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视西方淡忘-南京大屠杀的中外学术研究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后,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30万以上。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均对日军在南京的暴行进行了审理与判决。201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制造的无数暴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是野蛮对文明的扼杀,是人类的一场浩劫。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都不应忘记。
除了建立各种各样的纪念馆,让历史看得见之外,关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学术研究,也是保存历史的最好方式之一。
作者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以“南京大屠杀”(Nanjing Massacre)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查找2000年至今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国内外学术研究,搜集研究数量、研究机构分布、学者资料、研究主题等相关信息并总结其特征与分布规律,分析近二十年南京大屠杀国内外研究状况。
平均每年发表238篇,2014年出现“高峰”
在知网搜索发现,近二十年间,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研究者们每年平均发表238篇论文,最高点出现在2015年,为693篇,2011年则仅有21篇。
过去二十年出现三个研究小高峰。
2004-2005年,文献从56篇增至262篇,翻了四倍多。2004年,《南京大屠杀》作者美籍华人张纯如在36岁时自杀离世。她用英文向世界讲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种种劫难,《南京大屠杀》出版后,在国际社会引起轰动,甚至扭转了国际社会对二战的认识,中国在二战中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在东方战场上起到的作用被重新估量。张纯如的去世在海内外学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也带动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
2011-2012年,研究成果从212篇增至434篇,时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2012年9月7日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日本政府对钓鱼岛进行“国有化”是“为了继续平稳安定地维持管理”,引发了“钓鱼岛事件”,严重挑战了中国的主权,中日关系降至冰点。中日关系的暂时性恶化也将学界的研究视角带到了历史上的中日关系,因此学界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同步增多。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4年12月13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首个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不仅激发学界对于南京大屠杀新一轮的研究热潮,更为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增添了一个新的维度。学界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从2013年的269篇增至2015年的693篇。2016年后研究降温,此后四年呈下降趋势。
高校研究数量多,研究机构集中于江苏省
统计发现,南京大屠杀研究发文数量排名前10名的机构中,以高校、纪念馆与档案馆、科研机构(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主。虽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年内发布文献数量居于榜首,但高校总体文献数量显著大于其它机构所发文献数量,可见高校是研究主力军。在发文数量排名前30的机构中,高校占比为66%。
发文数量排名第一的机构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高校中发文量列一、二的是南京师范大学与南京大学。
三所机构均位于南京市,具备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地缘优势。三所机构都大力支持南京大屠杀相关研究,纪念馆名下设有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和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与南京大学均设有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与研究中心。三所机构聚集在该领域的大量专家,如南京大学历史系张宪文教授同时任纪念馆馆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日本史学会荣誉会长汤重南出任纪念馆特邀研究员。纪念馆还设有专题期刊《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受到包括南京市档案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的支持。
研究机构分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档案馆与纪念馆地域分布集中,研究数量多的机构大多位于南京市,如纪念馆、江苏省档案局等机构。高校分布则较为广泛,南京市与北京市的高校占比较高,在发文数量排名前三位的机构中,有两所南京市高校。此外,上海、天津、安徽、广东、湖北等地高校南京大屠杀的相关研究数量也略高于国内其他地区。
南师、南大为研究重镇,发文与引用不完全匹配
