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小茶叶也能加工成大美学,清朝“茶叶之美”为何能盛行?

Image 2020-12-22

中国的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茶在雨露的滋润之下,清新而又不失柔媚,文雅而又不忘刚劲,甚至连伟大的造物主都不由的对茶偏宠几分,使得茶生长的每一步都汇集了自然的魅。

然而,中华民族从来都不是一个自私的民族,茶文化被不断地通过各种形式分享给世界人。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村,共享充满魅力而又神秘无双的中华茶。

一,何处显茶文化之美?

1,泡茶和做文章一样对待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就足以看出在古代人对于读书的推崇,那么,将泡茶和作文章放在在同等地位来对待似乎有些夸大其词。可是,深入时代之后,却发现这看似不恰当的言论有一定的道理

原来,最早将泡茶作为一种艺术的是文化繁盛的宋代。当时在泡武夷茶的时候着实讲究,比如,首先要选择茶叶,一般选品质好的茶叶作为首选。其次,将茶放入茶壶中浸泡等待,而茶泡完之后则需要斟茶,确保每个人的茶杯中皆有茶之后,便是静静的品茶时间了。经过了这一套非常缓慢讲究却又赏心悦目的流程,宋朝的功夫茶便形成了。

泡功夫茶并没有在宋朝止步,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明清时期有了备受尊崇的地位

而这一时期潮汕的功夫茶是我们不得不提的存在。此时的潮汕功夫茶由于时间的沉淀比之宋代功夫茶要讲究的多,除了对泡茶器具和操作流程有要求之外,在泡茶的水和煮茶的火方面也马虎不得。

倘若清朝人用茶来招待好友,总不忘赋一篇文章来介绍茶的前世今生,当然,饮茶的妙处也是必须提及的存在。而作为宾客大多会迎合主人对于此茶赞赏一番,顺便表达对主人的感激之情。

其实,在清朝饮茶之风之所以能如此盛行,和清朝当时的政治体系密切相关。因为当时文字狱的限制,文人的形式颇为远严峻。那么,无处宣泄内心苦闷文人用饮茶来取悦自己,不失为一种悦己怡人的好情致。

饮茶不单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倘若身处安宁优雅的饮茶环境,人与茶的灵魂交融,如斯境界怎能不让人心动。

2,饮茶中的人伦之美

茶礼可不单单只是在日常待客当中出现,清代宫廷当中代表人伦的茶礼可是尤为出众的存在。

其实,最先开始宫廷茶礼的朝代并不是清代,但是,最为突出的宫廷茶礼非清代莫属。

提起清代宫廷的茶饮,我们不得不提到清朝那长寿皇帝乾隆,他曾经写的三清茶诗帝写的《三清茶》诗“以雪水沃梅花、松实、佛手嚷之,名曰“三清”。无数次唤起我们今人对于三清茶的向往。用沁凉的雪水煮沸之后浸泡梅花、松实、佛手制作的茶叶,这就是宫廷宴会当中著名的三清茶。为了搭配如此有诗意的茶汤,自然少不了松、竹、梅等岁寒三友的制作的茶具来撑门面。

当然,可别以为清朝宫廷茶宴只有饮茶这一项乐子,此时可是大臣们在帝王面前表现的时刻,总少不了毛遂自荐的赋诗一首。

除此之外,帝王赏赐的贡茶,总会有心照不宣的大臣笑纳,君主对于这位大臣鞠躬尽瘁的表现满意,赏一杯贡茶。而大臣对于帝王感恩戴德,饮一杯贡茶。君臣之间的友好就这么在代表人伦的茶礼中见证了。

虽然,宫廷茶宴是从文化似锦的宋朝开始的,但是却在清朝升华到了极致,与人伦融为一体的贡茶,更加韵味十足。

3,雅俗共赏之美

茶文化从来都不挑人的,无论身在高雅的名流之间的文人墨客,还是处于市井之中的平民百姓,都有机会尽情领略茶那雅俗共赏的美。

高雅的上层阶级人士对于茶之美的感悟颇深,毕竟在清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明朝爱茶的遗风犹存,人们除了对于茶的清雅滋味着迷之外,总忍不住想办法给茶添些乐子。

比如极具观赏性的焚香品茶,在茶室中焚香,茶的腾腾热气与香的袅袅之烟融为一体,在飘渺的烟雾之中,清朝人再也分不清到底是茶更香还是香更纯。

将茶与焚香联系在一起,仿佛是千里姻缘一线牵,清朝人成就了这段跨越种族的旷世奇缘。我们知道泡茶的由来归于宋的文艺,那么香的由来呢?

