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修表工苦练书法写出0.8毫米字体,专家却称:没有意义,不算书法!

Image 2021-01-03

引言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周边国家所特有的一种文字的特殊表达形式,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陆放翁在《醉后题所作草书卷后》所写的:“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描写的就是书法创作的情形。

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形形色色的人开始练习书法,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民间的书法爱好者,另一派是院校协会里的书法专家。两派人从审美观念的角度来看,大致是呈对立态。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简单来说,就是民间书法家看不起专家的书法,认为专家的书法中带有浓重的个人气息;而专家,则看不起民间书法家的书法,认为其过于古板,缺乏创新。造成这种对立局面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两派观念的不同:民间书法家的书法多是匠工,而专家的书法大都是写江湖。

专家的书法,早在不断的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慢慢的远离碑帖;而民间的书法家,则更多地愿意去追求前人的“技巧”,这就导致了他们的书法显得毫无文化意义,甚至不少人还陷入了追求奇技淫巧的误区。

▲创作者严水龙

例如,一位修表工出身的民间书法家,他将小楷写到了0.8毫米的程度,甚至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小”楷。从技术层面来讲,这样的技巧确实令人惊叹,毕竟,将书法写道比米粒还小的程度,放眼整个世界都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但是,从书法文化的艺术层面来讲,这就显得毫无价值了,甚至有的专家在看过这幅作品之后,直接称其“没有意思”。其实想想也是,毕竟书法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不是雕虫小技,正常的书法写完时候,是能够看得出一笔一划之中的韵味的,能够清清楚楚地将笔墨中的意境展示在观看者面前。

▲书法作品

写书法,并不是说一定要写得有多大,但是你写的东西至少要让别人能看清楚,对吧?将书法写道0.8毫米,莫说普通人了,就算是眼里好的人,恐怕也要借助放大镜的帮助才能看得清纸上面的字。况且,书法就如同音乐一样,要让人能够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感情和意境,将字写道0.8毫米的程度,从本身上来说,写字的时候就失去了运墨的空间,这样一来又怎么能清楚地表达出字里行间的韵味呢?所以说,这幅字从艺术程度上来说,仅仅算得上是微书技术,而不算书法艺术了,也难怪专家会说,这样的书法根本没有任何意思。

▲正在创作中的严水龙

很多的民间书法家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没有经过过实打实的碑帖修炼,也不愿意去花费那个时间,反而选择了花费大量时间去搞一些投机取巧的“创新”。从这点来看,是不利于弘扬书法文化的,反而容易让书法失去文化意义,过度追求技术的烂泥塘里。

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讲,这位修表工要完成这么一幅作品,想必也是费了很大一番功夫的。想要将毛笔字写到0.8毫米的程度可以说是非常耗费体力和精神的,然而写出来的东西对于书法来说却是毫无意义的,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但是,却也并不是说这位修表工白费了力气,如果将这幅作品当作微书艺术来看的话,想必还是能够收获很多观众的。

▲微书达人严水龙

其实,不管如何,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练习碑帖才是王道,只有基本功扎实了,才有资格去搞创新,创作出来的东西才真的对十分的发展有着足够的意义。民间书法家的基本功问题,也就是造成民间书法家与专家之间不相融的根本原因。

我想,不管是民间书法家也好,专家也罢,想必他们都是希望能把书法这门传统艺术发扬光大的,只不过采取了不同的方式罢了。想要将这门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其实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双方之间达成共识,取长补短,将会成为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

结语

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曾经说过:“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所作为的,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登攀的结果。”成功路上无捷径,脚踏实地,认真努力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阶梯,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前行。

参考资料:

《最后提所作草书卷后》

《钱三强传》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