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罗丹:《沉思者》的缔造者 现代雕塑之父

Image 2020-11-23

罗丹,法国雕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思想者》《青铜时代》《加莱义民》《巴尔扎克》等。下面我们回顾一下这位造出《沉思者》的伟大艺术家。

从苦难中锤炼出雕塑家

罗丹虽于中、晚年拥有相当的成就与名气,并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但他的前半生过得并不顺利,一度为了生计而考虑放弃艺术之路。罗丹的艺术事业可说开始自一次意大利之旅,他饱览佛罗伦斯等古典艺术之都,深受米开朗基罗等文艺复兴大师的感动与启发。及后罗丹创作出第一件全身人像《青铜时代》,其姿态整体上明显参考了米开朗基罗的《濒死的奴隶》,但罗丹给予了这少年新的形式:其表情与伸展手臂的方式都跟文艺复兴这位大师以至传统的雕像都大异其趣。

《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在巴黎的沙龙展出,批评者最初对于作品无明确的主题而不知所措,而有评论家没根据地指称罗丹用了“倒模”技法,直接在模特儿身上复制出做石膏模型,是作弊之举。这个不实指控对初出道的罗丹声名造成不少的伤害,更使他终生都耿耿于怀。为了证明自己没有作弊,他往后的人物雕塑大多都故意放大或缩小比例,因这就不可能是由真人造模而成。

罗丹的作品挑战与突破传统雕塑,在很长的时间中都受到广泛的质疑,可是他坚决不改自己的理念,最终逐步成为欧洲最知名的艺术家之一。即使在罗丹已获举足轻重地位的1880年代,他受政府委托造《雨果纪念像》以纪念这位刚逝世的法国大文豪,但造出的石膏模仍受到老派艺评家剧烈批评,到他死后四十年才铸成铜像。

《雨果胸像》

罗丹于1883年完成的《雨果胸像》,此时为雨果逝世前两年。

《雨果纪念像》

出自《地狱之门》的《沉思者》

罗丹最著名的作品,必定是那位坐着石上、以手背顶着下巴、彷彿在思考着什么非常重要的问题的《沉思者》了。它甚至超越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成为世界上最知名的雕塑,至现在如是,多年来亦是无数漫画或图画的戏仿对象。可是,我们大多对《沉思者》的轮廊有大概的印象,但要把握其价值,就要留意当中的细节。

罗丹《沉思者》

我们一般都认为思考是精神层面的事,顶多只会用到我们的大脑;但《沉思者》却表现出一个用尽全身上下所有力量来进行沉思的人,连脚趾都在抓紧着地上的石头。罗丹自己这样说:

“我的思考者能有思考的模样,是因为他不仅用他的大脑来思考,亦动用了他紧皱的眉毛、膨胀的鼻孔和紧闭的嘴唇来思考,更用上他胳膊、后背和腿上的每一块肌肉来思考,他并紧握着拳头与绷紧著脚趾来思考。”

罗丹的另一著名作品是《吻》,比克林姆的同名绘画早了二十多年。罗丹塑造出正在热吻中的一样男女,观者会轻易感受到当中的激情,两人甚至互融为一体。即使是不认识罗丹《沉思者》、《吻》,但两者连同其他重要的独立作品,原本都是《地狱之门》的一部分。

罗丹《吻》

《地狱之门》是1880年罗丹受委托为未来的装饰艺术美术馆作的入口大门。罗丹被予自选题材的自由,他挑了罗马大诗人但丁巨作《神曲 地狱篇》的一幕:但丁在往地狱之行的早段,在其富压迫感的大门读到刻铸其上的一句:“入此门者,莫存幸念”。

罗丹《地狱之门》

最后这美术馆却从未建成,而这门亦一造就用了37年,至罗丹去世仍未完成。同样因为“包覆成型”的指控,罗丹将门上的人物塑造得比真人小,但门本身有六米高、四米阔。罗丹构想观众来到门前将会有的经验,他想尽量再现但丁当时于门前的感受,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对观者有一种压倒性的震慑感。