原来,最开始焚香的地方是在寺庙,在香的辅助之下,人们可以沉下心来打坐,且对于入定有着不小的疗效,除此之外,焚香可以使人修身养性,灵感纷涌。比如,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他时常在焚香的室内绘画,飘渺的意境给了他无限的灵感,给我们今人带来了无数寓意深厚的珍卷。

当然,除了文人墨客的焚香饮茶,平民百姓也有自己饮茶的乐趣。其实,平民百姓饮茶是离不开没落文人的传播的,他们或被贬到民间,或因科举制被取缔不得不回到民间,但是,不可否认他们为市民阶级的茶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们的努力下,茶文化的魅力被平民百姓识得,很快就有大批市民沦陷其中。

但是,事情终归是有两面性的,哪怕一开始茶文化是多么高雅的存在,都不免由于主流人士的粗俗而失去本真。其中有些人总想着东施效颦,利用茶文化来宣扬自己的高雅,殊不知其行径颇为世人不齿。

但是,无论是一开始高雅人士品茶的惬意还是后来市民阶级饮茶的接地气,我们都不可否认茶有一种雅俗共赏的魅力。这种魅力足够任何阶级品味一辈子。也就是说,美的魅力是可以共情的,无关形式,无关阶级。

二,中华民族独特的茶叶美学是如何构成的

1,地理因素影响

中华民族茶叶美学,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形成,和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在冷兵器时代,中国人的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着较为安稳的生活。比如,巍峨高耸的山脉,辽阔无边的海洋,以及无边际的沙漠和草原,可以作为西方殖民者无法大规模跨越的天险,毕竟如此地理环境对于科技落后的古代来说,无疑是难于上青天。

所以,中国古代人一直过着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生活,在封建统治者的领导下,除了朝代更迭时的四面楚歌,百姓们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小日子。

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给了中华民族茶文化发展的契机,传统茶文化以中国为沃土茁壮成长。当它呈现在世界眼前的时候,已经长成了一朵瑰丽的花。

它就如同一颗破土而出的种子一般,拼命扎根,茁壮成长,历经波折之后终成夺目百合。此时,中国人坦荡邀请世界人民共同欣赏茶文化这株风雨百合。

所以说,茶文化之所以能够如此卓越,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2,文官制度下的必然兴起

在中国古代,茶文化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如此迅速,这和封建社会曾经实行的文官制度密切相关。

在隋唐时期,以考试的形式来选取文官成了普通百姓通往朝廷的桥梁。比如,在隋文帝开创隋朝之后,他为了自己能够更好的把控朝政,下了很大的力度来推翻看门第的选取官员的模式,使用“试策”取士的形式来代替九品中正制度。

而到了唐代的时候,虽然科举制开始盛行,但是,此时并不是任何身份的人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倘若有位学子,他的父亲是唐朝的是农民,那么,他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

这种情况到了宋朝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宋朝的时候,使用科举来选取官吏。参加科举的学子,不再由于家境和出身的原因而被排除在外。而且,通过科举宋朝政府有效的来拉拢了当时的读书人,为宋朝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科举取士的普及,儒学经典在民间在风行,这就意味着知识在民间有了渗透的契机。比如说,在明清时期,为了改变命运大批的秀才在乡试中脱颖而出,他们为基层知识的普及做出了贡献。

而随着民间知识的普及,茶艺文化拥有了茁壮生长的沃土。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客学习茶艺,赋写茶诗。

所以,茶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是中国的文官制度催生了华夏传统文化的普及,而中华传统文化孕育了茶文化这颗明珠。

三、总结

中国的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位中国的“君子”用清香的气味去感染遇见它的每一个人,与茶文化的每一次邂逅都是对心灵的洗涤。

除此之外,茶文化在读书人当中的地位让我们不由地震惊,泡茶喝与作文章有着相同的待遇,这使得如今的我们更加明晰茶文化的价值。

与此同时,非但宫廷宴会上的茶文化到处可见茶礼的人伦之美,普通百姓的茶话会也是野趣连连。

独特的茶叶美学并不是并不是毫无依据的,除了中国长期与世界各国隔离的地理优势之外,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兴盛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犹记得有位“美人”在东方,它纯净又不失妩媚,优雅却不难接近,它的美,国与世相通,今与古共情。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