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淄博聊斋俚曲:蒲松龄继《聊斋志异》之外的另一大创作

2020-11-10

聊斋文化,是一张举世皆知的名片,是山东淄博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日前,“六艺秀淄博”系列活动之“写淄博”媒体采风活动拉开序幕,媒体采风团一行来到淄博淄川梦幻聊斋城、蒲松龄纪念馆品读聊斋文化,穿越时光的轮回与一代文豪蒲松龄相遇。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一起那个都到那心头来......”人人耳熟能详的《说聊斋》如今已成为一代人的青春回忆,以《聊斋志异》为原型改编的影视剧也曾轰动一时。

狐仙园 聊斋城供图

这个因“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先生而闻名的聊斋城坐落在淄博淄川区洪山镇的蒲家村。

蒲家村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古村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山东省第一批传统村落、山东省旅游特色村,村内保存着完整的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乡土村落。

走进聊斋城,首先来到的是狐仙园,其中布满了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狐狸。讲解员说到:“摸摸狐狸头,万事不用愁,摸摸狐狸嘴,做事不后悔。”真真让人情不自禁的去伸手触碰这神奇的狐仙儿。

柳泉张新悦

据了解,聊斋城是国家AAAA级景区,目前建有蒲松龄艺术馆、狐仙园、石隐园、满井寺、牡丹园、俚曲茶座、聊斋宫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泉、蒲松龄墓园等景点。一个个小园子相互连接,寂寥幽静,古色古香,道路曲折蜿蜒,花草树木遍布。

蒲松龄纪念馆 景区供图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郭沫若曾在蒲松龄的故居题联,这样称赞他的《聊斋志异》。老舍也曾评价过蒲松龄“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在蒲松龄的笔下活跃着很多聪慧,美丽,侠义,多情,天真的女子形象,无论是鬼是狐是妖,都极其生动可爱。他一生郁郁不得志,生活拮据,历经十余年成此书,书中“几分庄严,几分诙谐,几分欢笑,几分感慨”,论的是鬼神,见的却是人心。

记者了解到,在蒲松龄纪念馆,拥有馆藏文物资料15000多件,其中有国家一级文物蒲松龄画像、蒲松龄手稿及其使用过的四枚印章。

蒲松龄画像张新悦

这里曾先后接待了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如万里、乔石、田纪云、李长春、江泽民等。获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文明单位、省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并成为山东大学学生实践基地、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创作了上千首俚曲作品,是继《聊斋志异》之外的另一大创作,是堪与《聊斋志异》相提并论的俗文化代表,被称为中国明清时期民间音乐的“活化石”。聊斋俚曲是蒲松龄将自己创作的唱本配以当时流传的俗曲小调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曲艺样式,是蒲松龄用淄川方言创作的说唱与戏剧作品,其形式类似今天的琴书说唱与地方戏,所用曲调是借用当时流传的几十种曲牌音乐(填词)演唱。

俚曲 蒲松龄纪念馆供图

景区讲解员介绍,2006年5月20日,聊斋俚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蒲松龄一生共完成创作了51个曲牌,但流传下来的只有15个。这15种俚曲的文字部分通过手抄本的形式均流传了下来,存世约四十余万文字,目前均已整理、出版。

2008年,蒲松龄第11世孙蒲章俊成为聊斋俚曲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后,一直致力俚曲的传播与发展,如今聊斋俚曲也更为人熟知。在品茶时听上几段俚曲,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