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上海,不只是党的诞生地,“红色起点”揭示更多第一次的秘密

2020-11-24

“上海是一座活的近代史的矿区。在‘红色起点’的书写中,看到了新时代上海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对这座精神富矿的挖掘与精神传递。”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评论家何向阳说,“重点文学创作工作要发挥‘钉钉子’的精神,如何发挥作家的创作特长,尤其是发挥青年作家的作用,保证主题创作的格局、视野、专业性,上海走在全国前列。希望‘红色起点’是一个起点,未来诞生更多有感染力、影响力的作品。”

作为中国作协“建党百年”系列首场大型线下研讨会,11月22日下午,京沪评论家、作家相聚在上海作协,围绕“红色起点”主题纪实文学创作项目各抒己见。

红色题材文学创作不断推进

2016年起,在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上海作协发起的“红色起点”主题纪实文学创作,确定了一部主作品和多部分专题的架构。其中,系统描述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起点》由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担纲,分主题分别聚焦中共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党创办的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平民女校、党在上海成立的第一个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党领导创建的第一个文学组织——左翼作家联盟、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在上海的诞生、党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上海大学。六部作品由上海多位作家担纲,以文学纪实的手法涵盖建党初期我党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奋斗历史,至今年5月已经出齐。

“6部记述中共早期奋斗历史的纪实文学作品第一次以整体面貌呈现,这是上海文学界为迎接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献上的具有特色的礼物。”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说,6部作品原定的体量为每部6至8万字,收集资料、实地探访的过程激发了作家们的创作激情,完成的作品均超过10万字,6部作品合计约90万字。

今年9月,“红色起点”第二期选题已经启动,明年“七一”前将推出新一批作品。王伟表示,“红色起点”创作继续推进,并扩展延伸到党的光辉奋斗历程的其他阶段,将进一步带动上海红色题材文学创作和纪实创作的总体水平。

史实的文学重构考验作家能力

“写好红色题材,实际上是对作家写作能力的一种挑战。”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的观点得到与会评论家的认同。

“首先要解决历史资料的稀见性、权威性与丰富性,其次是资料收集后的文学重构。”《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评论家刘琼点评了讲述平民女校的《巾帼黎明》,“作者杨绣丽以诗人的笔触和女性的视角,以人带事,细腻、感性地讲述人的命运和成长,给读者以亲切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何言宏将这种写法定义为“列传体”,“红色题材作品要具备史学品格,这部作品抓住了中国妇女运动起源性的根本特点,那就是与革命的紧密联系,不仅适合普通读者阅读,也具有一定学术和理论价值,相信对海外读者和学术界亦有吸引力。”

在评论家们看来,善于捕捉关键人物与关键事件是“红色起点”丛书的创作特点与亮点。“比如《白纸红字》,全景式地描绘左翼作家联盟的历程,相当于作家写作家,写文学界的事。”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张陵说,作者程小莹从大处着眼,从人物和故事入手,特别是把中心人物鲁迅讲清楚了。杨扬认为,程小莹对左翼文学的群像式展示具有海派文学的色彩,“和以往呈现左翼文学、革命文学的笔触有所不同,呈现出了在上海这座城市文学氛围中的人物活动,呈现了海派革命者的形象。”上海大学中文系副主任许道军提出,从历史爬梳到事件的故事化,纪实文学的文学性是对作家们的考验。

凸显上海城市红色基因的系统性

在六部作品表现的中共早期奋斗历史中,有的过去鲜为人知,有的已被反复书写,这对作家们的创作提出了不同的挑战。阅读《新渔阳里六号》之后,中国作协创研部综合二处处长纳杨直言“为作者陈晨的创作态度点赞”,“阅读整部作品可以感受到作家对史实的用力不仅显示在文末所附的参考文献中,对史实的敬畏应该是红色题材文学创作的基础。”

“上海是一座红色的城市,这种‘红色’并不简单,而是在斑驳的色彩中凸显出来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罗岗谈到吴海勇的作品《起来》,“《义勇军进行曲》如何产生的过程,不少人写过。这部作品的特点是把《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放到特定的历史语境中,《义勇军进行曲》与左翼电影的关系,左翼电影与上海电影的关系,上海电影与上海文化的关系,层层剖析,再造了国歌产生的环境——这朵绚丽的花究竟是长在什么样的树上,这棵树又是根植于什么样的土壤中。比起讲述一个国歌如何诞生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把这片土壤描绘出来。”

“这六部作品没有直接讲述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但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上海这座红色城市的渊源与根脉。”《文艺报》总编辑、评论家梁鸿鹰说。“这套书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了上海作为‘红色起点’不光是党的诞生地这一件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教育、文化、工人运动等方方面面,在组织架构、思想基础、人才队伍等各个层面,红色基因早已在上海这座城市渗透。”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副主任李晓东说。

“在建党百年这个重要时间节点来临之际,文学界有责任对此做出梳理和记录,发出属于文学的声音。”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说,在还原历史真实、放大红色精神方面,文学应该发挥独特的作用,“回到起点、回到党的诞生地,这是一套成规模、成系列,拿得出手、有分量的文学收获。”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