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论书|2020年12月推荐书单(人文类)

2021-01-06

(美)惠特曼《草叶集》(后浪图书&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代表作《草叶集》的最新中文版本,汇聚了惠特曼横跨人生各个阶段的诗歌作品,赵萝蕤的译文自然晓畅,值得信赖,加上附送的精美插图笔记本和用心的装帧设计,这套两卷本的新版作品,值得珍藏和细读。作为几乎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诗人,惠特曼的诗歌直抒胸臆、坦荡率真,有一种充满野性的自然生命力贯穿其间,让人动容。就思想意蕴而言,他一方面赞美自由,赞美自然,赞美美国以自由和平等为基础的立国之本;另一方面则歌颂劳动,歌颂奋斗,歌颂跟自己同呼吸、共命运的劳工阶层——体现出鲜明的左翼自由主义气质。这样的诗歌文本,在具备极高文学性的同时,也拥有了社会史和思想史层面的不俗史料价值。而作者在不同人生阶段的诗作取向变化,恰应了“人生如诗”的境界,值得探究。

邱华栋《北京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久居北京的作家邱华栋为北京撰写的一部城市传记。跟《南京传》《广州传》《海南岛传》等同期问世的几部中国城市传记相比,本书在以时间为线、梳理清楚北京城的演化变迁脉络的同时,特别注重在空间视角下,对于北京城的城市地理、城市规划与城市重点建筑的发展历程的细致梳理。基于这样的特点,本书也是上述四部城市传记当中,征引建筑学、城市史研究、城市规划研究等社科层面的文献与研究成果最多的一部作品。而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于这些研究材料的处理,进行了充分的消化与转化,并且跟城市文史典故与城市名人故事等内容充分结合,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文字记述的流畅与较强的可读性。基于北京的首都属性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这本好书,应该能在国内外,拥有相当广阔的读者群体。

孔见《海南岛传》(新星出版社):世居海南的作家孔见为家乡撰写的一部厚重的城市传记,以在这座海岛上出生、成长或者短期生活过的知名人物生平为主线,串接起海南岛从上古到当代的数千年历史。作者对于相关人物的叙写,基于全面而深入的相关文献阅读而展开,既准确到位,又充满富于同理心的温情。通过这种纪传体的文学化历史书写方式,海南岛从荒野到边陲,再从边陲到重要海港和革新之地的发展历程清晰可见。而在以人物写城市传记的线索之外,作者时刻关照海南岛与中国大陆、与中原政权、与东南亚和全球视野下的贸易交流等的互动关系。这种以人物为经、以地理空间关系变化为纬的写作方式,让人叹为观止。除了近代历史部分的个别章节相对平淡、资料整合性质较浓之外,整体而言,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城市传记,值得推荐。

黄晓丹《诗人十四个》(乐府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江南大学的黄晓丹老师关于中国古典诗词解读的一部佳作。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方向的专业学者,黄的解读,体现出相关领域深厚的阅读积累和极强的文本细读能力。而更为重要的是,黄从来没有将这些古典诗词,单纯视为一种修辞化的文本,而是基于自身的生命体验、阅读积淀与文学想象力,设身处地地体味这些优质文本背后,作为诗人的作者的心灵境遇、人生抉择与生命悲喜。书中评点的十四位诗人,按照相关性与对照关系,分为两两相对的七组,各自进行比较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诗人与自然、与社会、与家国、与自我心灵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都被作者用饱含情感而又诗意流畅的文字,表达得清清楚楚。本书最重要的价值,并不在于诗词文本的解读与诗人生平的评点,而是黄充分继承其导师叶嘉莹先生的衣钵,把这些诗词佳作,作为应对人生各种境遇的精神支撑。五星推荐。

鲁敏《梦境收割者》(中信出版社·中信大方):南京作家鲁敏的最新短篇小说集,以“收割”“梦境”作为关键词,一方面勾勒出超越此岸生活的种种梦幻,之于日常世俗生活的支撑与维系作用,另一方面又以极度繁密而富于细节的文字,讲述日常生活的琐碎、重复、顽固与习以为常,以及相对真实生活而言,梦幻的虚无、不切实际与“内卷化”的单向度。作者对于生活的观察、人情的洞悉与意义的把握,都可谓细致入微,让人心有戚戚而又拍案叫绝。

顾春芳《戏剧学导论》(广西师大出版社):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顾春芳老师关于戏剧学的优质教材的最新修订再版。名为“导论”,实际上是作者多年来从事戏剧学教学与研究的相关思考与积累的集大成式作品。既有横向意义上戏剧形态的系统梳理,又有纵向意义上戏剧历史的全面总结;既融汇了古今中外众多经典戏剧作品的精彩点评,又涵盖戏剧所涉及的表演、文本、空间、美学等各个方面的学术脉络与重要成果;既涉及互联网时代的戏剧、泛化的戏剧演出空间等相关学术前沿课题,又一以贯之地以作者多年来关注的“意象生成”主题作为核心线索。字里行间,作者出色的文本解读功力、深厚的哲学思辨功底与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展现。一册在手,可尽览戏剧一学概貌,值得大力推荐。

晋永权(编著)《佚名照》(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一部聚焦20世纪下半叶中国日常生活图景的视角独特、资料全面的摄影照片集。书中收录的照片,全部出自编者在旧书店、文物市场、旧货摊等处收集的资料,而且拍摄对象无一例外都是普通人。这些珍贵的影像组合在一起,足以构成中国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三四十年间,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变迁的第一手视觉史料。而编者对于这些影像照片的分类方式、评述内容和背景资料介绍,都体现出其不俗的学术眼光和丰富的阅读积累。我们也有理由期待,相关社会文化史、社会生活史、视觉艺术和艺术史研究的学者,能以本书中的资料为素材,开发出更为精彩的研究成果。