门上的地狱人物众多,有亚当与夏娃,我们可以留意到门的横樑上方正中的正是《沉思者》,而“他”本来名为《诗人》,指的就是但丁本人,从门上向下俯视著地狱的一切。《吻》的男女本来亦是《神曲》中的人物,但后来被罗丹独立成作,不再存在于门上。

罗丹对摄影的批判

罗丹在受尽千夫所指的时候,印象派画家莫内与音乐家德彪西,《月光曲》作曲家曾对他大表支持。这里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罗丹跟印象派对摄影的批判有类同之处。

印象派认为摄影已经可以充当精准记下现实的模样,那为何要再跟照相机一比长短,因此他们转而去追求人类视觉主观经验中的各种瞬间,以模糊的笔触营造出摄影无法表现的流变世界。罗丹则曾在多个场合表示自己对摄影的怀疑,他曾说:“是艺术家忠实于真相,而摄影在骗人”。

罗丹奉行自然主义,以表现自然的形态与物质的本性为己任,而这并非等同于写实。这里我们要细分,对于罗丹来说艺术不应该所谓“科学地”、机械式地再现自然,因摄影已经以精准的方式为我们做到这点。罗丹认为摄影有致命的缺点,我们可以看他尖锐的评述:

“如果说,事实上在瞬间的照片之中,人物虽然在运动中被拍摄,但却看起来像是突然被固定在半空,那是因为身体的所有部分,都被限定在同样的二十或四十分之一秒中被复制出来,没有艺术之中那样对于运动作渐进发展。 是艺术家忠实于真相,而摄影在骗人。因在现实之中时间不会停止,而如果艺术家要成功地制造出运动的印象,就需要好几个时刻来成就,如此一来,他的作品会无疑比科学式的形象更不传统,而后者的时间只会唐突地被悬搁。”

罗丹的自然主义追求

那罗丹的自然主义又是什么?他一生留下的几千件雕塑作品与几千张画作,见证着他的创作过程。他创作的方式不是精雕细琢,就如画家在绘画巨幅油画之前或会先作大量的速写,罗丹亦会以黏土大量做“草图”,他有时会让模特儿按自己意志四周行走或活动,他就试图从旁不断以黏土来捕捉她/他们最自然、不造作的形态。

罗丹认为艺术品不用表现特定的主题或内容,艺术的形式、形体、形状本身就可以为其自身而存在,它自身已有价值。因此我们可见罗丹于题材与创作动机之上大多都简单直接,罗丹一生接受大量作品委托,当中为数不少是为了纪念他亦认同的人物或事件;他的人像造得巨大不是为了庄严感或是什么,主要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技艺是真材实料。某些作品如《施洗者约翰在布道》,是在完成之后才加上看似宗教性的标题。

《施洗者约翰在布道》

罗丹其中一件不朽杰作,是名为《行走的人》的片段作品。雕塑的人体两脚同时踏地,但却给人它在行走中的前进感,这跟我们一般认知的常识有出入。呼应着罗丹对摄影的批评,他认为要同时表现事物的多个面向,就只以连续的方式来看待之,因此他在作品中扭曲或改变了自然的事物,而这却反过来是最忠实表现自然的方法。

罗丹《行走的人》

后续问题:何谓罗丹的“真品”?

有些艺术家很会保护自己的作品,以维持其于艺术市场上价值,但罗丹在这方面没有顾忌太多。除了慷慨捐出自己作品予法国政府,罗丹亦容许外界从他的石膏模中复制作品,因此我们在世界各大美术馆、学院都可以看到《沉思者》、《地狱之门》等罗丹重要作品的铸件。

美国斯坦福大学艺术中心的《地狱之门》

不过我们大概已经想到这马上会引起疑问:到底这些铸件应否被当作是罗丹的“真品”呢?更麻烦的是这情况惹来不法之徒仿造出赝品,鉴定家要辨别“真伪”起来就更难。法国政府甚至要下令限制从雕像石膏模中再这做法,例如同一个石膏模只可以造出十二件铸件。这个对于艺术界的难题,却让我们进一步思考艺术品的本真性问题。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