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房子租来的,阅读自己的|理想国2020年20种好书

Image 2020-12-20

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

时间好快,又到年底。文化媒体盘点2020年的年度好书、年度十大好书,个人也回顾这一年的阅读清单。

我们慎重出书,每本书都有其独特之处,即使看起来小众。理想君从以往理想国每月书讯选出二十种好书,作品出版时间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选取标准是读者口碑、销量、作品自带份量的综合。

这一年,你买了几本,又读了几本?理想国二十种好书,你有收(读)哪几本?请踊跃留言吧!我们会选取五位,任选二十种书的其中一本。

01.

《局部》三部曲

《局部:陌生的经验》《局部:我的大学》《局部:伟大的工匠》

陈丹青 著

“艺术顶顶要紧的,不是知识,不是熟练,而是直觉,是本能,是骚动,是崭新的感受力,直白地说,其实,是可贵的无知。”

艺术在意眼界,观看不讲道理。以画家的视角,陈丹青带着观众走过了《局部》三季。这一次,《局部》从屏幕里跃出,陈丹青将三季讲稿结集成书。

《局部:陌生的经验》摆脱了传统的美术史框架,没有术语和理论,只讲故事和感受。《局部:我的大学》截取美术馆层叠时空中的一个个片段,讲述东西方艺术史上规范与偏离的人物、显要与次要的杰作,面对绘画,最要紧的不是懂得,而是惊喜。《局部:伟大的工匠》聚焦意大利文艺复兴湿壁画,以及创作他们的杰出工匠。怎样谈论湿壁画,关乎怎样谈论一面墙,实则如何观看艺术。

02.

《文化失忆》

[澳]克莱夫·詹姆斯 著

丁骏 张楠 盛韵 冯洁音 译

克莱夫·詹姆斯用了四十年时间完成《文化失忆》,一部介绍自由人文主义传统“独出机杼的核心纲要”,由百篇历史人物评论组成,除了那些醒目的路标式人物,更多的是被留存在遗忘边缘的名字。二十世纪几次大灾难历尽生死存亡,无数人消失在晦暗的断裂中,更多不合时宜的事实经过筛选淬炼,重组为我们所知的历史。詹姆斯提醒人们,使文明成其为文明的人文主义若要在新世纪得以留存,继承者们就不能放弃对过去的记忆。本书试图召回、感知和审视二十世纪动荡的精神生活,捕捉“一场盛大对话的边角”,以此抵抗遗忘,并重新建立联结。

詹姆斯通晓七种语言,贯通哲学、历史、政治和艺术,打磨出一份警句频出的现代文明回忆清单。从阿赫玛托娃(A)到茨威格(Z),作者写的不仅仅是闪耀的群星,还有人类一切创造力之间错综复杂的勾连及其周围环绕的黑暗,它们共同构成时间之海上一道明灭相间的星辉:或许会黯淡,但永不消逝。作为一名真正的人文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詹姆斯热诚的书写让历史回到当下的脉搏之中,并获得回应当下的能力:对于一切削弱人文主义联结的势力,任何创造性的活动都是必要的抗争。

03.

陈映真小说全集

《将军族》《夜行货车》《赵南栋》

陈映真 著

《将军族》收录陈映真创作于1959-1967年间的24部中短篇小说,包含脍炙人口的名篇《面摊》《我的弟弟康雄》《唐倩的喜剧》《第一件差事》等,描绘了一幅20世纪平凡人的命运群像,二十四个故事,饱含泪水的爱和温柔苦痛的同情,婉曲动人的灵魂剖白,忧郁怅然的诗性抒情,《将军族》宛如一首首浮世的哀歌,为平凡人留下永恒的生命见证,生发出感人至深的力量。

《夜行货车》收录陈映真创作于1967-1982年间的6部中短篇小说,聚焦两次世界大战后台湾饱食、腐败、奢侈、炫丽、幸福的“后街”,反思环境的崩坏、人的伤痕、文化的失据。透过台北八〇年代“华盛顿大楼”里的故事,讲述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被异化的生活、被压抑的梦想、被辱没的尊严、被无声伤害着的心。

《赵南栋》收录陈映真创作于1983-2001年的7部中短篇小说,这一段书写主要是对历史的反省,讲述二十世纪“最激荡的历史、最炽烈的梦想、最苛烈的青春,和狂飙般的生与死”,台湾左翼青年的前世今生。穿越时光的烟尘,噙着热泪,以灵魂的战栗谛听那逝去一代的风火雷电,与被暴力和谣言所欲湮灭的“白色恐怖”的历史正面相遇。

04.