胡竹峰《中国文章》(山东画报出版社):安徽作家胡竹峰写作十多年来的散文精选集。书如其名,胡竹峰的散文,深得中国古往今来文章佳作的气蕴——一方面继承了从先秦散文、楚辞汉赋、唐宋散文、明清小品文等在内的中国传统文章的灵气与神韵,另一方面又充分跟中国现当代散文中诸多名篇的写法与架构对接。寥寥数笔,自由在传统典籍文献与日常现代生活之间畅游;而诸如重复、对仗、互文、排比等文字技法的运用,让其语言富于节奏感与美妙旋律般的变化,余韵丰富、留白无穷。这样的散文佳作,在闲暇之时阅读,足以让读者相信:诗意与逍遥,就在世俗生活的“此岸”,而不必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彼岸”。

洪子诚《访谈与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洪子诚先生近年来的访谈、对话与随笔的精选集。访谈注重主题设计下的自我表达,对话注重学术同仁之间的思想碰撞,随笔注重个人思想中的灵光闪现——这三类文体形式,跟论文和专著的正规与严谨表达相比,更加轻松和随性,更能展现作者在个人经历、学术志趣与生活情趣等方面的生动内容,由此跟其学术研究相对照,能丰富读者对于其人与其学的多元感知。整体而言,书中对话部分的内容最为精彩——不只洪先生本人妙语迭出,跟洪先生同处一个学术共同体的戴锦华、贺桂梅、解志熙、毛尖等学者的分享,也是精彩纷呈——他们之间的碰撞与机锋对决,读来实在让人大呼过瘾。

黄灯、张慧瑜等(主编)《应知故乡事》(上海大学出版社):一部关于故乡纪事的非虚构随笔作品的精选集,由长期关注中国乡村发展与农民工生存状态的黄灯、张慧瑜等老师共同主编。这些故乡纪事随笔,涵盖了中国各个地域、年龄段、职业和教育背景的作者,基于作者分布的广泛性,这些文字汇聚在一起,颇能对中国基层城乡的当今生态,有一个相对多元和全面的展现。无论作者的社会属性如何,其收录在本书中的作品,基本上能做到规避局外人叙事和居高临下的知识分子叙事的立场,真正从乡民的一分子的视角,观察故乡数十年来的变迁状况、当今社会生活的基本风貌与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症结。无论从文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角度来衡量,书中的这些随笔,都不只能触动当下的广大读者,也具备一定程度上超越时代的独特生命力。

北大中文系《北大文学课堂》(北京大学出版社):北大中文系的招牌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研究”的讲稿精选集,其主讲者从“30后”的乐黛云、严家炎一直到“70后”“80后”的新生代青年学者,每一位主讲者选择其最擅长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展开详细解读,可谓中文系几代学人的名著解读精华荟萃。这些内容和气质各不相同的讲稿,在讲述框架、理论资源、表述方式等方面,充分展示了主讲者的学术取向与人格魅力,汇聚在一起,很能体现北大中文系兼容并蓄的治系传统。之于这本好书,专业研究者和资深爱好者,可以管窥北大中文系的学术传承脉络与学人思想风采,而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广大读者来说,则是一部上佳的导读指南,堪称进一步洞察名著意蕴的良钥,值得推荐。

顾春芳《意象生成》(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顾春芳老师从美学视角研究戏剧与电影的一部精彩论文集,围绕戏剧与电影中的意象生成这一核心主题展开。作者的相关论述,对“意象”这一美学中的核心概念,展开艺术学和哲学层面的双重深入解读,其阐释一方面深植于中国思想文化脉络与中西文化的比较分析,另一方面又体现出对相关戏剧影视作品专业而细致的文本解读能力。正基于此,本书不只适用于艺术学、美学、戏剧影视学的研究者和爱好者,对热爱戏剧与影视的朋友来说,也是更好理解相关作品中的意象生成与表达的一把良钥,值得推荐。

许知远《十三邀》(一页&单读&广西师大出版社):如果从访谈的专业性和深度的角度来说,许知远的这套书,无疑有很大的欠缺——受制于大众视频节目的形式,他无法设置过于专业的问题,对访谈对象的各自领域,也缺乏足够的细读与深挖,给人以准备功课不足的感觉。然而这套书之所以仍然有重要价值,一是整套书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感,这使得他跟一般形式下的问答式访谈区分开来。许知远在访谈中,从来都不只是一个提问者,而是有着清晰的对话交流的主体性意识。除此之外,尽管访谈中的问题显得相对宏大,但这些问题设计的核心线索,就是关注访谈对象的成长历程,关注其笼罩在名气光环之下的心灵境遇,以及他们跟他人、跟社会、跟时代之间的张力。基于这样的特点,欠缺专与深的缺点,反而可以转化为关注本原问题与终极意义的优势。每一位读者在阅读时,或许都能借助许知远与访谈对象之间的对话,构建出读者与书中二人之间的心灵互动关系。

(本书单所收书目,全部来自蓑翁在十二月份读过,并且评星在四星或以上的文学人文艺术类书籍,点评为蓑翁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供书友们参考。)

如果对本文感兴趣,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这里是:蓑翁论书,微信号:wengonbooks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