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非遗”视野下北京地区的高跷秧歌

2020-12-10

2011年“北京庙会台湾行”学明艺术团五斗斋高跷秧歌表演 摄影 田学明

秧歌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秧歌广义包含秧歌戏和秧歌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演形式,据说北京地区的秧歌戏最早是在海淀温泉一带出现,作为舞台表演的一种。高跷秧歌会是一种高度定型、有着悠久历史和严格会规的组织在清代中期以后才发展和定型,过去为宗教信仰“朝顶进香”,也就是庙会而设。现如今,北京市级非遗民间舞蹈有两支高跷秧歌会,分别是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和西北旺高跷秧歌,聚焦这两支高跷秧歌老会的历史与现状,引发我们对非遗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高跷秧歌老会的昔日辉煌

五斗斋高跷秧歌诞生在老北京的肇始之地宣武区大栅栏,“五斗斋”原为大栅栏地区的一条街巷的名称,今在佘家胡同内,历史上这里不仅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还有比较集中的娱乐场所和众多的民间花会活动。因该花会的创始人居住在五斗斋,故取名五斗斋高跷秧歌。五斗斋高跷秧歌会原称“万寿无疆、随意乐善、太平歌唱秧歌老会”,起会于清乾隆年间(约1736年至1796年间),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五斗斋的高跷秧歌在为慈禧六十岁祝寿表演时,慈禧对秧歌中“小头行”的表演十分赞赏,特赐“太子冠”取代原本的“孩儿发”,并从此名声大振。延至清末,由艺人宝三、项六、焦文汉为会头,参加过各种庙会活动。及至军阀混战时期,花会活动处于低潮,至民国二十几年后又逐渐兴旺。建国初,该会会头李贵金去了新疆,行前把道具行头变卖一空,花会活动中止。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由宣武区大栅栏街道杨梅竹斜街的龙华刻字铺、德胜轩茶馆、双顺永麻刀铺、忠信自行车铺等四家商号发起,请苏宝泉(1923年-2004年)、任丰瑞(1926年-1998年)等传授秧歌技艺,继承了原秧歌老会的传统,重新置办行头道具,成立起一档新会,会名为:“华德永信、合街公议、太平歌唱秧歌会”。1978年后,由会头任丰瑞、张全增、王敬贤等人组织恢复起秧歌会,取名为“宣武区职工业余高跷队”。

五斗斋高跷秧歌是文跷,极具京味儿的特色。表演特色首先以唱为主,唱腔丰富,运用京腔大韵,声音高亢婉转,锣鼓点独特,形式多样。唱词的内容多是劝人学好行善,或是神话传说,即兴作词,借景生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秧歌会最早有十个角色,有大头行、小头行、武扇、文扇、樵夫、二锣、丑鼓、俊鼓、渔翁十个角色,人物装扮是《水浒》中的各色人物,如大头行是武松装扮,小头行是燕青打扮,武扇是是施恩打扮,二锣为孙二娘打扮等,演出突出请逗十相,由武扇轮番请十个角色出场表演,各俱特色,有唱有演,诙谐幽默。五斗斋高跷秧歌除了踩跷之外还有地阵表演,其中地蹦子是一大特色,在大头行的指挥下进行各种队型和表演变化以及锣和鼓点的变换。

