篇《七经孟子考文》的相关论文。她特别谦虚,写完了以后发给我看,而真正对经学一无所知的是我。后来这篇文章发表在《中国典籍与文化》这一期刊。围绕《七经孟子考文》这个专题,她不辞辛苦,去过很多地方查找资料,也参与了这部要籍在中国的影印出版工作。除了这篇以外,这些年来,她所关心的书籍史问题,已经在逐渐形成完整的论述,正在集结成论著。

这些年,关于学术,我们常有交流,而且我常常向她请教。我在撰写在日陶集的相关论文时,遇到很多京都相关的文化常识,不懂的就去问她。当时我在京都大学文学部图书馆看到很多陶集,是一位“雨山草堂”收藏的,总可以见到他的印章。枕书就将这位真名是“长尾甲”的收藏者的故事,告知我听,为我省去了很多查找功夫。我们在书籍史的研究方面,有很多交集,尤其是对松崎慊堂,我们都有阅读全集。我对日本儒学史的最初认知,估计和那天晚上爬夜里的春山,是差不多的感觉。但是有枕书在,就还在坚持往上爬。相信书籍史的山顶,也有一场月光在等我们。

所以,我是毫不意外,《春山好》里所记录的朝鲜半岛之旅,也就当然不是一场自然风光的描述而已。枕书一直非常关心在日朝鲜人这个群体。2017年,有个晚上,她带我见识一下日本的小酒馆。夫妇两个年纪大约五十余,非常勤勉。枕书给我点了一杯烧酒,还有一些吃的,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枝豆。枝豆在日本是很常见的,但是这家的格外好吃,好像是稍微要咸一点的缘故。在给我介绍店主的时候,枕书给我讲了这个群体,是如何地异常艰辛。我听完故事才知道,我品尝出来的那多出一小丢丢的咸,或许这个味觉的来头,没有那么简单。

△偷拍苏枕书在研究室读书,蔡丹君摄

这种关怀,于是也延伸到了她对整个朝鲜半岛文化的关注。这几年,她毅力非常,学习了韩语,已经能够到用韩语发表报告的水准。在寒冬的旅行,也选择了去韩国寻找古籍。《春山好》里“新探险”这个环节我特别喜欢,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有很多我所不知道的韩国见闻,也因为,我在这里看到了那个在书籍世界里活泼灵动、无比幽默的枕书。

在枕书的知识结构中,书籍史研究其实还只是她研究工作的一个“副业”,是她关心热爱图籍的一个延伸。她真正一直在研究的,是疾病。人间之苦,未若疾痛。我们谁也不免曾经“成为病人”(《春山好》的节标题),又做过疗愈自己或者他人的人。人生就是在这样的往还之间,留下印记。

在人文研究领域,从事医疗史研究的人,一定要怀抱着非常强烈的关怀,才能进行下去吧。就我而言,有一次看到黑死病的照片,已经感到非常不适。而枕书她研究肺结核医疗史,不但面对这些照片,还要去一些遗迹考察。这满腔的勇敢,从何而来?我思索良久,得出的答案,仍然是——因为她有对这人间的深情。疾病充满隐喻,它不仅是生理的,也是一种最难疗愈的心理阴影。人类用尽科学技术医疗生理的伤痛,然后,医疗史学者回溯那些记忆,拂开其中深藏的忧伤。从历史回望的视角,给人类的创伤记忆一缕温存、一些理性思考、一些充满希望的远眺,这就是我理解的医疗史研究者的工作。我现在很是期待她能尽快出版她的博士论文。

△京都大学,蔡丹君摄,2017

3月,她发来博士毕业照。那天,恰好离她的生日很近。照片上,她手里拿着自己的学位证书。京都大学那棵标志性的大樟树,又褪去了旧年的老叶,换上了新的嫩绿的叶子,笑盈盈地给她当着背景,下午的阳光洒在她明媚的微笑中。这一刻,云淡风轻,我和这张照片两两相望,真的感慨岁月终于让我们越过崎岖的山路,抵达到这样饱满的一刻。这样的春天,恰也似: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那座她窗外的春山,依旧好

京都有春山,也有街市。爬到山上,看见街市祥和地平铺在这个盆地中。而站在街市中,远望春山,会寄托出对另外一个世界的怀想。

2017年我住在圣护院一带,旁边是熊野神社,是一个很大的十字交叉路口。有一天早上,窗外传来很大的演讲声,吵醒了我。在日本这种平时安静得不能再安静的地方,怎么会传来用喇叭辅助的演讲呢,这可太神奇了。等我下楼走近,发现,是那个我每天在街上选举宣传画上见到的男人,在马路中间搭了个台子,在演讲。

他后来有没有选上我不知道,但是这连续的一周里,他一直在讲,在大马路上一站就是很久。开始的时候,我很烦这个人的演讲打扰我的工作。但一周多以后他离开了,大概因为是选举结束了吧,我又顿时觉得街上突然安静有点不适应。所以《春山好》里有一节“市长选举战”,我读得太身临其境了,思绪就马上回到了那时候,每天耳朵都传来这个中年男人将喇叭开到最大以后的碎碎念。那些施政理念最后落实了吗?不知道。

京都这个地方从来不缺政治。熊野神社有一次还迎来过幼儿妈妈们的游行。我日语不太灵,所以也不知道她们具体抗议的那个什么法,到底是什么。校园里也是这样,京都大学的展板,是一种奇观,写满了各种抗议。我初入校园,就被惊呆了。展板背后不远,就是两位著名校长的铜像。展板与铜像日夜相对,不知道它们之间有过谈判。

《春山好》里还原了很多我们过去见过的一些景象。“百万遍风土记”这一节,文字虽然不多,但是很有价值。百万遍,是我抵达京都后,第一次出行抵达的地方,也因为这地名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枕书记录了这里发生过的故事,列了一些年表,让我们直接那寻常街市的背后,曾经有过怎样的涌动。一年又一年,不变的,唯有春山。

△静静流淌的琵琶湖水渠,蔡丹君摄,2017

这类事情,我有时候也去问枕书,枕书会给我耐心解答,告诉我一些来龙去脉。在她的解释中,我逐渐能理解,京都这个地方,人们有着不一样的热血。2019年我到了东京,我在东京的时候,就是一种“街市永远太平”的感觉。这里的人行色匆匆,没有交谈。即便是问路,也是快速回答来相询的旅人。这两座城市真的很不同。所以,如果把京都当做一个“庙很多”的旅游城市,那可真的是小看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自然是会成长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的。

三年过去了,我依然能经常从枕书拍摄的图片中,看到那座她窗外的春山。《春山好》的背后,是一段值得铭记的人生旅程。我读到她平静如流的文字,自然是知道:枕书,她依然和我分享黑夜,她也依然将这场对书籍的深情,付诸到底。所谓平静如流,就是那河流看似熨帖如一张绿色的毯子,而内在全是奔涌的力量,冲击着乱石长藻。有好多段落,我读下来,心中尤为感动,有时候有一种强烈的酸涩。能将这些人间的滋味,品读出来的,必定是她的朋友。于是深情为人之道,则必然不孤。

新媒体编辑:袁欢

配图:无特殊说明摄图网

2021·文学报40周年·订阅有礼

订阅2021年全年报纸,截图发公号后台,随机赠送40周年文创一份。

每天准时与我们遇见的小提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