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清朝皇家礼仪音乐拾幡古乐的沧桑沉浮

Image 2020-12-22

清朝皇家礼仪音乐拾幡古乐,是由清代皇宫流入民间的一个乐种。是清代满族历史文化的象征。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在易县建泰陵,后又有三座皇陵修建成为清西陵。清雍正年间在易县设驿站。皇差官吏,军兵夫役频繁往来,清代满族文化在易县繁衍开来。

易县县志记载拾幡古乐为西陵内务府奏乐祀皇陵之承差,据几位老艺人回忆拾幡古乐在清代乾隆年间,有一位名顾勋字善堂的满族人在北京清廷皇宫任乐师,回到家乡东韩村后,他一边颐养天年一边组织村民传习拾幡古乐。在清代道光年间,该村又有一位满族人“鞠某”(名字不详)曾在皇宫当内廷供奉乐师。

拾幡古乐由皇宫流入民间,从建立之初传承至今历经九代。至今还流传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传传传经传传今传古”,下联是:“调调调雅调调韵调腔。” 拾番古乐在清代皇宫是一种专供那些皇亲国戚娱乐享用的音乐。它的曲调听起来既不庄严肃穆又不哀婉悲伤,听后常常给人们一种十分愉悦的感受,因此后人称之拾幡古乐又叫“神仙曲”。

拾番古乐作为皇家礼仪音乐,演奏前先有一支庞大的仪仗队作前导。鸣礼炮三响之后,仪仗队按顺序排列开来。前面是两杆大门旗,随后是两杆刺有龙凤图案的大旗,龙凤大旗之后是十面刺有龙凤图案的长条形幡旗。十面幡旗之后刺有“飞龙、飞马、飞虎、飞豹”四面大方棋。方旗之后还有“红、黄、蓝、绿”四顶伞盖。最后还配有两盏大红宫灯,仪仗队之后才是阵容庞大的乐队。

拾幡古乐演奏者“皆头戴红顶帽,身穿绛紫色箭袖长袍,腰系博带,足登粉底长筒靴”(易县志载)整个乐队成员都是清一色满族服装,显得非常庄重典雅。演奏的形式分为行乐和坐乐两种:

行乐:传统的拾幡会行乐,有各种幡旗领路开道,后随文、武乐队。文乐在先,武乐队紧随其后,再加上仪仗队人员,可达百十人,其实非常壮观。

坐乐:坐乐是拾幡会每到一处,沿长方形桌对坐演奏,文乐队按吹管乐器、擦弦乐器、弹弦乐器、打击乐器顺序对坐排列,“云锣”作为文乐之首居前中。坐乐演奏是主要表现形式。其音乐特点典雅、清淡、优美、舒缓、婉约,讲究韵味。

拾幡古乐传承下来的曲谱是古老的“工尺谱”,是第一代乐师顾善堂由清代宫廷传承而来。后经河北师范大学相关专家考查认定是清代由宫廷传入民间的古典音乐。《拾幡古乐》文曲保存至今的共有二十五首曲子,它的音乐曲式结构分为只曲、联曲、和套曲三种类型。

拾幡古乐的武曲保存至今的只有十余首,其余的已失传。武曲一般都由一支曲牌构成,篇幅长短不一,保存至今的有《招财进宝》《桃李争春》《雁过南楼》《昭君出塞》《张公赶子》《张飞祭枪》《三棒锣》《高声儿》《凤头留海》《大豆叶黄》《小钻天》等。

拾幡古乐从清代乾隆年间传承至今,每年冬夏农闲时期,村民们在会首的组织下练习演奏。据几位老艺人回忆,东韩村拾幡古乐会最多可达一百多人。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第六代传人宋修斋等几位老艺人又组织村民学习拾幡古乐会,学员可达四十余人。至今东韩村拾幡古乐会保存下来的乐器还有几十件。特别是“火不思、轧筝、提琴”这三件古乐器,现在的市场上根本见不到,已是本村的传世之宝。

自2000年以来,拾幡古乐相继受到各大新闻媒体也来采风并制作专题片进行报道,在2000年至2003年中央音乐学员的袁静芳教授带着她的学生崔晓娜多次采访并发表论文,为拾幡古乐呐喊宣传。北京电视台在2003年制作专题片《拾幡圣会的传人》。2007年2月,河北省人大、文化厅、宗教厅等部门领导亲临东韩村调研并给与了一定的肯定。2007年3月河北省电视台拍摄了专题片《魅力河北,话说拾幡圣会》向全社会宣传。2008年拾幡古乐被评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韩村人于学深是目前拾幡古乐的坚守者,于老师1948年出生在东韩村,从事教育工作40余年,是东韩村拾幡古乐第八代传人。他从12岁跟随本村拾幡古乐老艺人学艺,先后学会多种乐器的演奏技艺。后来上中学时又跟老师学到了很多音乐基础知识,为研究整理 拾幡古乐曲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校任课期间,于学深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双休日、寒暑假)组织本村几个仅存的老艺人学习并演练拾幡古乐。退休后把全部的精力投身于这一古老的民族文化研究之中。先后走访了多位拾幡古乐老艺人,对曲谱进行搜集与整理。现已整理出了全部的拾幡古乐曲谱。于学深老师从前后共培养了三期年轻学员,人员达二十多人,他们有的以学业有成学会了十几个曲目,并能在一起演奏,又有本村村民宋金生出资为演奏员们购买清代服装,为拾幡古乐演奏锦上添花。

拾幡古乐所有曲目从始至终全部贯穿的音乐主题就是听后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充分体现了皇家音乐的风格和特点。拾幡古乐经几百年沧桑流逝,传承至今实属不易,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瑰宝的拾幡古乐,必将再次绽放异彩,成为皇家礼仪音乐之典范。

内容来自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