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长三角文博会“奇遇记”:坐上疯狂黄包车,“数字戏曲天团”活了

Image 2020-11-24

正在上海国家会展中举行的长三角文博会上,AR/VR、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等先进技术手段,兼具科技含量、创意思维和文化内涵,营造人文厚重的"江苏记忆"。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新奇的文化创意产品吸引观众纷纷体验,感受古今一体、雅俗共赏,当然,也少不了买买买。

买买买,买点啥?

好看不贵的戏曲人偶、有味道的耳环……

文博会上各种非遗和文创产品令人挑花眼,各种材质和文化内涵的书签、手机壳、包包、杯子不胜枚举,来看看大家都爱买些啥?来自泰州的文创公司按照梅兰芳扮演的人物造型,做了开发,做成老百姓都能购买的性价比很高的人偶,成了文博会上的热销展品。《白蛇传》中的白素贞和小青、《西厢记》里的崔莺莺、《穆桂英挂帅》里的穆桂英,做得惟妙惟肖,头饰也做得精致玲珑。还有取材影视剧的《甄嬛传》,选取甄嬛各个时期的造型,也受到不少女生的喜爱。有人买了收藏,有人给孩子买,还能顺带向孩子普及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现场展柜上,68元一个小号人偶,98元一个大号人偶,连样品也被抢购一空。公司负责人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已经上了三批货了,今天来不及再发货了。以往这种类型的手工人偶价格都比较高,我们就是价位做得比较亲民,用数码印刷完成的娃娃和服饰,看起来好看,也适合普通百姓消费。”

此外,还有穿着明代汉服的换装娃娃,是去年旅游文创大赛的铜奖作品,搭配反映明代汉服和家具,古风十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结合典籍记载做衣服,也会增加现代元素。头发是员工手工编织,一个熟练员工编头发要四小时,价格在380一个。后期也会推出服装包,尺寸跟芭比娃娃一样,这样洋娃娃也可以穿中国服装。

一百多块的带精油的耳环在也是文博会上的热销展品,在烧制而成的耳环内注入精油,选择喜欢的味道,将这样的饰品戴在身上,不仅能闻着精油的香味,有安神静心的功效,还能在行走间令随身饰物变成一件有“有味道”的饰品,因此在现场受到许多爱美女士的钟爱。

科技体验太爽了!

“海浪”汹涌,疯狂游长城

实现虚拟现实商业化应用的设备不断涌现,“江苏智造”赋能人文创意。在长三角文博会上,凡事“触摸”可感——比如买一幅画,不知道挂在家里合不合适,跟整体装修风格是否匹配,可以点开“见画”APP,选择家居环境,或者传入家居照片,再将画家作品放进去。而且其中也有关于画家作品的介绍,这样的推广平台,未来也可以链接作品的购买页面。还有南京魔鱼互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神奇的全栖虚拟展馆:不仅文博展馆“云上见”、复建历史遗址,还可以保存临时展区、直观展现建设成就。

你还可以听——《声入姑苏·平江》是户外巡游类的沉浸式感官体验剧,戴上耳机你可以听到街头的热闹喧嚣,感受苏州的民风民俗。

眼见为实?不一定!今年国庆期间,提供投影融合项目及相关服务多的南京投石科技为广州塔XR游乐体验馆提供了巨型海浪装置。一大片巨浪在一个立体空间内澎湃、荡漾,好像随时都能够一顷而下,在炎热的夏天给人清凉的快感!在江苏展区内,这个网红“海浪屏”被搬来现场,也令现场“波涛汹涌”。

2020年7月,南京投石科技还在幸福蓝海(南京环宇城)国际影城打造了一面“瀑布墙”。在一面长13.6米,高2.4米的墙面上,利用墙面投影技术在室内体现水的特质。水流从墙面顶部快速流下,会泛起白色的水花,同时还伴有瀑布浪花水流花溅射的音效。

现场站在指定地点,就能发现,浪花在一座巨型鱼缸里翻滚,效果逼真,但其实这是一面LED屏而已。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基于现场屏幕的尺寸和分辨率,做了对应视频的分辨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呈现的效果。而在特定的角度,就能看到立体效果。

