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今日冬至,与古人一起吃饺子吧

2020-12-22

《周礼春官·神仕》:

“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

《后汉书礼仪》: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

这天大家都放假休息,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间还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

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或“烫面饺”。饺子在新疆的流传历史也十分悠久。1959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里发现了饺子。饺子长约5 厘米、宽1.5 厘米,保存得比较完好。这些饺子的形状与现在的饺子相同,只是小了一些。

饺子 唐代·食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出土 摄影:余冠辰

吐鲁番一带出土过唐代残损的户籍、状纸、文牒和《论语》《神农本草》等古籍,以及各种丝织品,证明唐政府在这一带实行过均田制、纳租调法等。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丝织品的织染技术及汉族的传统文化也传到了新疆广大地区。饺子、点心等食品的出土,反映了新疆与内地在生活习俗方面的相互影响。

摄影:余冠辰

饺子的历史十分悠久,根据古籍记载和出土文物,至少在汉代末年,饺子就已成为当时人喜食的佳品了。不过那时还不叫饺子,而叫“馄饨”,当时蒸吃,类似今天的蒸饺。

从古文献记载来看,馄饨的历史更为悠久。《庄子》里有一篇寓言故事:世界开天辟地之前,有一个混沌的大神,他的相貌和人不一样,没有眼耳口鼻七窍,整个人就是一团大肉球。后来,有两位代表时间和空间的神给混沌凿开了七窍,世界出现万物,并且变得丰富多彩。

学者叶舒宪认为,吃馄饨的礼俗与道家的创世神话密切相关。据《食物志》记载:

“馄饨,或作浑沌”。

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中称之为“浑屯”。依据造字的规则,“混沌”是食物类,后来改换了偏旁就成了“馄饨”。

北齐颜之推说:

“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

这偃月形的馄饨,其实就是饺子,但也有称为“饺饵”的,

如在《正字通》中有这样的记载:

“今馄饨,即饺饵别名,俗屑米面为之,中空里馅,类弹丸形,大小不一,笼蒸唆之。”

明代出现专用的饺子名称,《万历野获编》引述一些有趣的流传于京城的对偶句:

“细皮薄脆对多肉馄饨,椿树饺儿对桃花烧麦”

可见馄饨、饺子、烧麦已有了明确的区分。这些新疆吐鲁番出土的饺子,其形状和今天北方的饺子一模一样,证明早在1000多年前,饺子不仅已在中原成为“天下通食”,而且随着丝绸之路传到了西域,成了当地人的美食。

摄影:余冠辰

跟饺子一同出土的还有花式繁多的点心。唐代已有“点心”一词,当时有一个叫郑傪的人当了“江淮留后”,一日,家人为其夫人准备了“晨馔”,夫人正在化妆,便对她自己的弟弟说:

“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

另外,《幻异志·板桥三娘子》中也记:

“三娘子先起点灯,置新做烧饼于食床上,与客点心。”

文中的“点心”是作动词用的,均有先吃一点食物以充饥的意思。

当时,现代意义上的点心被称为“果子”,例如圆仁在长安过新年,“众僧上堂,吃粥、馄饨、杂果子”,这里的杂果子就是点心。至迟到了北宋,“点心”已作为名词,在记载北宋都城汴京风情的《东京梦华录》中,就记有每日交五更时,一些酒店便点燃灯、烛,开门营业,卖“灌肺及炒肺”,“并饭、粥、点心”。

又如记述南宋都城临安风情的《梦粱录》“荤素从食店”中,亦有“市食点心,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之语。饺子、点心等食品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出土,反映了新疆与内地在生活习俗方面的相互影响。

饺子、馄饨等具有浓郁中原汉文化特色的食品出现在新疆古墓中,反映了古代中原饮食文化对西域的影响。

以上内容来自于公众号文博圈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