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迁安毛头纸溯源
毛头纸
中国北方的毛头纸,源头在河北迁安,流传久远,享有盛誉。因其以桑皮为原料,石灰沤泡,抄出来的纸四周有毛边,故曰“毛头纸”。
生产毛头纸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水源。迁安境内的滦河、三里河为造纸提供了水源条件;二是河水冲击的沙地可遍植桑棵。桑条的全身都是宝,桑叶喂蚕,蚕丝可织锦,桑条可编成荆笆、筐子、篓子等生产工具,桑皮就成了造纸的原料。附近的滦州市(原滦县)、卢龙等生产的桑皮被卖到迁安,有的地方还成了迁安纸坊的原料基地。
毛头纸制作工具之一
滦河与三里河两岸,以三李庄为中心,附近的徐杨乜、省庄等四十多个村庄都有毛头纸作坊。
明成祖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布政司富民充实开发北京地区,李岳姓氏族从南京、苏州等地北迁到龙山脚下,滦河北岸,择水土丰美之地落户,并取名三李庄,并把带来的手工抄纸技术运用到生产生活。
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为了纪念汉代造纸祖师爷蔡伦,在三李庄村中央修建了四合院的蔡伦庙,由三李庄及附近的造纸作坊捐款建成。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举办庙会,纸坊放假,搭台唱戏,请客待亲,甚是热闹。可惜的是,蔡伦庙于1952年被毁。庙前走廊两个汉白玉石柱,刻有一幅对联,名曰:“开抄始于后汉,规模成于大清。”
《纸坊杂字》
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清贡生,三李庄私塾老师岳振铎(字敬亭)编写了一本四字经《纸坊杂字》,全文约2000字,将造纸的72道工序,造纸工人的辛苦等用文字形式表现出来。同《三字经》《百家姓》等一起,被列为乡土教材。
1969年6月27日,在北京市土产公司工作的三李庄村人士岳玉仲在其《自传》中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前门外南孝顺胡同内信尔胡同4号的“人和纸行”8户合资经营迁安生产的毛头纸。该纸行于1956年与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北京日用品批发站合营,1957年合并为土产经营处。
陶器——捣碓俑
1991年年底,在原迁安第一造纸厂和现人民医院对面的交叉处发现了一处汉代墓葬,出土文物中有一件陶器——捣碓俑。陶器上的两人着高冠长裙,手扶栏杆,单脚踏板,配合默契,动作形象生动,面部表情丰富,栩栩如生。为迁安造纸起源于东汉提供了佐证。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生活的改变,人们从手工生产毛头纸逐步演变生产红辛纸、书画纸、印刷纸。当时的迁安县也成立了第一造纸厂、书画纸厂以及华丰造纸厂等生产厂家,开始了规模化生产,原来的纸坊工人成了集体产业工人。
改革开放以后,以三李庄为中心的制本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学生用本、机关用纸远销京津唐和东北等地,更多的农民靠生产纸张走上了富裕之路。
现在,由于环境治理,只有博达和大壮纸业等纸厂在严格的环境监测下生产办公用纸,纸业生产举步维艰。今非昔比,由于迁安钢铁产业的兴起,绝大多数纸坊工人进了钢厂,成为钢厂工人。河北省手工造纸非遗传承人杨永安就是典型代表。目前他已放弃抄案,到京东管业当起了名副其实的钢铁工人。原来的李姑店纸厂也关门歇业。
曾经几百年的手工毛头纸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它的用途也越来越窄。
但历史仍然记录着毛头纸的前世今生。最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已把迁安桑皮纸列为“燕赵老字号”。迁安毛头纸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