排名前十的学者中多与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历史系渊源较深,如发文数量最高的两位学者朱成山、经盛鸿均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而张连红、孙宅巍、张生均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其中张生为现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他们的研究领域集中于中国近代史、中国民国史、抗日战争史等特定历史专题。
在发文量排名前十的学者中,排名第一的朱成山发表数几乎是位列第二的经盛鸿的两倍,是排名第五的张生的四倍。朱成山曾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现任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和江苏省近现代史学会副会长。从1992年到2014年,他为同胞“守灵”,为国家重任“守灵”,奔走四方,让纪念馆从南京走向世界,令悼念活动成为国家公祭。他是发表文献数量最多、最“高产”的作者,二十年内发表百余篇南京大屠杀相关文献,其作品以南京大屠杀与纪念馆为主题,多发布于纪念馆期刊《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与《人民日报》。
来自日本的学者笠原十九司,二十年间发表南京大屠杀相关论文8篇,坚持为还原历史大声呐喊,发文量位居所有学者第26位。他现任日本都留文科大学教授,是日本历史学界的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专家,著有多本有关南京的论著。笠原十九司曾于2016年11月1日,应江东门纪念馆邀请,以“日本政府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居心暴露于世——关于《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问题”为主题,进行了现场演讲。
文献引用量排名与发文量排名存在部分重合,但不完全匹配,比如发文量排名第二的经盛鸿引用量仍列第二,张连红、孙宅巍、张生等人引用量都较高,而发文量位居第一的朱成山引用量列第六。部分学者之前并未出现于发文量榜单上,比如排名第一的张宪文以627次引用量位列榜首,但仅发表14篇文献。排名第三、第四的黄顺铭、李红涛发文量较少,但单篇文献认可度高、传播广泛、引用量较大。
研究视角多,聚焦“集体与文化”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视角多,除了传统的历史研究外,研究还涵盖很多其它学科,包括教育、政治、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文学、新闻与传媒、社会学、宗教、法学等。
这些研究大都载于人文社科领域的期刊,其中专题类期刊发文占比较大,如《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年间发文近六百篇,发文密度大,频次高。其余期刊在研究领域上均对历史、人文、社科、军事等方面有所涉及,此外,档案类期刊因记录与留存需要,对南京大屠杀研究同样较多。
在这些研究中,关于“集体与文化”的讨论热烈。被引量最高的文献是燕海鸣发表于《中国图书评论》上的《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被引量为142次。下载量最高的文献《“耻化”叙事与文化创伤的建构:南京大屠杀纪念文章(1949-2012)的内容分析》下载量高达7488次,同时它也是被引量总排名第二的文献,被引量达116次,作者为李红涛与黄顺铭。
上述两文主题均围绕集体记忆展开。前者发表于2014年,以《人民日报》为研究载体,选取了三百余篇文章,回顾南京大屠杀在当代中国所遭遇的记忆和遗忘的曲折历程,分析南京大屠杀作为一种文化创伤的构建缘由与过程。后者发表于2009年,将南京大屠杀看作特定历史事件并将其作为切入点,探讨当今集体记忆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国外20年研究总量不足中国1年发文量的1/2
在Web of Science收录的所有数据库中,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文献与中国知网的文献有所重复,所以我们将此数据库从检索条件中移除。通过此种检索方式,得到91条检索结果。
与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相比,外文世界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数量小很多,大部分研究来源于中国、美国和日本。当中,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文献语种韩语名列第二,仅次于英语。
当然,不排除有很多国外的研究,因语言和其他一些原因,并没有被Web of Science收入,限于检索条件,只能管中窥豹。
英语世界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数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过去20年的所有发文比中国在2020年发表的数量还要少,在2004-2006年的三年间,研究发文量甚至为零篇。不过,在近五年,Web of Science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发文量呈上升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Web of Science被引量排名前三的五篇文献中,有三篇均围绕“黑色旅游”(dark tourism)展开。三个研究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及游客心态为研究对象,分别探索了人们内心的紧张感与过往经历对他们重游黑色旅游地意愿的影响,面对黑色旅游地时人们内心的紧张感与拜访意愿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人们不愿意拜访黑色旅游地的原因。除此之外,影视艺术以及国际关系也是Web of Science平台高引文献涵盖的主题。相较而言,中国知网的高引文献更多聚焦集体记忆以及与大屠杀相关作品的文本分析,而以“黑色旅游”为主题的研究并不多。
作者
邵婧涵 南京大学商学院2019级本科生
潘筱楠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
糜文清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
徐蕾洁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
龙 盼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
指导老师
白净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