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huo”了的背后是什么?
非遗国潮正流行,千年传承真的火了。
春秋时期便普及的苏绣,绣进了小小的手表表盘;歌手阿朵带着土家族乐器“打溜子”从热门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出圈;新浪微博#遇见非遗#话题阅读量达18.1亿;据快手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平台每3秒就诞生1条与非遗文化相关的视频……在时光里蒙了些许微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们正被放置于人群中央精心擦拭,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据我国首份常态化《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8—2019]》显示,2018年中国非遗产业规模保守估计为1.4万亿元。
不止在国内大火,非遗的影响力也已扩展到国际。
日前,为庆祝《哈利波特》系列电影诞生20周年,华纳兄弟影业携英国驻华大使馆,发布了由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用不同技艺制作、重现魔法场景的视频;藏羌织绣传承人杨华珍与植村秀、星巴克等国际品牌合作,为产品量身定做设计……中国非遗的国际认可度可见一斑。
火,是因为非遗“活”了。
从上述提到的种种事例中,清晰可见的是非遗的“活”与自身的“产业化”发展息息相关。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产业化”点燃了非遗呢?
从内到外的产品创新
首先,抛开各类外因,产业发展的核心自然是产品、内容本身。众多的非遗项目正式在产品、内容上进行了多样的时代性创新。
·钻研技术、创新工艺
一得阁去年新研制出了附着力超强的金墨,“我们的金墨刚掉到桌子上,都很难把它擦掉。它不是强胶制作的那种效果,还是有我们的保密配方。”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传承人封凯告诉记者。
德州梁子黑陶文化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黑陶制作工艺的创新,其销售副总监张纬梁介绍道:“传统的黑陶制作工艺,部分是在烧制之前先做镂空雕花。但我们是在烧制之后再拿钢刀在陶体很硬的表面上做雕刻,刻字、刻画,这个难度就大了很多。这是我们的一个很典型的创新。”
·结合时代特色 创新作品内容
南通杖头木偶戏传承人朱亚云告诉记者:“木偶戏以前是以传统的一些京剧、样本戏为主的。但是现在的木偶戏走出国门,跟现代生活相结合,比如说会做一些小学生的课本剧,这就比较有教育意义了。”
南通杖头木偶戏谈冕摄
·围绕项目内核 拓展载体类型
例如,苏绣绣进表盘;鹤年堂近年来依托鹤年堂中医养生文化,根据现代人的体质,新研发了养生茶、面膜、眼贴等等;太平泥叫叫从泥塑玩具拓展成陶器,做文具、花器等等……
这其中,跨界联名、IP授权等则是更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方式。泸州老窖推出同名品牌香水;特步与京绣传承人于美英合作推出天乘系列产品;一得阁墨汁和冰块冻物文创联名推出“熊猫墨”。
体系化、链条化的产业经营
在多年的经营、探索中,一些成熟的企业已建立起完善的经销体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一些拥有突出代表性非遗项目的区域则将非遗作为区域核心产业,进行全产业链的打造、建设。
·成熟企业建立完善经销体系
2013年开始,北京一得阁墨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起了全国经销体系,进一步优化供应链,减少物流成本,扩展推广渠道。
德州梁子黑陶文化有限公司则是经过19年的品牌积累与运作,形成以企业的形式传承黑陶文化的模式,企业结构与规模都已成熟,据张纬梁介绍,目前企业总人数超过100人,厂部制作的师傅大约是60多人,一线的销售和运营团队是40多人。
·区域统筹全产业链发展
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围绕产业链大力建设“苏绣小镇”,打造出1700余米的绣品街、占地8000平方米的中国刺绣艺术馆和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的刺绣艺术展示中心,形成了“一街、一馆、一中心”的产业集群优势。其中以定向培养创新型刺绣人才为目的苏州工艺美院织绣班,是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聚力推进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同时也在大力发展文旅融合项目,如正在试营业的苏绣主题沉浸式线下体验店“新集”。
国家引领非遗线上营销推广
受疫情影响,“线上”成为2020年的一大关键词。一整年里,从文化和旅游部到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从各大文化和旅游领域博览会到各大网络平台,非遗的线上直播推广、销售都是主办方的“顶流”项目,如今更是从新兴热点变为常态化项目。
