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书可以用于催眠(字面意思)?
(图文无关)某本书可以用来催眠,这话多半是否定这本书的一种讽刺。(视觉中国/图)
人们经常说,某本书可以用来催眠,这话多半是否定这本书的一种讽刺,作者听了大概不会高兴。不过对于多少有失眠问题的人——笔者就是其中之一——如果真有书可以令人快速入睡,那可以说是莫大的福音!这几年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在睡前阅读,助我入眠的书籍。但这里面其实又有许多门道,绝非只要写得枯燥乏味就能让人沉入梦乡。
比如许多浑如天书的数理化著作,如果不是专业人士,读来肯定不知所云,照理应该是催眠佳品了吧?其实不然,因为这样的书,首先就无法激发起绝大部分人想看的兴趣。即便勉强看上一两段也看不下去,时间还没过去一分钟,对催眠自然毫无帮助。
若你恰好属于对数字和公式兴致盎然的少数人,真的激发起阅读兴趣又怎样呢?那反而更糟糕。这种艰深的书很难一气读下去,总得掩卷而思,做点笔记和运算,你若来了兴趣,干脆披衣而起,伏案工作起来,那今晚就不要睡觉了。如果你实在要试试,我推荐新晋物理学诺奖得主罗杰·彭罗斯的巨著《通向实在之路》。
另一个反面是读小说,显然就轻松易读多了,但也就更危险。许多悬疑、罪案、幻想等类型小说开头就十分抓人,上手很快,往往读不到两三页就会被深深吸引,令人一下子来了精神,非要看到最后谜底不可,堪比深夜的一杯美式咖啡。我最近一次惨痛的经历是读某作家新出的小说,本来想翻两页就睡去,但结果越看越有意思,一气读到凌晨四点,东方既白,躺下后脑子中还在转着小说的人物和情节,几乎没有深度入睡,第二天也就昏昏沉沉……
当然还有另一类小说,主要不以情节的紧张刺激和充满悬念见长,而是仔细品味人生与社会之作。这样的作品可以一读,但也不是必然能引发睡意。因为往往涉及人生体验复杂深邃的细微处,也容易勾起人五味杂陈的回忆,年纪越大,越是如此。前尘往事,世事如梦,一上心头,想要入睡就是奢望了。如读此类作品,以外国作家的为宜,相对不易代入太多个人情感。在此,谨慎推荐《追忆似水年华》和《百年孤独》。
说到人生与社会,哲学和社科著作自也不可轻易放在床头。比如哲学,虽然文风佶屈聱牙,但既然追思世界的终极问题,有无相生,向死而在,本质上和每个人的归宿都息息相关,想到深处,可以令人灵魂深处都起战栗。当然有些平庸之作倒不至于如此,但那又何必去阅读呢?当然,像《纯粹理性批判》《精神现象学》这样宛如天书的不妨一试,无论内容如何,弯弯曲曲的德式学院文风自带催眠功效——但尼采不要读。至于社科书籍,与社会问题结合紧密的也不推荐睡前阅读,否则读经济学想到经济结构的隐患,读人口学想到老龄化社会将至……总之都以不读为宜。
其实,催眠的关键在于,既要唤起和吸引人过剩的注意力,又要咬住它,消耗掉它。正如要摧毁一支大军,既不能让它连番胜利,反而招兵买马,也不能单纯把它打跑了事,这样敌军仍然存在。最好是敌进我退,诱敌深入,不断侧面游击,慢慢损耗掉它的兵力,最终使其化为乌有。
所以最好是一种让人比较有兴趣阅读的书,但又不会引起特别浓烈的兴趣,其中内容名目要繁多,关系要零散,而且稍有一些难度,每读一个部分就无形中消灭掉一些集中的清醒意识,最后实在支撑不住,自然会眼皮打架,合眼即睡。
从这个角度看,一些科普读物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以地质学、化学和生物学方面为佳。一方面,其知识庞杂而又细碎,令人不得不“分兵”去应对;另一方面,虽说是科普也不是毫无阅读障碍,仍然需要花费不少脑力去记忆和思索。我手头有几本什么《地球系统与演变》《元素家族》《普林斯顿恐龙图鉴》,都可谓催眠的神器。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对恐龙分类学之类那么感兴趣,也许历史读物更受欢迎。历史有许多精彩故事,足以让人有八卦的兴趣,但一般也不至于像小说中那样高潮迭起而悬念丛生。历史有现实性,但离现实社会还是比较遥远;历史又往往是多元而分散的,比如读《史记》,每个人的传记都相互独立,读编年史,一年中也有许多各不相干的大小事件。哪怕同一历史事件,其复杂多面也远不是历史影视剧中表现得那么简单。会涉及许多不熟悉的人名、地名、职官、器物……甚至语言本身也会成为阅读的障碍。不过最好不要读自己非常喜爱而掌握充分的历史,否则引起头脑中既有知识的共鸣,整个大脑开动起来,那就很危险了。好在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要找到不熟悉的历史应该很容易……
刚才说到语言,文言文固然好,但读外文书更有催眠的功效。当阅读时经常会遇到不认识的单词,而许多句子的语法往往也要仔细琢磨一番,足以令精神迅速疲乏而倒下。上面说到的许多书籍,有了外文的加持后,催你入眠的功效都可以增加十倍。当然,要起到这样的效果,外语固然不能好到母语的水平,但也不能差到连一句话都看不懂,水平总也得能比较轻松地读完一两页以上,所以为了睡好觉,多多学习外语吧!
(作者系学者、作家)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宝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