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黄洲胜:用“于体”书法书写“七言绝句”相看两不厌

2020-12-01

近日,闲暇时光,拜访于右任嫡传弟子黄洲胜老师,发现他也不断的在临帖、在琢磨、在学习,与之交谈,感觉他没有把自己当作什么大家,反而更像一位小学生,虽然他为人之师久矣,严谨治学的态度,让人敬佩。

黄洲胜,陕西清涧人,著名教育家、书法家黄军胜之胞弟,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西安华夏平安书画院副院长,古莘书画院北京分院副院长,三秦文化网特约书法家,西北大学国际商学院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艺术导师,于右任于体标准化书法传播者。

黄洲胜老师的书法,是以独创的“汉字楷书草化计算设计”为核心的释草、写草新体系。即:“笔变线,长变短、再变点。交叉照写,接头拐弯。宀头无左、方口作伴。同形组连,曲拐不变。连省借捷做指南,四周全势字内从简,特定法则流程推演“构成文字的所有技巧都被融会到这57个字里,横、竖、撇、捺都没有了完整的起、行、收动作,从而形成了一门独立学科的科学框架。

黄洲胜的起笔,包括两种:一种是独立起笔,起笔用笔较重,动作清晰庄重,丰富而完整,还有藏、露;另一种是顺势起笔,顺势起笔用笔较轻,衔接得自然完整。

黄洲胜老师的行笔变化多样,宽窄变化、厚薄变化、流涩变化、慢速能涩、曲直变化自然而有根据。

黄洲胜老师能够把收笔做得富于形态、富于神采的表现能力。他的收笔有两大特点:一是露锋收笔,要做到露而不“漏”;二是藏锋收笔,有顿挫和回还动作,且都能做到兼顾点画形态,目的是使笔画更加完整而厚重。

黄洲胜老师的折笔,是不改变执笔方式,直接改变行笔方向的折法;行笔至折笔位置,调整执笔方式、调整笔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耐得住寂寞,勤奋好学,作为书法家,同样是值得借鉴的。没有付出,想通过走捷径,投机取巧取得成功,注定是不会长久的。

近日他又玩味起七言绝句了,并感慨万千,古人能用28个汉字,道尽人间喜怒哀乐,艺术水平和艺术魅力无与伦比。他说,最近想把中小学语文课本上精选出来的七言绝句写一遍,我说,然。

七言绝句是汉族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七言绝句的格律分两大类,合四种句式:正格平起式两种:平起平收,首句押韵;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偏格仄起式两种:仄起平收,首句押韵。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七言绝句有四种基本句式,一般而言,第一二四句平声同韵;第三句仄声不同韵。第二四句倒数第三字通常为仄音;整首诗的意境高,文辞雅,寓意深。

七言绝句书法作品: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