《雾行者》

路内 著

2004年冬,美仙建材公司仓库管理员周劭重返故地,调查一起部门同事的车祸死亡事件。与此同时,他的多年好友、南京仓管理员端木云不告而别。一个时代过去了,另一个时代正在到来。这是一本关于世纪交替的小说,从1998年的夏季,到奥运前夕的2008年,关于仓库管理员奇异的生活,关 于仿佛火车消失于隧道的二十岁时的恋人,直至中年的迷惘与自戮、告别与重逢,一群想要消灭过去之我的人,以及何之为我。

五个章节,五种迥异风格:梦境、寓言、当代现实、小说素材、文学批评拼织成复杂强悍的叙事体,充满内在回响。深情而狂暴,现实而迷乱,带领读者横穿修辞术的318国道,不绝如缕,直抵小说结尾的喜马拉雅山脉。

05.

《聋哑时代》

双雪涛 著

90年代末的东北小城,那个外面一切都在激变的夏天,对于十三四岁的少年来说却是一首悠长的朦胧诗。故事的主角是108中校园里的一群初中生,小说通过少年李默“我”的讲述视角,叙写了七个凌厉的少年成长故事,如同奈保尔的《米格尔街》,这些人物相互独立又命运交织,有着互文性,勾连起“我”的成长轨迹。

《聋哑时代》是小说家双雪涛的自愈之作,如同把往事说进树洞,泥巴封好,日后好好珍存。新版恢复原作千余字篇幅,保存小说最初面貌。不同于《平原上的摩西》的锋利冷硬,作家用温柔的笔调、元气饱满真挚的汉语、爱与温存的目光,打量少年时代的梦和伤痕,为和自己一样活过的人们做传,把聋哑时代失声者的故事讲出来。这部长篇小说写于28岁,那时他过着白天在银行上班,晚上回家写作的双面人生,“写完那天,已经是夏天了。我知道自己再也写不了这样的东西,可能我成了另一个人吧,从那时开始,我就要作为另一个人活着。”

06.

《逍遥游》

班宇 著

《逍遥游》是班宇继《冬泳》之后的第二部小说集,收录了七篇风格殊异、故事时间向度横跨三十年的中短篇作品,呈现出更为开阔丰富的面貌。落魄的小说家、饲养蚂蚁的男人、患病的女孩、追寻彗星的爱人、消失在时间里的父亲……他们身陷一片大雾之中,在摇摇欲坠的光芒里,却总想着笨拙起舞。这些故事浸润着社会变迁中人们的阵痛与印记,书写璀璨与暗淡、希望与绝望之间,我们真实的怯懦、渴望、困顿和挣扎。溺水者想要上岸透口气,迷途者等待一个晴夜。暗夜不会永远深不见底,因我们一旦选择仰头,便能看见星光随行。

班宇以精湛的叙事深入日常生活的肌理,在混沌之中创造出沉静的“飞升时刻”,形成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叙述语调:如中国北方的自然环境一般,严苛、寒冷而富于诗意。一切凡俗与苦痛在他笔下变得澄澈如冰,开阔邃远。我们也共同听见了那些被历史与日常掩藏的呜咽,并为之停驻片刻。

07.

《仙症》

郑执 著

幻想自己曾在潜艇服役的精神病人,沈阳机场里寂寞的驱鸟员,穷鬼乐园,酗酒,黑夜,旅行者的浪迹,男孩与父亲的长久的告别……世纪之交的北方城市里,人物始终处于失落之中。

本书是郑执凭借短篇《仙症》获2018年“鲤·匿名作家计划”首奖和2019年首届“《钟山》之星”年度青年佳作奖后的全新作品,收录有被苏童称赞“贡献了一个新的人物形象”的《仙症》、发表于《收获》2019年“青年作家小说专辑”的《蒙地卡罗食人记》以及中篇新作《森中有林》等小说六篇。

魔幻故事和侦探小说元素杂糅、浓郁的地域色彩、特别的日常生活形态,以口语的简洁和幽默的声调讲述,诉说着一个男孩所完成的对于自身命运的出逃与回归。

08.

《小行星掉在下午》

沈大成 著

首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决选作者沈大成作品。给沈大成6分钟,她给你一场颅内反乌托邦式冒险。

闪烁着霓虹灯的疫区,墨鱼人藏身的超大型地铁站,逐步变异的公司职员,新星球上建设社会的伟大历程……本书是沈大成新近创作的短篇小说精选,作者以其独有的黑色幽默,塑造了一群仿佛生活在地球的双生星上的人类,并将他们置于不确定的未来即将落下的时刻。

一个异质而又有其自身逻辑的世界,读者既可将之看作愉快的脑内小革命,也难以忽视其中现实主义的一面。而我们当代生活的一部分特质,就在沈大成小说独特的显影法下逐步显现。

09.