北京城还有素有“天下第一会”美誉,曾受封皇会的西北旺高跷秧歌。西北旺万寿无疆万寿秧歌成立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传承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相传村民郝大筲向关老爷发愿而承起。光绪二十四年(1898)承差颐和园,受封皇会,此后又传承八代,目前会众五十余人,御赐的龙旗至今保存,在北京各会档中十分罕见。这档高跷会也属于文跷,共有十二个角色,据传他们分别由十二个精灵转化而成。秧歌特色是以扭、逗、走阵图、摆山子等表演动作为主,间以展现一些个人技巧。西北旺高跷的表演形式可分为走街、大场、小场三种表演形式,表演时给人以人文静、优雅、和谐之感。该会现存秧歌唱曲五十余首,曲调高亢,腔韵悠长,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五斗斋高跷秧歌和西北旺高跷秧歌都发源于北京城,都以文跷著称,在民间均有200多年辉煌的历史,都曾受到过皇家的赞赏,五斗斋在慈禧掌权时名声大震,西北旺高跷秧歌还受封皇会。这两个极具代表性的高跷秧歌不仅具有高跷秧歌的普遍特征,在历史上都以演唱秧歌唱词唱段为主要内容,各角色的唱、念、做、打无所不包,如同一幕幕民间小戏,表演题材广泛表现世俗阶层生活、忠贞豪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传说故事、历史典故、民间风物等诸多方面,而且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娱乐形式的多样化,两者的发展现状都不容乐观。

高跷秧歌的传承现状

两个秧歌会作为北京市级非遗高跷秧歌,“非遗”后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都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都面临这以下问题。

高跷秧歌在当代不适应年轻人的喜好,无法作为兴趣爱好而广泛传播。在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冲击下,大多数年轻人对传统的高跷秧歌失去了兴趣。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很多家长内心喜爱但却害怕孩子因为练习高跷受伤,觉得高跷是一项危险的活动,所以很少有儿童学习高跷。高跷演唱和表演技艺无法传承的问题随着老艺人年龄的增长,显得越发突出。高跷秧歌扮相也没有舞台化的精致与美观,年轻人觉得很不好看,也不愿意去学习。

口传心授的高跷唱功基本失传。北京地区高跷秧歌演唱的普遍特色为高腔,该腔高亢激越,表演时只用打击乐器伴奏,唱曲内容通过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宣传的忠、孝、节、义等,具有很好的学习和教育意义。但是,秧歌唱腔的表演需要的是经验,有些完全是口传心授,由于其唱法难以学习、节奏缓慢而不被现在的年轻人接受,导致秧歌唱曲也濒临失传。

面临着保护与创新的发展瓶颈。北京学明艺术团作为五斗斋高跷传承团队,在2004年和张全增老人举行了拜师学艺,艺术团组织了七名有功底学员参加学习。当时,张全增老人年事已高,学员们根据口述,学习秧歌的技巧、摆阵和角色表演,实际掌握学习的表演已经和原汁原味有了很大的变化。由此看来,由于人们欣赏审美的变化,现如今的高跷秧歌的传承已经无法恢复当年花会的盛况,不知不觉中,高跷秧歌在表演上都已经弱化了传统的唱念和表演程式,五斗斋高跷秧歌已经光舞不唱了,而是增加了舞蹈表演的性质。西北旺高跷的秧歌唱曲目前大多年轻人都听不懂,现传承也淡化了演唱,只有在妙峰山进香时才群唱一曲“小五佛”。

高跷秧歌传承弱化了历史的民俗功能性。随着城市的商业化的进程和乡镇街区功能的变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五斗斋高跷秧歌现面临无活动场地及后继无人等问题。海淀区的西北旺村的高跷秧歌是以村落活动为载体,秧歌会因本村的关帝庙而兴起,数百年来一直保持着围绕关帝庙的踩街活动,目前会中成员以五十岁以上的居多,三十岁以下的寥寥几人。近年来由于村落搬迁,占地转居等,原有的文化空间发生了很大变迁。村民们虽将庙宇修缮一新,但由于一些政策、机制的原因,关帝庙一直未能重新开放。如此,高跷秧歌的活动就被简化成居民小区前马路上的表演,而会中原有的参驾、进香、踩街的传统仪式被逐渐遗忘,目前所见的只有广场上的高跷技巧表演了。

