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现场|看疫情后艺术教育与变化,百余高校集结艺术设计教博会

Image 2020-12-08

12月5日至12月11日,第二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FutureLab, 以下简称教博会)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A馆和B1馆举办。本届教博会由展览、论坛、工作坊等五大板块组成,展现国内外百余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教学实践与创作作品,从中也能看到疫情后艺术教育的变化。

受到疫情的影响,今年不少艺术院校的毕业展不得不移步线上,但对于师生而言,这样的限制似乎激发出了更多的可能。

爱丁堡艺术学院展位,《关键数字经济》,第二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现场,2020

在西岸艺术中心,各所高校带来了一系列主题与风格各异的展览,在呈现校内师生教学与创作成果的同时,对社会、文化、经济、科学等领域的议题展开探讨。不到一个月前,这里举办了第七届西岸博览会,不同于当时画廊与藏家之间热烈交流的氛围,如今这里更多地展现出青年一代如何以艺术和设计作为工具,对个人生活以及社会现状进行表达和反思,并对未来展开构想。和美术馆展览以及艺博会相比,教博会试图让人们了解国内外艺术院校的面貌,从另一个角度来讨论艺术。

受到疫情的影响,今年不少艺术院校的毕业展不得不移步线上,但对于师生而言,这样的限制似乎激发出了更多的可能。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将“云端毕业展”搬到了实体展场,以“2.5D”长廊的形式,展示学生如何在虚拟展区进行自主布展,同时,六个“盒子”分别呈现不同专业的学生作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位,《生·动》,第二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现场,2020

中央美术学院带来了展览“创新从课堂开始”,其中,雕塑专业的师生把展厅作为“流动的课堂”,他们用粉笔在一块黑板上写下了“课程表”,学生化身为教育者,以上课的方式来介绍他们的研究课题。在这个具有视觉颠覆性的空间中,央美的师生试图探讨“平等”的教育如何展开。

中央美术学院展位,《创新从课堂开始》,第二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现场,2020

清华美院和央美以各自的方式让人看到当下美术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正在发生转变,与此同时,不少高校展览都探讨了面向未来的艺术。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为例,展览“未来书写”呈现了开放媒体系的创作成果,从这些作品中,投射出一个正在“逼近”的未来:网络时代的身份议题、技术社会里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并存,对于这些创作者而言,“未来”是当下的轨迹延展、创作印痕和共同记忆。

中国美术学院展位,《未來书写:姚大鈞 + Open Media Lab》,第二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现场,2020

在一批设计类院校呈现的展览中,“未来”以另一种方式出现。疫情让他们意识到,面对未来的冲突挑战,需要更为迫切的解决方案。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的展览“直面‘冲突’的未来设计探索”中,园林专业师生将空间与视觉、声音、气味体验相融合,展示合理设计的景观对人的疗愈作用。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则以“MAD WOOD”展览展现木材的柔韧性,并以兼具造型和实用功能的一系列板凳设计让人看到未来居家生活的可能。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带来了一系列的文创产品,“从作品创作、品牌创建到公司运营,学生能够完整参与整个过程,突破了原来教学碎片化的问题。”该学院视觉传达专业负责人陈文皓介绍道。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展位,《MAD WOOD》,第二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现场,2020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教博会特别开设“海内外应届中国毕业生展”,展示学生的毕业创作实体作品,弥补他们此前只能在网上虚拟呈现毕业作品的遗憾。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的程飒带来作品《残》,以战争中房子烧毁后的废墟为灵感,思考战争对于生活在和平时代的人来说留下了什么。“这件作品我先前在英国已经完成了大部分,但由于疫情的原因没有办法运输回来,只好在回国之后全部重新创作。”程飒在谈到创作过程时说道,“好在学校在线上教学系统也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我们和导师也有非常频繁的沟通。”

【海内外应届中国毕业生展】程飒,《残 No.2》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第二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现场,2020

在本届教博会中,位于西岸艺术中心的B1馆主要呈现了以国外艺术和设计院校为单位所策划的一系列展览,其中包括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等,从中可以看出国内外艺术教育的一些差异。

柏林艺术大学展位,《永远不要锁定一个正在运行的格网》,第二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现场,2020

【海内外应届中国毕业生展】李令书,服装设计系列《Bon Appe ti》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第二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现场,2020

【海内外应届中国毕业生展】个人部分,第二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现场,2020

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艺术实践绘画系的硕士毕业生黄征将日记以平铺的形式画在白纸上,每天填补一点点空白,最终用半年的时间构建了一个属于她自己的“宇宙”,梦境与现实在此杂糅,线条所勾勒的结构最终构成了一个“循环”。无论是创作方式还是风格,你很难对她的作品下定义,这与她的教育背景不无关系。黄征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她的创作基于自学,而到了国外,她发现这种自发式的探索和学校的教学模式是相通的。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沈晨钰也表示,不同于国内本科时期老师尽心地灌输知识,在皇艺全靠自学,需要学生自己去发掘到底想要做什么,去挑战既定的规则和认知。

展览现场 黄征作品

此外,教博会的论坛板块将在展期内举行全球院长峰会,并围绕“艺术与设计教育中的自由与控制”“艺术智能和乡村振兴”等主题展开论坛;工作坊板块则将通过多场线上、线下工作坊、实验课堂等形式的活动,为更多的观众带来互动交流的机会。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