《小花旦》

王占黑 著

王占黑的最新小说集,收录近三年来创作的六部中短篇作品。

这一次王占黑从街道走向城市的更深处,从上一辈走向自己的同龄人,也尝试走入每个普通人内心的秘密森林。人和空间的关系,总是承载着人和时间的关系,跑进去看,去探险,是不变的志趣,也是新的成长。

从嘉兴到上海的绿皮火车,最后一趟去大润发的免费班车,时隐时现的人民公园同志舞蹈角,拆迁废墟之下,那些渐渐被人忘记的报亭、桥洞和鸽子笼,正在悄悄被另一些人拾起不放。走出街道的英雄,是一颗颗脱轨的旧卫星,在城市风景的新与旧中穿梭游荡,时间冲刷后,用强健的快乐,筑起对自在生长的人与世界的不灭信心。

你也会从中发现那个社区小宇宙里的神奇关联,《空响炮》里的赖老板的炮仗店,曾是小花旦的巧星美发屋,瘸脚阿兴戳完气球之后,和两个残疾朋友约定寻找一个陌生女人,还有永远的老王……他们四处游动,在城市的泳池里时起时沉,大口呼吸。

10.

《夜晚的潜水艇》

陈春成 著

仿佛鸟栖树,鱼潜渊,一切稳妥又安宁,夜晚这才真正地降临。

《夜晚的潜水艇》是作家陈春成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九个故事,笔锋游走于旧山河与未知宇宙间,以瑰奇飘扬的想象、温厚清幽的笔法,在现实与幻境间辟开若干条秘密的通道:海底漫游的少年、深山遗落的古碑、弥散入万物的字句、云彩修剪站、铸剑与酿酒、铁幕下的萨克斯、蓝鲸内的演奏厅……

潜入故事深处,感知体内的星云旋动、草木蔓发;以词语的微光,探照记忆的海沟。关于藏匿与寻找、追捕与逃遁,种种无常中的一点确凿,烈日与深渊间的一小片清凉。陈春成的小说世界,是可供藏身的洞窟,悬浮于纸上的宫殿,航向往昔的潜艇,呈现汉语小说的一种风度与新的可能性。

11.

《光明共和国》

[西]安德烈斯·巴尔瓦 著

蔡学娣 译

虚构的中美洲城市圣克里斯托瓦尔,曾经与周边任何一座大城市一般无二,地区的经济中心,种植茶叶和柑橘。随着小企业的繁荣发展、水电站的建造与河道的修葺,整座城市开始加入到现代文明的行列。人们如此沉浸在繁荣中,却不知他们身处的世界早已全然失效,变成了一个粗陋的、没有意义的构造,官僚机构像沾了胶水的网一般笼罩着所有人,生活像节拍器一样呆板而乏味,有的房子把它的住户变成了爬行动物,有的把他们变成了人,也有的,把他们变成了昆虫。

有一天,圣克里斯托瓦尔的街头突然出现了一群来路不明的孩子,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说着无人能懂的语言。起先他们靠沿街乞讨过活,随即开展了一系列破坏活动。更令人心惊的是,本地的孩子似乎也被这种暴乱的气息感染了,有人声称能听到他们的心声,有人在暗夜里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在政府的搜捕之下,孩子们先是躲进大森林,后来又藏进下水道,在那里,建立起了一个名为“光明共和国”的法外之地……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不是嘭的一响,而是嘘的一声。”孩子们是新世界的美梦,旧世界的遗民,他们的出现,恰如一声轻轻的叹息,宣告了古老美洲文明的终结;如下水道中精心搭建的光之殿堂,破开了目之所及的一切迷雾。

12.

《人的疆域:卡内蒂笔记1942-1985

[英] 埃利亚斯·卡内蒂 著

李佳川 季冲 胡烨 译

本书为198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亚斯 卡内蒂的四部笔记合集,包括《人的疆域》《钟表的秘密心脏》《苍蝇的痛苦》《汉普斯特德补遗》,创作时间跨度从1942年直至1985年,是卡内蒂小说、政论、回忆录和戏剧作品的重要补充。

卡内蒂一生经历流亡与漂泊,是20世纪欧洲苦难的缩影,他自青年时代起就将“笔记”作为一种严肃的文学创作体裁加以实践,在笔记中对自己的观察、记忆、灵感与哲思进行即时的记录。本书是持续半个世纪的独立省思过程的结晶,堪称这位文学大师的思想地图,展示了他思想发轫、成型与转化的脉络,和对20世纪历史的见证。

13.

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全九卷)

[日] 森谷公俊 等著

这套聚焦于兴亡的世界史,由日本一流的历史学者撰写,在“世界”和“历史”两个方面刷新着我们的认知。这里有教科书中不会记载的世界和时代,也能看到非历史学家眼中的历史,正是由于这样的安排,让这套书成为一部“动态的世界史”。

在首辑推出的九本中,杉山正明的蒙古史讲述世界从蒙古时代开始真正全球化,林佳世子的奥斯曼帝国史则分析多民族共存的伊斯兰世界如何实现长期安定,石泽良昭笔下的东南亚仿佛一个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森安孝夫眼中的安史之乱也成为整个欧亚大陆的转折点,等等。这些不同的历史视野,融入一个共同的文明系谱,成为人类能够安心共享的知识体系。

14.

