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阎焰:中国白,到底是一种什么白?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编辑 刘悠扬 通讯员 陈海龙
提起中国陶瓷,大多数人会想起青瓷或青花瓷,其实早在16世纪,中国白瓷就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了世界,并得到“中国白”的美誉。
白瓷究竟有过怎样辉煌的历史?它寄托了中国人的什么审美诉求?1月2日晚,望野博物馆创办人、馆长阎焰做客“知美学堂”第三季第六讲,以《雪舞寒山——隋唐的白瓷》为题在深圳图书馆5楼报告厅举行了一场精彩讲座。
[caption id="attachment_3187200" align="alignnone" width="849"]
▲望野博物馆创办人、馆长阎焰做客“知美学堂”。黄伟钊 摄[/caption]
阎焰从何为白瓷、白瓷最早出现的年代讲起,讲述了近年来关于白瓷的几次大展,分享了几次展览展出的白瓷珍品,特别是望野博特馆珍藏的珍品,考证了邢州瓷器、开元白瓷出现的时间。他几十年来对文物的热爱与执着,一次次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讲座由著名设计师、文化学者、“知美学堂”总策划人韩湛宁主持。
[caption id="attachment_3187201" align="alignnone" width="1261"]
▲著名设计师、文化学者韩湛宁主持讲座。黄伟钊 摄[/caption]
1973年出生的阎焰与他的大多数同行相比显得年轻,但他却是目前中国文物研究界、收藏界炙手可热的顶级人物,一手创办了望野博物馆,曾主持策划大型文物展览三十余场,出版有《千年梦华:中国古代陶瓷枕》《红绿彩》《鉴宝》等各类图书四十余种,在《文物》《唐研究》《SOAS》《丝路文明》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受邀为浙江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北中华文物学会、越南国家博物馆、日本明治大学、日本东洋文库、中国青铜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院、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江阴市博物馆、温州博物馆等众多海内外学术机构做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并受邀为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瞭望》、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等新闻节目做文化访谈。
[caption id="attachment_3187202" align="alignnone" width="1310"]
▲深圳图书馆五楼报告厅座无虚席(黄伟钊 摄)[/caption]
据阎焰介绍,含铁量在1%以下的瓷器才能称为白瓷。目前学界认同的中国古代成熟白瓷的出现大约在隋代,它比精细化青瓷的出现晚约四百年。早在一千四百年前的六世纪间,中国古代白瓷就已经登顶。白瓷散发的光芒如同万山之颠“雪色”的洁白之光,最耀眼的“隋唐白瓷”代表着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caption id="attachment_3187203" align="alignnone" width="1080"]
▲(唐)巩县窑 白瓷军持[/caption]
近年来关于白瓷的大型展览有2013年年底在望野博物馆开展的《来自大唐的雪——六至十世纪的中国白瓷》特展,2019年年底由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与深圳望野博物馆在西安联合承办的《雪落长安——唐代的白瓷》特展。阎焰说,在他研究白瓷的过程中,曾得到宿白、耿宝昌等考古学家和文物鉴定专家前辈的精心指导,宿白先生曾多次亲笔题签展标。
[caption id="attachment_3187204" align="alignnone" width="1080"]
▲(唐)邢窑白瓷三扁足双耳茶铛[/caption]
谈到白瓷的历史,阎焰介绍,瓷器最早见载于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的《大唐六典》卷三:“河北道贡……恒州春罗孔雀等罗,定州两窠丝绫,怀州牛膝,洺、博、魏等州平绸,邢州瓷器”。由此可知,早在开元、天宝年间,邢州就曾向朝廷进贡瓷器。
[caption id="attachment_3187205" align="alignnone" width="1080"]
▲(唐)巩县窑点黑彩兔[/caption]
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公元813年名)卷五“河南道-贡赋”条记载:“开元贡绫、绢、白瓷器……”《新唐书-地理志》录:“河南府,河南郡本洛州,开元元年(713年)为府,土贡文绫、缯縠丝葛、埏埴盎缶……”这些文献记载了巩县窑至迟在开元年间就已经向大唐皇室进贡瓷器的史实,且与历年考古发掘墓葬、遗址出土的纪年资料所呼应,所以这类瓷器称为“开元白瓷”。
[caption id="attachment_3187207" align="alignnone" width="1080"]
▲(唐)巩县窑点黑彩狮[/caption]
唐代陆羽在《茶经》称:“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唐代大诗人元稹在《元氏长庆集·饮致神曲酒三十韵》中云:“雕镌荆玉盏,烘透内丘瓶。”晚唐诗人皮日休《茶中杂咏·茶瓯》云:“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自此后世人以为“邢窑”白瓷天下魁首。
[caption id="attachment_3187208" align="alignnone" width="1080"]
▲(唐)巩县窑鹰首壶[/caption]
阎焰在讲座中了分享了隋代白瓷高脚杯、隋代透影白瓷杯、隋代白瓷高足呈盘、隋代白瓷莲花烛台、唐代巩县窑鹰首壶、晚唐-五代邢窑鹰首白瓷壶等望野博物馆收藏的众多白瓷珍品,让来到现场的听众大开眼界。
阎焰最后总结说,隋唐白瓷是同时期全世界范围内没有其他国家能够烧造的精美器物,绝对称得上“高精尖科技”,其工艺难度远超过西方的玻璃器。白瓷对整个中国后世的颜色的转换、窑器的装饰性转换起到了基础的作用。只有在获得白瓷以后,才可以在白底上绘青花、彩绘、剔刻等,白瓷的技术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由此可见。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