目前“海浪”的应用广泛,受到很多大型展会和街头外立面的青睐。这种沉浸式海浪瀑布之境互动装置特效,也可根据场合及客户需要定制不同内容及尺寸的投影区域。“其实技术本身比较基础,但需要用大机器做后期渲染,比较花时间。如果说一分钟视频需要十天完成,我们这个需要20天。费用的话,以每秒4000元,这个一分钟50秒视频,大约要四五十万,”

苏州金螳螂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公司为济宁博物馆打造的“数字博古架”,为博物馆馆藏空间有限解了燃眉之急。利用三维扫描的技术,将文物一比一还原,“放进”拼接屏里,观众不仅可以放大缩小,一一点开观察文物,了解相关介绍。甚至还可以整体拉开一面墙,“开启”更多宝藏。令博物馆馆藏的很多层面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展示,可谓神奇。

借助VR体验装备和多维度智能动感平台,江苏赋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陆地飞车”,戴上VR眼镜,你就进入一个老外黄包车司机拖着你飞的“疯狂之旅”。带来趋近真实的运动感受,带领观众在长城上奇幻穿梭,逼真的体验令好多人发出阵阵尖叫,手心也更捏出一把汗。

人文互动雅趣十足

调素琴修古籍,随“数字戏曲天团”起舞

当下都市人群闲暇时不仅爱喝茶焚香,玩收藏买非遗,更注重充满人文雅趣的休闲文化体验。这一市场消费需求,也为江苏文创企业提供了研发方向。在苏州探寻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四友数字书房”里,“琴”“棋”“书”“画”皆接轨当下数字化发展,你可以挥笔在触屏上书写,还可以两人坐下在屏幕上对弈,对着屏幕拨动琴弦,带来新奇的体验。数字科技和传统文化的现代融合,满足了今人应和古人的精神追求,也不断向文化传统汲取力量。

说到机器人,现场有在人群中爬行的机器狗,还有一群“穆桂英”在戏曲音乐中施展身段,一招一式还像模像样的,令观众啧啧称奇。记者了解到,江苏省演艺集团演艺排练中心数字化内容生产基地,将传统戏曲演艺的舞蹈、手势、走位等通过高精密度多传感器动作捕捉设备,将戏曲的动作转变为数字化的格式,最后再将戏曲演艺的数据通过人形机器人展现出来,最大限度的保存传统戏曲的表演方式和动作方法。

在此次长三角文博会上,只是初步展示了国家文化大数据平台中戏曲版权数字化再利用平台的一个小部分,借助5G信息技术,江苏演艺大胆探索,将机器人与戏曲融合,产生了艾鳎机器人,更成立了“图灵艺术团”,也就是所谓的“数字戏曲人团”。目前,艾鳎机器人经过更新迭代,已经从1代产品进化到3代。本次展演我们实现了三代同台献艺,二代在原有基础上已经可以完成街舞动作,三代已经可以通过细节动作演绎昆曲《游园惊梦》,柔美的身姿让观众感受昆曲的魅力。未来“图灵艺术团”不仅走进剧场、走上舞台,还能组建家庭戏曲乐队,真正打造数字戏曲人天团。

在南博的独立展区,凭借数码扫描技术,南博的镇馆之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大型砖印壁画“变身”木刻。将其沾上红色印泥,覆上宣纸,再用毛刷轻扫,就会随机得到一张惟妙惟肖的“竹林七贤”人物小像。如此一来,观众不仅可以体验全套雕版印刷技术,更能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六朝人物怡然自乐的风采。

另外,还可以现场体验古籍修复:先用清水舒展打卷儿的书页,再在缺口处刷上浆水。随后挑选颜色、质地相近的纸进行修补……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次带来了一些相对简单的修复技术,做了场景化的呈现。之所以把古籍修复“搬”到文博会现场,是希望观众在体验的过程中近距离感受修复技艺和修习匠心,不仅让爱护文物的理念得以普及,更让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融入日常,甚至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