第三帝国三部曲(理想国译丛)

《第三帝国的到来》《当权的第三帝国》

《战时的第三帝国》

[英]理查德·J. 埃文斯 著

赖丽薇 哲理庐 陈壮 赵丁 译

纳粹统治德国的时间虽只有十二年,却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历史进程,在现代世界的思想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探究纳粹党徒的心理,理解纳粹的反对者为何未能阻止他们,明白纳粹独裁政权的本质和运作方式,并从中汲取教训,避免历史重演,时至今日依然必要。

从德国特殊的历史中寻找法西斯和民粹主义的根源。纳粹的崛起并不能简单视为德意志民族的独特产物,其复杂的经济社会因素,能使任何国家堕入暴力的深渊。本书详细阐述了历经一战、《凡尔赛条约》、恶性通货膨胀和大萧条的德国,如何一步步走向专制统治;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如何为激进思想的酝酿提供了温床。

史学名家理查德·J. 埃文斯为普通读者撰写的全景式纳粹德国史。基于详实的史料与丰富的细节,埃文斯出色地实现了语言生动、分析严谨与解释有力的完美结合,以中立的视角客观、准确地呈现了纳粹登台前德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15.

《许倬云说美国:一个不断变化的现代西方文明》

许倬云 著

华人史学大家许倬云客居美国六十载,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历史学结合社会学的敏锐视角,追溯这些经历背后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源流,从“五月花”号到特朗普,讲述美国建国以来的历史进程以及近年来的裂解与没落。许倬云先生不仅仅与我们分享了他在美国一甲子的重要亲身经历,将他在美国客居生涯中印象最深刻也最值得回味的人、事、地、物生龙活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而且透过他独到的历史学与社会学的敏锐视角,帮读者还原这些偶然相逢的鲜活案例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源流,并摆回它们所属的文化、制度与社会脉络之中。

16.

《正午之魔:抑郁是你我共有的秘密》

[英]安德鲁·所罗门 著

屠彬 张哲 译

你我共有,又各自隐藏(为什么要重视抑郁问题)——抑郁对人类的困扰,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广泛、更久远。一半的人口可能在一生中经历一些抑郁状况,10%会发作一次重性抑郁——这还只是就医确诊的部分。夫妻各向第三方倾吐自己的抑郁,却彼此蒙在鼓里;贫困者、前现代文明的人一样饱受抑郁的折磨乃至社会的苛待,却长期得不到正视。战战兢兢隐藏自己的抑郁患者,可能就是我们的至亲好友,甚至我们自己。

一部抑郁总览(为什么是这本书)——作者既是“资深”抑郁患者,也是擅长写作的心理学博士,还出身药物研发家庭。他进行大量访谈调查和文献梳理,综合文学的笔触、现实的关怀和科学的知识,将自身的经历和别人的故事、抑郁症的现况与历史、不同年龄、性别、地位、文化的主流及少数群体、相关正统疗法和替代疗法、药物和行为治疗、医学与社会支持、个体境遇和时代洪流、自我救助和帮助他人……方方面面都向读者道来。我们的一切相关困惑,作者都有深思熟虑的回答和温情款款的启发。

17.

《梦室:大卫·林奇传》

[美] 大卫·林奇 克里斯汀·麦肯纳 著

胡阳潇潇 译

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写大卫·林奇传记,那就是大卫·林奇。

《梦室:大卫·林奇传》是一部回忆录与自传“合璧”的传记,由克里斯汀·麦肯纳与大卫·林奇合作完成:克里斯汀先用传统的传记写作方法完成一个章节,林奇则在通读后做出补充和修改。为了写作此书,克里斯汀采访了与大卫·林奇有关的一百多位人士,包括他的前妻、家庭成员,以及合作过的演员、经纪人、音乐人、同事等。借用他们的回忆,勾勒出林奇人生的不同阶段。林奇通读后,会在此基础上做出回应和补充。

鲜为人知的私人生活,电影幕后的精彩故事,跨界创作的趣味人生。《梦室:大卫·林奇传》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阳光少年从懵懂走向成熟的一生,一个天才导演从籍籍无名到走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一生,一个艺术家为梦想信念而执着勤奋、与困难抗争的非凡一生。

18.

《电影时代:保利娜·凯尔评论集》

[美] 保利娜·凯尔 著

兰梅 译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保利娜·凯尔对美国电影的推动无人可以超越。——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

“电影评论之所以令人兴奋,正是因为它没有定式可循,你必须动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