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尾巴,还会奏乐,阳江这只风筝被评为“世界十绝风筝”之一
阳江是中国风筝之乡,放飞风筝习俗已有1400多年历史,阳江风筝是中国风筝“南鹞北鸢”中“南鹞”的典型代表,久负盛名的“灵芝”风筝,被评为“世界十绝风筝”之一,它是目前国内唯一存世的带完整筝鸣器(藤弓)的板子类风筝,顶端的藤弓,能在空中迎风发出颇像乐器古筝被弹奏而发出的美炒乐音,音随风变。据说,当这只没有尾巴的风筝高耸入云时,不见其影,但闻其音。
“南鹞北鸢”,阳江之旅第一站必须去阳江风筝馆。来到风筝之乡,才第一次真正地对这个童年的玩伴有了深入的了解,风筝馆里展示了各种各样色彩鲜艳的美丽风筝,主要以花、草、瓜、果、菜、鸟、鱼、兽等动物和以神话、传说、典故、戏曲、小说等人物为主题,形象生动、神形兼备,充满浓郁的田园氛围与生活气息,极具岭南特色。小时候用报纸糊上竹篾拖着长长尾巴的“土”风筝跟阳江这些精雕细琢的风筝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阳江风筝不仅不需要尾巴,而且色彩艳丽,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甚是夺目。
这些都是阳江风筝传承人、民间艺术家所做,仔细观察会发现,阳江风筝特点是讲究对称,形状灵感多来源于生活和神话传说。阳江“放鹞”始于邑民自发的“重阳登高”、“辟邪祈福”的习俗,阳江人民将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幸福安康等美好、吉祥的意愿,寄情于高飞的风筝,并逐渐演变为“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拼搏向上、锲而不舍、团结合作”的风筝文化精髓和人文精神。1400多年来,阳江人将对生活的期待寄托在风筝上,脚踏实地,仰望天空,双手就能够到梦想的美好生活。
来到阳江,看风筝不过瘾,体验一把做风筝、放风筝才够酷。
在风筝馆跟着阳江风筝制作技艺代表人之一梁师傅和他的徒弟学做最简单的风筝,仅是“破竹”这第一步就让我们一行人深刻感受到做风筝是门技术活,初学的人很容易会伤到手,风筝师傅的手长年累月打磨风筝逐渐磨出了老茧。当被问到为什么做风筝时,一句简单的“因为喜欢”令人动容,从他们沉浸的眼神和熟练的姿态可以感受到他们是真的喜欢。师傅说他9岁就开始做风筝了,到现在已经做风筝做了几十年,阳江人对风筝的热爱,与阳江深厚、浓郁的风筝文化氛围息息相关,一代又一代的阳江人对风筝技艺的传承和创新,造就了一个色彩斑斓的风筝世界,点亮了平淡生活的天空,奔跑便雀跃,抬头便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