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申遗代表团团长马盛德:忆二十四节气申遗,与世界共享中国文化的魅力

2020-11-21

【环球网文化频道 记者 张嘉玉】11月22日,小雪节气到来,环球网文化频道专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代表团团长马盛德,还原二十四节气申遗的现场,“文化共享性是非遗申报的核心。让世界各国各民族朋友了解到中国二十四节气中古人天才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了解到中国文化与众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分享我们民族文化的魅力,这是特别重要的。”

文化共享性是非遗申报的核心

与世界共享二十四节气的文化魅力

环球网文化频道: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作为二十四节气申遗代表团的团长,现场的情形是怎样的?

马盛德:我当时是文化部非遗司主持工作的巡视员,受文化部党组的委派,以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会议是在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非洲联盟会议中心召开的。另外,中国民俗学会是注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NGO机构,还有大概十位专家学者作为非政府组织代表到现场参会共同见证。

会议开始,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一个一个介绍各国申报的项目,播放我们二十四节气的申报片、文本等,不少国家的代表对二十四节气表达了认可和赞美,非常地顺利。大会主席最终落槌宣布,经讨论“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的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予以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那时心里是非常喜悦的,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

环球网文化频道:在联合国搭建的国际平台,文化交流的氛围是怎样的?

马盛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会议场合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平等,成员国之间一律平等,只要你把写有国名的牌子立起来,他就给你发言的机会,让每个代表充分地表达。联合国教科文非遗申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让各国各民族分享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所以文化共享是非遗申报的核心。而不是谁多谁强,不是竞争和比赛。让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朋友了解到二十四节气这个遗产所体现出的中国人天才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了解到中国文化与众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分享我们文化的魅力,这是特别重要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国际层面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是强烈的意识到了全球化、工业化在给人类带来这样一个优越成果的同时,我们许多文化遗产在消失,文化多样性减少,个性化锐减。人类的文化非常丰富多彩,需要相互了解,也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遗产在分享当中消除了隔阂,因为遗产的共享,大家和谐在一起,彼此相互尊重,这是遗产最大的价值。

可见地表达非物质的二十四节气

申报文本要做到让人一看就明白

环球网文化频道:为什么选择二十四节气进行申报?

马盛德:2005-2009年非遗普查统计我们国家有87万项海量的非遗资源。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是我们形成的重要的非遗保护制度,由下至上申报,最后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选择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项目,向联合国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二十四节气的代表性、影响力和典型性是无可置疑的,没有一个遗产能像二十四节气一样涵盖这么丰富的内涵。古人利用圭表观测日影,得出具有科学性依据的观测结果,逐渐诞生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形成国家的历法指导社会生活。二十四节气在人们的实践中,产生时令、物候、民俗、歌谣等丰富的内涵和文化表现形式,在全国有10个二十四节气代表性传承保护社区,体现了二十四节气的整体性。

环球网文化频道:选择二十四节气来申报有哪些难点?

马盛德:长城、故宫是我们看得见的,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看不见的、无形的。这些特别体现非遗特性的项目如何表述清楚,实际上难度很大。联合国非遗申报有五个大的类别,其中有一类是“有关宇宙和自然界的知识与实践”,二十四节气非常符合这样的类别。我们申报的时候,全称是“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

文本的制作是非常地艰难。这么丰富的内涵要表现在申报书中,就要用凝练清晰的文字通俗易懂地表述出遗产的价值。文化部非遗司组织了历史、民俗、天文力学、气候气象等各领域的学者专家,还得有非遗保护的专家用教科文关于非遗的语境和术语表达出来。

二十四节气勾起海外华人的文化记忆

申遗成功唤醒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向往

环球网文化频道:二十四节气申报成功后,我们是如何进行保护与传承的?

马盛德:申报通过以后,代表团有一个发言机会,除了感谢和喜悦,中国政府也对这样优秀的非遗项目做出庄严的承诺,要对项目进行很好的保护,制定了行动计划和保护规划。政府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个国际平台庄严承诺、宣誓对遗产项目的保护,这是联合国教科文设立代表作名录最大的目的。项目申报成功以后有一个十年行动计划,要在十年的时间周期完成实施项目的保护。我们的十年行动计划也非常详细,各个保护单位都有自己的计划和步骤,根据当地实际实施保护。国家层面要来进行监督、推动相关的工作。

目前,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直接领导下,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协调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牵头单位,协同相关社区、群体于2014年5月成立“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组”,联合制定了《二十四节气五年保护计划(2017—2021)》,并共同约定了彼此的责任和义务。以中国农业博物馆和中国民俗学会为代表的社团群体长期从事“二十四节气”的相关文献、传统知识及民俗实践的保存和研究工作,将为该遗产项目的保护提供智力支持,分别负责征集、收藏、展示和研究、宣传、弘扬等工作,承担起专业机构和专业学会的责任。

环球网文化频道:随着申遗的成功,二十四节气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您感受到了哪些变化?

马盛德:二十四节气媒体关注度非常高,幼儿园、小学开设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科普,还有好多出版物,用童话形式来解读二十四节气。艺术家也被激发了创作灵感,用舞台、美术、音乐的形式表现二十四节气,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勾起了很多海外华人的情怀,重新唤醒他们心灵深处的文化记忆。大众层面通过二十四节气进一步提高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激起了热爱传统文化的热潮。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专家简介

马盛德,撒拉族,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副司长、巡视员(主持工作),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任国家非遗展示保护基地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副会长,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上海交大、上海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特聘、客座教授。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