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景德镇把烧陶瓷的砖窑变成了博物馆,去过的人都赖着不走

2020-11-26

外壳用心,会影响到内核的方方面面。拥有一个经典的建筑设计,博物馆的未来建设就成功了一半。

9月刚开放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就把博物馆本身做成了一件大型展览作品,在建筑设计上代表了中国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一个新蜕变。

01“根源”

/独一无二的城市基因/

御窑博物馆的外形以瓷窑为原型,以旧窑砖混合新砖为材料,设计了8个大小不一、长短不一、两头透风的双曲面拱券结构。

拱券贯通上下两层。浮在地表的上半截宛若一个个正在运转的当地瓷窑。

位于地下的下半截则隐藏着展厅、报告厅、明代瓷窑遗址、翠竹、灰空间等多种元素。

这些设计来源于该博物馆设计师朱锫对景德镇城市根源的考量。

朱锫认为,“建筑的形式要有根源性,包括它的材料,建筑的最终诉求。根源性实际上是一种气候、一种自然环境的根源,但它同时也映射了当地人生存的智慧、生活方式。”

通过在街边闲逛,朱锫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

当地人冬天会去砖窑取暖,夏天会在砖窑纳凉。砖窑不仅是他们的工作空间,更是他们的生活空间。

当地人建造双曲面拱券,不用脚手架,完全依靠人的手指,将拱券从一个两维的平面逐渐形成一个双曲面,从而建成一个不同于罗马式的独特东方拱券。

窑炉上的砖在达到一定生命周期蓄热性能衰减后,会从窑炉上替换下来,搭配少许新砖形成独特的外立面纹理,用于建造民居。

“新老砖交替”就成为了景德镇盖房子的一个传统,一种生存智慧。

这些有趣的发现让朱锫逐渐领会到,“景德镇的根源,就是窑、瓷、人,即柴窑、作坊和居住三位一体的空间布局。”

综合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的根源,朱锫做出了独特的设计。

第一,考虑湿热夏季的气候根源,进行了地上层南北向通风设计、地下层垂直式通风设计;

第二,考虑与砖窑紧密贴合的生活方式根源,设计了瓷窑经典外观、双曲面东方拱券、旧窑砖新砖混色的外立面肌理。

以城市根源为灵感设计的博物馆,自然就多了一分亲和感,很快就与周边建筑凝成一片,让当地人进博物馆就像进自己从小待到大的瓷窑一样亲切。

02“松弛”

/弛而不散、形散神聚/

多个大小不一、体量各异的线状砖拱布局,沿南北长向布置,若即若离,有实有虚。

固定展览借助于一个密闭的水平上下环路完成,两个临时展厅可以任意、同时或分别并入环路,融入整体展览,也可借助于独立的出入口独立存在。

不规矩、不拥挤的松弛感,营造出一种轻松、偶然、手工、自然的氛围。

对于这种松弛,朱锫给出了一个有趣的比喻。“这就是不经意之间的惊喜。它塑造了很多松松的,像海绵一样。这样人就会有感受。”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顾问高精尖专家周榕非常喜欢这种松弛的设计,认为“御窑博物馆在建筑处理的技巧上面做得非常松弛,既不讲究整体上严格的对位关系或者轴线秩序的控制,也不追求局部要素之间所谓逻辑性的扣搭。

这种松弛带来了相当大的好处,让建筑不会被简单重复的拱券秩序感约束了形式关系的自由表达以及功能空间的灵活排布。很多形式处理上最松弛的部分,恰恰是整个建筑中最有感染力、最出彩的部分。

御窑博物馆的报告厅,就不同于传统报告厅的四面围堵,而是设计了一条水平的长缝,长缝外是平静的水面和更远的风景。

朱锫说,“你可以通过水面看到远处的御窑遗址,这个石头像动态的、有生命的鱼一样游出来。远端的那条细缝也再次强调了它是非对称的。一个看起来很简单很对称的建筑,但有微微的变化,就造成了整个报告厅一种非常独特的身体感受。”

这种松弛,让每一处的空间内容、形式、光线都略有不同,赋予了建筑“可游性”。人们有了游动探索的欲望,不知不觉就逛完了全程。

03“不完整”

/才是完整的最高级形态/

御窑博物馆呈现出许多看似无用的灰空间的状态。朱锫将之理解为“多孔”和“不完整”

不完整是朱锫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理念。

他认为,“建筑最重要的,是塑造的空间应该是不完整的——它期待的是一种内容、一种人的活动和一种自然的涌入,以此才能形成它所谓的不完整的完整。”

“这是关于不管是美术馆、博物馆还是任何一种公共建筑都适用的特点。因为建筑的艺术实际上不是简单的视觉艺术,它与人的嗅觉、触觉、知觉都紧密相关。”

“御窑博物馆想捕捉的就是这些感觉、人和瓷这三者之间的一种血缘关系,所以在博物馆内部塑造了很多不完整的空间。类似于中国传统绘画,就像留白的重要性,着重于在那背后的故事。”

就像人们赏析元代、明代的绘画一样,它永远跟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产生对话,这个作品才是有生命的。

一个建筑需要通过一种不完整的方式,一种多孔的形态,等待内容注入,形成和周边环境的有机融合。

这种理念涉及到自然建筑的实质。朱锫始终认为,自然建筑的实质就是挖掘根源,用一种当代的观念实现新经验的创造。

他一直期待人、活动、事件进入这座建筑——因为他认为建筑是“不完整的完整”。

“建筑的建成之日不是它最辉煌的时刻。只有当人、自然、活动进入时,建筑才迎来他的辉煌的时刻。”

理解了朱锫的这句话,就不难理解御窑博物馆为何呈现出看似无用、看似空虚的内部布局。

04“蜕变”

/历经淬炼后的浴火而变/

御窑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代表着中国建筑设计的新蜕变。

它突破了传统博物馆中规中矩的建筑形态以及与当地文化貌合神离似的结合,真正萃取到了当地文化的根源,并将之巧妙地注入到了整个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之中。

御窑博物馆,是以展出景德镇瓷器文化为使命,是未来景德镇打造世界瓷都的重要力量。展览和展品必然是其稳固文化地位的重中之重。

朱锫的巧妙设计,直接给御窑博物馆增添了一件重要展品——深植景德镇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文化根源的“御窑博物馆本身”——成为了展示景德镇瓷器文化的一件重要艺术展品。

博物馆空间设计的“蜕变”赋予了博物馆空间利用更多的可能。

对于博物馆的空间设计,著名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徐冰就分享了他自己关于美术馆空间设计的故事。

他刚开始在国际上活动时,特别喜欢大而方的空间,因为当时国内没有。之后去了一个后现代建筑师的代表——彼得·艾森曼设计的美术馆。

那个空间在两个城市之间,建筑中间还插着旧建筑,很多人评价这个建筑就像外星人扔在地上的一堆垃圾。面对尖角度的屋子和高低不平的地面,他不知所措。

可是后来徐冰才发现,越是这种空间,越能把你的思维推到了一个死角和极限,强迫你的思维要走得更远。十分规矩的空间却无法刺激你的思维继续推进。

刺激策展人的思维不断前进,或许便是由多个规格各异的拱券结构组成的御窑博物馆空间设计“蜕变”更重要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