疫情期间,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了“云游非遗”线上推广活动,与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联合包含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抖音、快手、哔哩哔哩、酷狗、微博在内的八大网络平台联动,集中展播各类优秀非遗影像资源,网络联动,线上呈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融入当代生活。
同时,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会同商务部流通发展司、电子商务司,国务院扶贫办,组织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拼多多、美团、快手、东家等8个网络平台联合举办“非遗购物节”。据不完全统计,此次“非遗购物节”全国各地共举办3700多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有近6500家店铺参加“非遗购物节”,非遗产品种类8万多种,涉及各级非遗项目约4500项。瓷器品牌景德镇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6594.32%。
非遗+旅游 融合并进
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非遗与旅游的融合恰逢其时。演艺性质和具有体验性质的非遗项目与旅游融合,既可基于全国范围的游客扩大非遗项目的受众面,从地方走向全国,也可以增添旅游景区或项目的文化内涵,增强旅游品质、口碑和游客黏性。
·非遗项目进景区
太平泥叫叫在镇江西津渡景区有一个传承点,是传统的前店后厂的模式,常年接待亲子游、研学游团体,包括国外的游学团。“我们就是探索把非遗融入到景区里,让更多人能看到和体验。”太平泥叫叫传承人周宝康说。
南通杖头木偶戏传承人朱亚云告诉记者,“我们在无锡影视城有一个定点表演场所。每一场看的人都很多,因为会有互动,能够调动起观众的积极性,观众都很感兴趣。”
·非遗项目成景点
成为景点的非遗项目大都具有工业旅游的性质。玉祁双套酒酿造技艺非遗传承人嵇伟说:“我们酒厂现在就是旅游景区,大人、小朋友都会到我们厂里参观。可以现场体验酿酒,也可以品尝。”
·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 以生活为旅游
在非遗与旅游融合的项目中,有一个特别的项目——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近年来我国文化领域的一个创新,从文化发展的规律出发,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由点到面,用整体性、系统性思维,提高文化治理能力,既注重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和活态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地实施保护,也保护其得以孕育、滋养的环境。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要求,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机构应当依托区域内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资源,开展文化观光游、文化体验游、文化休闲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
文化生态保护区着眼“文化”,却更是当地百姓的“生活”。在青海黄南州热贡艺术之乡,一进村子就能听到叮叮当当的石刻敲击声,围坐在一起工作的有年迈的妇女,也有年壮的小伙,还有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虽然技艺有高低,但能让每个艺人有了收入来源,有了生存发展的基础。
专业传承与课余研学共生
事实上,在产业化之外,非遗的多态传承模式也对提升非遗项目传承的质量、现代化程度起着重大影响,这也为非遗的活化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动力。
·专业传承年轻化、高要求
周宝康认为,非遗传承如果没有年轻人的参与,就没有年轻人喜欢的作品。他对非遗传承有着非常冷静、清醒的认识,“我收学生是有要求的,一定要是高校美术相关专业的。我的学生有中国美术学院的,有南京艺术学院的。因为文化决定非遗项目的眼界高低和未来。如果只是在技能上走,我觉得不会走太远。”
90后绣娘府烨程便是综合了家族传承和专业院校学习的新一代苏绣传承人,“因为我们有学过美术的颜色,所以感觉会比普通的绣娘进步更快。可能普通的绣娘要五年学会的东西,你一年就学会了,在色彩运用、思维创新上都更加得心应手。”
·非遗进校园 扩大影响力
目前,非遗进校园活动内涵不断拓展、覆盖面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东阳竹编传承人蔡红光说:“我们东阳现在好像所有的小学都有社团课,我们就会在社团课上教他们编竹编。今年暑假,非遗中心还开了暑假的公益课,我们都开展公益课,让小朋友们不要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而是大家都来一起做手工。”
诚然,非遗已活/火,但在这些繁花似锦的背后,诸多难点与困境仍待关注、解决。
线上传播、销售果真是万能灵药吗?
