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诡神诗话:从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说起,入声影响古诗朗诵?

2020-11-20

“赠君一法决狐疑”,来自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三》,原诗是: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首诗百度百科已有介绍和注解,在此不再赘言,单讲格律平仄,按照首句第二字平声以及末字平声押韵的特点,这首诗当是一首平起首句入韵的七律,按平水韵,疑、蓍、期、时、知都在四支韵部里。

格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除了押韵,平仄也有规定,律诗还要求三四句和五六句分别对仗,以这首白诗为例,七律首句平起首句入韵的平仄应当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其中一三字可平可仄,其余五字必须严格遵守平仄。

有人按中华新韵进行分析,认为这句诗是“仄平平仄平平平”,第五字平声不合律,尾三平更是大忌,但其实,这是不了解入声字,“决”字在普通话虽是二声阳平,但在古汉语及南方各方言中,却属于入声,按平水韵归入入声九屑,属于仄声。

除了“决”字,这七个字里的“一”、“法”也是入声字,但按普通话则分别是一声阴平和三声上声,那么,为何古汉语的入声在当今普通话会消失?为何会分别归入平声、上声和去声?

语言学界一般认为,官方语言的入声在元代时已消失,但明代在江淮官话基础上制定的《洪武正韵》又恢复了入声发音,清代后复又消失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今天南方各方言包括吴语、闽语、粤语、潮州话、客家语、平话、赣语、新湘语、徽语、江淮官话,以及晋语、部分西南官话、极少数冀鲁官话中,入声仍然被保留了,入声发音短促,一发即收,会说这些方言的朋友判断入声字并不困难。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