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左手宗教,右手艺术

2020-12-19

“唐卡”是藏语译音,原意是平面卷轴画,它与藏族壁画同为藏画艺苑中的两颗璀璨明珠。随着藏学的日渐升温,尤其是2006年唐卡被纳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古老的艺术瑰宝正受到越来越多藏家的关注。在近年的拍卖会上,不少明清时期的唐卡屡屡拍出天价,不少当代唐卡大师的作品也动辄数万甚至几十万元。有资料显示,从2000年至今,唐卡的价格翻了近10倍,具有浓郁宗教气息的唐卡艺术正成为收藏市场的新宠。

图文/东方文化杂志

唐卡艺术溯源

唐卡是藏传佛教独有的一种宗教绘画艺术,其兴起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中叶的松赞干布时期,题材则包罗万象:既有宗教画、传记画、历史画、风俗画,也有反映天文历算和藏医藏药、人体解剖的图画等。由于具有通史性、趣味性、知识性、宗教性、工艺性等特点,唐卡被誉为藏族的“百科全书”。

在绘制上,唐卡有着严格固定的程式,藏传佛教的寺庙中一般都有专攻此艺的喇嘛。据说,一幅质量上乘的唐卡,从起草、绘画到制作完成,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多数唐卡是以棉麻布为底,制作时,将其绷制在木框上,涂刷胶灰浆,打磨平滑后,用精纯的天然矿物质颜料,以工笔重彩技法作画,线条则选用价格昂贵的泥金勾勒,再经过彩缎装裱,两端承轴,开光颂经,这样一幅既可挂、又可卷轴成束携于身边的唐卡才算制成。

布绘唐卡在土布或麻布上绘画。因布料质地较粗,故用沥粉与动物胶做底,用卵石打磨光滑后,再以填色、勾勒、描金等方法绘成。这种传统制作唐卡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西藏寺院里的大多数唐卡应属布绘唐卡。

刺绣唐卡制作精细,一般为西藏重要佛寺所收藏。北京雍和宫中也有数量较多的刺绣唐卡,多为西藏喇嘛进贡皇上的珍贵礼品。

缂丝唐卡是一种用丝织成的高级手工艺品,其花纹与刺绣大致相同。缂丝唐卡制作难度大,存世量少,多为我国江南丝绸之乡制作,是唐卡中的精品,艺术价值极高。

堆绣唐卡是最具艺术风格的唐卡,用几百块甚至数千块大小不等的绸缎堆绣出来,是一种将汉地艺术与西藏内容融为一体的艺术样式。北京雍和宫里有一幅堆绣绿度母唐卡,长175厘米,宽115厘米,是乾隆皇帝皇后纽枯禄氏和宫女们用700多块大小不等、颜色各异的绸缎堆绣而成的,为唐卡艺术中的极品。

珍珠唐卡极为罕见。西藏乃东昌珠寺内保存着的一幅“观音憩息图”最为著名,这幅唐卡是元末明初由乃东王后出资制作。唐卡长2米,宽1.2米,共用珍珠29029颗,镶嵌钻石1颗,红宝石2颗,蓝宝石1颗,松石185颗,珊瑚1997颗,黄金15.5克,可算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唐卡了。


昌珠寺镇寺之宝《观音菩萨憩室图》

唐卡收藏日渐升温

唐卡的艺术价值何在?唐卡是藏族的独有艺术,但在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也不断吸收汉地绘画技法,融入内地佛教内容,使其艺术更具表现力与感染力。在质朴之中酝酿着浓烈的浪漫色彩,从形式到内容都独树一帜,或金碧辉煌、或幽谷冥冥,或庄严妙好、或威猛狰狞。

据不完全统计,唐卡目前最高的拍卖纪录是由一幅明永乐御制的巨型《刺绣红夜魔唐卡》在200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创下的,最终成交价为3067万元港币。这件唐卡在1994年的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曾以10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8年间增值3倍以上。

《刺绣红夜魔唐卡》

如果经济实力不允许,藏家也不妨选择收藏当代唐卡大师的作品。一些当代唐卡艺术大师如次旦朗杰、夏吾才朗等人的作品,由于功底深厚,在传承之中又有所发展,因而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再加之市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部分作品的价值,价格都不算太高,从长远来看,更具投资收藏价值。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