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梁思成发现了佛光寺东大殿建筑结构上的什么显著唐代特征?

Image 2020-11-09

编者:

上世纪30年代梁思成和林徽因等到山西五台山考察古建,有幸发现了建于唐代的佛光寺东大殿。当时确实是石破天惊的一个重大发现。那么他们凭什么判定这是一座唐代建筑呢?除了殿前的唐代经幢和梁下的题记,其实从建筑本体上他们最重要的发现是人字形叉手,且其下没有蜀柱——唐代及唐以前建筑特征。那么这一特征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最初听到这样的解释也是小白一样一头雾水)下面就请来看刘江岭老师的解释文章。

三角形是几何不变体系,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维持平衡状态。人字大叉手架构,正是由叉手与平梁铰链构成的一个稳定的架构体系。在榫卯的作用下,这种结构在受到一定外部干扰后,能恢复原来的平衡状态,保持原来的形状和位置。

图1:人字大叉手

我(作者)对于人字大叉手最初的认识,来源于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东大殿(唐-857年)。在东大殿平闇之上,共有六组支撑脊槫的大叉手。其中明间与两次间间缝处各1组,两次间与两稍间间缝处各2组,共计6组。虽无法亲眼目睹,但仅看照片以及测绘图就足够震撼。

图2: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图3:佛光寺东大殿大叉手结构

图4:佛光寺东大殿大叉手位置

中国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唐-782年)在平梁之上也有大叉手结构。南禅寺大殿使用彻上露明造,殿内无天花板,所有梁架结构一览无余。大叉手也能清晰看到,共计2组。

图5: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图6:南禅寺大殿大叉手结构

图7:维修中暴露在外的南禅寺大殿大叉手结构

南禅寺大殿在修缮前,平梁上设置有驼峰、蜀柱,勘测时发现其做法与唐制有异,材质也与原构件不符。在拆除大殿梁架时,蜀柱因屋顶载荷的减轻而自动脱落并与原构件没有榫卯关系。由此大致得出结论认为“驼峰、蜀柱为后人添加”。

图8:南禅寺大殿维修前平梁上的侏儒柱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信息。因为蜀柱的有无,可能对建筑的断代带来影响。

梁思成先生在介绍唐代建筑构架特征时,曾提到“佛光寺大殿平梁之上不立侏儒柱以承脊檩,而以两叉手相抵,如人字形枓栱。宋辽实物皆有侏儒柱而辅以叉手,明清以后则仅有侏儒柱而无叉手。敦煌壁画中有绘未完之屋架者,亦仅有叉手而无侏儒柱,其演变之过程,至为清晰。”(注:1.侏儒柱即蜀柱;2.檩即槫)

梁先生所说的敦煌壁画中“有绘未完之屋”,可能就是榆林窟中唐25窟北壁弥勒经变下部的的拆楼图。我们现在清楚地知道,图中的楼应是正在被拆除,而非建造中。不过重点是,楼阁二层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人字叉手的存在。在唐代壁画中看到的建筑图像与唐代建筑实物能够对应起来,这是当时梁先生对唐代建筑风格作出提炼与总结的依据之一。

图9:榆林窟25窟-拆楼图

图10:拆楼图二层大叉手图像

蜀柱的出现改变了叉手的力学作用,原本通过叉手来分担的重量逐渐转交由蜀柱来完成,而叉手则慢慢沦为脊槫两侧的辅助性构件,其力学意义消失殆尽。

图11:大叉手

图12:蜀柱+叉手

山西平顺县龙门寺西配殿(后唐-925年)的平梁之上,能够见到我国现存最早的通过蜀柱支撑脊槫的实物。此时的叉手还起到一定的力学作用,但大势已经改变。往后200年至金代,叉手已经几乎变成装饰。

图13:龙门寺西配殿

图14:龙门寺西配殿叉手与蜀柱

在梁思成先生的年代,能够找到的和人字大叉手相关的资料并不多。时至今日,我们对这一结构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找到了更多唐代、唐以前、唐以后的图像与实物证据。

图15:法隆寺西院回廊

奈良法隆寺西院回廊(飞鸟时代-七世纪末)所使用的人字叉手应该是最为人熟知的一例。回廊连接中门与讲堂,北半部分为平安时代火灾后重建的结果,南半部分为飞鸟时代的遗存。西院的建造时间大概在公元七世纪末,相当于初唐。这里的人字叉手实物不仅数量较多,而且早了南禅寺大殿近一百年。