高跷秧歌的保护与发展前景

五斗斋高跷秧歌自2005年申遗成功后,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原宣武区文化馆、北京学明艺术团共同制定了三年保护方案,通过从文字档案、影像音像资料的整理,集中保护五斗斋高跷秧歌的相关资料,为传授技艺工作的不断深入奠定坚实的基础。宣武区文化馆和大栅栏街道积极提供演出市场,尽量为五斗斋高跷秧歌传播提供展示的平台。通过利用媒体开辟宣传渠道,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传播。学明艺术团也积极协调中小学校,开辟第二课堂传承高跷秧歌,来提高中小学生对传统民间文化的认知与兴趣,弘扬北京非遗舞蹈文化。在三年里,通过政府的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北京学明艺术团用自己的队伍积极复原五斗斋高跷秧歌,五斗斋高跷秧歌是以唱为主的文跷表演形式,而这一部分是通过口传身授最难掌握和学习完成的部分,年轻演员无法掌握演唱的技巧,田老师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他在传承中大胆创新,在演出中有意增加了技巧、摆阵和舞蹈的部分,弱化了原来边舞边唱的艺术形式。学明艺术团在申遗后的三年中,曾出访过埃及、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并在奥运系列演出中亮相。而现如今,学明艺术团的高跷秧歌队伍已经没有了传承人,演出队伍也没有了,田老师与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的老师进行沟通,希望可以与学校合作进行舞台创作实践,将五斗斋高跷秧歌的历史与价值通过舞台剧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让高跷秧歌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曾经高跷秧歌的历史盛世,用一种更为精致的舞台装扮和戏剧表演形式来进行演绎,在传承中创新与传播,把这个“绝活”变成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来传播。

西北旺高跷秧歌也在申遗后,现对历史资料、高跷技艺进行了整理和挖掘。在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师生的关注下,现已对高跷秧歌会的历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调查,对于高跷技艺和秧歌唱法开始进行记录、绘图、录音和图片拍摄,组织编写了西北旺高跷秧歌的专著。为了将这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高跷会与附近的中小学联系,试将高跷列为体育课内容。如今,西北旺高跷秧歌的传承已经打破了家族、村落和地域的界限,海淀区拟将妙儿山以关帝庙为中心的周边地带建成一个传统文化的传播、教育、活动基地,进行合理规划,修建街边公园或文化广场,建成了一个包括高跷秧歌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活态保护基地,营造新的社区文化空间,希望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亲密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

保护借鉴和展望

为了解决高跷秧歌技艺传承的问题,开辟新的高跷技艺的传承空间。各区政府非遗管理部门和传承人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尽量缓解场地和资金问题。但是,群众影响力和发展后继力量仍是难题。说起高跷秧歌成功的案例,当属婺源高跷秧歌艺术团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当年,婺源从东北聘请了专业的高跷秧歌队伍到婺源演出,引起了当地群众的极大兴趣,青少年纷纷开始学踩高跷、扭秧歌。后来,当地还高薪聘请了十几位高跷艺人到婺源进行驻点式带徒传授高跷秧歌表演技艺,经过近半年的免费培训,有从6岁到60岁近千人的人群都踊跃参加学习,婺源高跷秧歌艺术团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特色,至今仍活跃在市场。

高跷舞蹈是一种重要的民间舞蹈艺术,将这种传统艺术活动的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对促进对弘扬京味文化,促进全民健身、丰富民众生活、营造社区公共文化空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跷秧歌要想获得发展,需要将艺术融入生活,使之适应当代人们的审美趣味,实现其表演价值。比如,在中国达人秀上非常受欢迎的秧歌队伍就是融合了现代舞的表演,契合了年轻人的审美心理,使得年轻人愿意学习和欣赏。此外,高跷秧歌如何在众多娱乐民间艺术中脱颖而出,除了保留其独树一帜的技术和风格外,专业演出团体的演出与宣传,以及高校、科研机构的学术关注与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传承力量,只有社会各层面的力量形成一种合力能够为其在群众中再次普及和复兴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

本项目基金:2019年度北京学研究基地开放课题“北京五斗斋高跷秧歌传承人口述史研究”部分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BJXJD-KT2019-YB05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