各大网络平台的数据都显示出非遗上线后传播效果显著、销售成绩喜人、非遗传承人收税水平普遍上升。
但我们能够刚看到的都是非遗的整体情况和其中表现突出的非遗项目,更多的项目其实就像隐藏在海面下的巨大冰山,我们难以关注到。
德州梁子黑陶从去年开始发力线上,尝试进行直播。但是直播带货效果甚微,张纬梁:“因为像艺术品、工艺品这种非遗制品,在线下看到实物跟线上通过手机看照片的质感还是不太一样的。所以说,怎么样能够更好地利用线上或者直播这些新的带货形式,把我们的文化和作品真正推广开,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对于黑陶这样的立体雕刻工艺品,线上宣传事实上是将立体的物品平面化,3D变2D,效果自然大大下降,工艺的精妙也难以直观传达给网友。但就这方面来说,VR技术与产品的深度普及或是可以增强其线上传播效果。
然,VR也同样不是解决线上困境的万能灵药,不同的项目须得在自身亮点的基础上思考出最佳的线上呈现与推广方式。
万能灵药从不存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仍是不变真理。
有了市场,手工类非遗如何平衡供需?
日前,一家少数民族手工工艺的非遗工坊在网红博主的宣传下小火了一番,网络订单数激增。但几天后,网红博主便又发出一条消息,告知大家,因工坊库存不够,部分发货会延迟。
此事并非个例,东阳竹编传承人蔡红光说:“目前最困扰的还是,有订单没人做。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市场需求其实是很大的。比如竹编的酱油套,放在家里既实用又环保,大家都喜欢。可是问题就是没人做。”
这其中其实不止是供需平衡问题,手工类非遗也面临着难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销的问题。一方面,真正投入非遗手工技艺的人仍是少数;另一方面,出于对品质的负责,也无法用机器生产完全代替手工生产。
但手工与机器相结合也并非是一条死路。筛选出非遗技艺的核心工艺,保持手工制作,其他可量化生产的部分视情况选用机器生产,也存在一定可行性。此外,也仍需加大对非遗项目的宣传、扶持力度,影响更多人进入非遗行业,扩展行业规模。
当非遗一直被蹭热度,谁来保护非遗的知识产权?
非遗火了,各式各样的“蹭热度”自是无法避免。有内容、有尊重的蹭热度不是坏事,有助于非遗项目的宣传推广,但投机式的的蹭热度实不可取。
太平泥叫叫传承人周宝康告诉记者:“非遗项目应不应该有知识产权?现在一些高校会选择非遗项目做研究课题,有的老师很好,会直接跟我说一起做;有的就很狭隘,可能到店里买几样东西,回去就自己做,报课题,就拿奖了,但做出来的东西不伦不类,变成另一个样子。”
在周宝康看来,非遗项目本身是先祖传承下来的,是大家共有的,但是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色,每一个传承人都有他自己创造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应该拥有知识产权,受到保护的。
知识产权的问题事实上不只是非遗一个领域的问题,目前大多数行业都面临同样的情况。根源还是在于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仍不够强。一方面,侵权者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另一方面,维权者相关法律知识的欠缺和知识产权保障途径的不足,都使得维权者难以追责。
尽管近年来知识产权网络维权事件越来越多,相关部门也不断加强非遗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探索,促进非遗保护工作和现有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相衔接,提高传承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但从具有针对性的保护体系的完善、工作流程的明晰、维权途径的普及等等方面来看,非遗知识产权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无论如何,非遗火了,已是不争事实,只愿困境受关注、得解决,这些祖传的宝贝们可以光芒日盛。
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