图16:西院回廊人字叉手

奈良新药师寺本堂(奈良时代-八世纪)也使用了人字大叉手。在明治早期的照片中,整个叉手隐藏在后人添加的天花板之上。明治三十一年的解体大修中,天花板被拆除,露出了高古的大叉手结构。

图17:新药师寺本堂

图18:新药师寺本堂人字大叉手-维修前

图19:新药师寺本堂人字大叉手-天花板拆除后

图20:新药师寺本堂人字大叉手-近照

本堂的人字大叉手若不仔细观察的话,容易被误认为是横跨四架椽的结构。我第一次到新药师寺参观时也有这样的错觉,因为叉手的跨距确实相当惊人,无论如何也应该是四架椽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从建筑的横剖面图来看,叉手仅横跨两架椽。叉手的两肩各开卯口,分别承托一列槫子。(关于“叉手承槫”的问题会在本文“下篇”有关“斜梁”的论述中讲到。)

图21:作者自绘新药师寺本堂横剖面图

除上述外,室生寺金堂与唐招提寺经藏(奈良时代-八世纪)也都在内部使用了人字叉手。值得一提的是,唐招提寺经藏是寺院创立之前新田部亲王宅邸遗物,较756年竣工的正仓院正仓更为古老,是日本现存的最古老的校仓。因为无法进入内部,仅通过测绘图来领略下内部的结构。

图22:室生寺金堂

图23:室生寺金堂人字叉手

图24:唐招提寺经藏

图25:唐招提寺经藏横剖面图

日本木构建筑存古度高,很多年代相对较晚的建筑仍然使用古老做法,如奈良海龙王寺一切经藏。从目前披露的内部照片可以发现同样使用了人字叉手结构。日本木构建筑在平安时代以后大量使用小屋组的结构做法,但是早期做法也是不断延续并存在的。

图26:海龙王寺一切经藏内部人字叉手

回到国内,我们来看看著名的东汉“朱鲔石室”。该石室于1927年出土,早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北宋沈括《梦溪笔谈》等书中就曾提到这座石室。1907年,法国学者沙畹曾到达遗址调查,并拍摄多幅珍贵的影响资料。1934年,美国学者费慰梅也调查了原石,并在数年后对建筑结构进行了复原。这些复原结果受到了梁思成先生的重视,在《中国建筑史》中他收录了该石室的图像。

图27:沙畹拍摄的朱鲔石室照片

图28:费慰梅复原的石室与墓室关系图

图29:中国建筑史中收录的石室图像

从复原的图像中,我们看到了在石室中部的三角形隔梁石。隔梁石东西两面浮雕人字叉手,叉手两肩开槽置大枓并支撑屋内槫子。目前石室已不完整,部分残石藏于山东省博物馆,但其中不见这块隔梁石。查阅资料也找不到任何清晰的实物照片,仅在沙畹的照片中能够隐约看到一角。(如果有网友看过实物照片欢迎后台留言)我个人认为这块隔梁石已经在上世纪初遗失。

图30:博物馆中的朱鲔石室残石

2007年8月至11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甘肃省高台县城西北对已被盗的数座晋墓进行了发掘。发掘过程中共清理了墓葬五座,分别被命名为:M1、M2、M3、M4、M6。其中M1-M4均发现建筑图像。就目前披露的资料看,M1与M4两座墓葬有很明确的人字叉手图像。M1南北两壁及顶部在原生黄土上雕出了仿木结构梁架和屋顶结构。相关资料可以参考王子奇的《甘肃高台县地埂坡一号晋墓仿木结构初探》一文。文中探讨了该建筑复原的几种可能性。

图31:地埂坡M1墓室仿木构人字叉手

图32:作者重绘墓室横剖面线稿

图33:王子奇复原的建筑物

M4用墨线绘制出仿木结构图像,两壁都有。虽然在细节上仍有诸多疑点,但人字叉手无疑是清晰的。

图34:地埂坡M4墓室-图1

图35:地埂坡M4墓室-图2

天水麦积山石窟第15窟(北魏窟)仿木结构窟室内可见支撑脊槫的人字叉手。第15窟内部模仿了进深两架椽的房屋,东西壁上部各雕出一根平梁,梁上雕出叉手。这张叉手的图像收录在《傅熹年建筑画选》以及《麦积山石窟中所反映出的北朝建筑》一文中。

图36:天水麦积山第15窟人字叉手-傅熹年绘制

图37:天水麦积山第15窟人字叉手-董广强老师提供

详情点击广告剩余: 1302:42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