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人的信仰?
一提起“信仰”这个词汇人们普遍的联想都会与宗教有关,而在中国对于宗教的认知都是相对世俗化的,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文明虔诚的态度会形成一种中国人没有信仰的印象。而在当今这个日趋加快变化的社会,更加凸显中国人对于信仰的缺失,使得知识水平越高的人内心越发的不安和焦虑,只有努力拓展外在世界的物质生活,来平抑内心深层涌动的不安。
那么中国人有信仰吗?或者可以尝试来讨论什么是信仰?信仰对于人有什么意义?在当今的时代信仰还有它的价值吗?如果认真的去追根溯源,这是一个非常严肃而庞大的问题,很难一下子让人有一个通透清晰的认识,我想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些通俗简洁的语言做点陈述,好让自己在这个浮华的世界装扮的不是过于浅薄。
图片来源网络
我个人的理解信仰本身是对事物发生规律的深信不疑,以这样的一个认知作为自身生存的底层逻辑来指导生活中的行为,自己的行为做事方式不能逾越出它设定的边界,这个不能逾越的边界是深埋在你的意识里,不需要想起才能知道,而是已经对你形成了某种条件反射。想要改变与摆脱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个广袤的世界上有各种的族群,信奉着各样的宗教,他们的生活生存方式都奉持他们坚守的价值道德,这样长期久远的持续是一种信念,更加是一种信仰的体现。
信仰并不单独发生在宗教,宗教只是人类的一个意外。在哲学上没有哪个哲学家给信仰一个确定的定义,但是每个哲学家追问沉思本身就是某种意义上的信仰。古希腊是片诞生神奇的土地,它是西方文明社会思想的源头,也是近代文艺复兴追述的文化开端,苏格拉底这样富有哲理的聪明人,可以为了自己坚守的观念直面殉难的场景,完美的诠释了信仰带来的顽固与坚定。当一个人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或者是去拯救去捍卫的价值就是信仰。
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中国人有信仰吗?最关键的是什么是信仰?我们需要从什么样的角度去理解、去诠释。当你给定的定义发生改变结果也是会发生改变的。在传统的社会中,中国知识分子阶层一直有儒家的道德观念做支撑,在人的内心世界构建了一种稳定有序的价值结构,而平民百姓中形成的是理性的村社文化。世俗化的中国社会信仰并不缺失,而是隐蔽的。因为我们看待问题都不是单个个人的视角,而是一种群体的视角。我们从来没有单独一个去直面上帝是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我们的问题从来都是自己与家人与族群如何生活的问题。中国人祈求神明都是不是单纯的为自己,祈求风调雨顺,祈求家人平安,风调雨顺家人平安才有自己的快乐幸福。这样的逻辑是非常世俗和理性的,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
图片来源网络
信仰其实是在给自己心灵找一个安放的家。人的肉体可以用物质来填充,而心猿意马是没有物理的尺度框式的。当一个人不需要为肉体的生存担忧的时候,一切的烦恼与困扰全部来自内心的躁动。一个需求接一个需求不断累积的叠加,各种外界的刺激与挑逗,让沉寂着的念想迸发出炽烈的欲望。当现实的世界不能满足心中所要的时候,心开始作怪,让人变得狰狞而又扭曲。我们只有跟心找一个家,让游离的心跑累的时候可以回到家里,这样的心不会愤怒,更不会歇斯底里。
当外在的世界与自己内心世界的信仰相互匹配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就得到了安顿,只是这样的一个平衡我们需要用智慧来寻找和发现。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人能吃饱饭还是很近的事情,自改革开放到现在才四十多年的时间。人们的物质生活极端的飞跃,只是在我们的精神内核中却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传统精英社会构建的人文道德,从鸦片战争以后已经逐渐坍塌,面对西方商业主义的冲击我们不断调整,适应和改变,逐渐在思想意识里被西化,而自身生活在纵深久远的传统文明中,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的价值道德都是传统的历史延续,不是凭空的一蹴而就。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是西化的教育,科学技术商业规则都完全是是西方化的,这样的导致的结果就会让我们思想与行为错乱和不兼容。因为是我们无法在我们自己的内心建立信仰的基础,这个基础被时代裹挟着,每一个鲜活的人在资本的异化中挣扎,越是想要寻求独立人格越是被现实边缘,这就是最为真实的一个时代格局。
图片来源网络
在中国也是学历水平高的人,越是会陷入人格分裂,因为高学历代表了接受西式教育的越重。用西化的知识来审视反省是错位的,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是一贯的因果关系,我们没有经历西方上千年沉淀变迁发展的过程,只用他们历史洗礼后展现的浮华,把他们的浮华硬生生披在我们的自己的身上是不合适。这样你只是看着好像和他们很像,但是你并不是他们。我们需要从新建立自己的价值尺度,而这个价值尺度一定是我们自己的。也一定是从我们自身文明的传统中才能找的到。但是并不意味着生搬硬到把之前的东西拿来就用,新的文明需要的是新的进展,这个进展一定是新的,这个新也一定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取舍。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点观点,不是什么理论,而是一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