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妙趣横生的错别字诗词和错别字对联,有意而为之,味道真不赖

2020-11-05

诗词和对联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在众多诗词与对联作品中,有一类独特的错别字诗词和错别字对联,不拘一格,别出心裁,有意而为之,显得十分奇怪。

而读者仔细读一读这些作品,却又感觉味道真不赖。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诗词爱好者,记得关注我哦!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错别字诗词和错别字对联,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先来看下面这首诗:翁仲如何作仲翁,想必笔下少夫功。从今不得为林翰,贬到江南作判通。

民间故事里,这首诗是清代乾隆帝所作,又有说是康熙帝所作。这都是牵强附会的说法,根本不是康熙乾隆时期的故事,不足为信。然而这首诗所传达的意思却很有趣,我们也姑妄听之吧。

据说,有一次乾隆帝和大臣们出去游玩,经过一座陵墓,乾隆帝指着墓前的石像问:“这石像叫什么?”

一个翰林为了露脸,急急忙忙就出来显摆:“这是仲翁啊!”其实这个翰林完全说错了,这是“翁仲”而不是仲翁。

翁仲,又称为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而“仲翁”则是这个翰林想当然的说法。

乾隆帝一听,十分生气。于是他就吟出这首诗,将这个翰林贬为通判:“翁仲如何作仲翁,想必笔下少夫功。从今不得为林翰,贬到江南作判通。”

这首诗延续“翁仲”变成“仲翁”的错误,故意展开了新的错别字,功夫变成了夫功,翰林变成了林翰,通判变成了判通,用一连串的反语对这无知的翰林进行奚落、戏弄。尤其是 “判通”两字,又与“半通”谐音,更增添了诗的嘲讽意味。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说,但是讽刺味道十足,让那名翰林十分难为情,更让后来的读者觉得妙趣横生。

这种有意使用错别字的诗词,使得诗词充满了趣味,让人忍不住停下思绪,细细思考其中蕴含的警示意义:“做人啊还是要脚踏实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而不应该不懂装懂。”

我们再来看明代戏曲家屠隆的一首错别字古诗。有一天,屠隆和朋友莫廷韩前去袁太冲家里,恰巧有人给袁太冲送了一盒枇杷,但是盒子上面写的是“琵琶”。

屠隆就忍不住笑了,他说:“枇杷不是这琵琶。”袁太冲也是个文化人,开玩笑接了下一句:“只为当年识字差。”

莫廷韩见状,也不能示弱啊,他也接了两句,凑成了一首打油诗:“枇杷不是这琵琶,只为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这首诗延续了礼物上的错别字,故意把“琵琶”和“琵琶”用混,引出了“琵琶结果”的笑话,让人觉得很有趣味。

而在对联方面,也有不少有趣的错别字对联。清朝末年有个何秋辇,他有个世侄是留学生。

这个留学生旧学底蕴不足,写信给何秋辇,开头就是错别字,称呼为何秋辇“秋辈老伯”,“辇”字错作“辈”字,把“秋辇”的名字给写错了。信里面又提到又把“草菅人命”写成了“草管人命”。

何秋辇见到之后,真是哭笑不得,于是写下一副对联,寄给这位留学生世侄:“辇辈同车,夫夫竟作非非想;管管同官,个个都存草草心!”

这个对联根据留学生的错别字情况进行创作,体现了汉字字形接近的特点,趣味盎然,文字幽默,令人刮目相看。

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个错别字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这个对联是用在孔子后代的孔府大门上,据说作者乃是清代才子纪晓岚。我们现在看对联是没有错别字的,但对联在书写过程中是有错字的。

在书写中,上联中的“富”字少上面一点,宝盖头成了秃宝盖。下联中的“章”字下面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

之所以富字少一点,意味富贵无头,章字的一“竖”贯穿日头,意味文才冲天。因而此处的错别字,其实是对孔府的极大赞誉。

其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写错别字,难免会用错别字。像我有时候写文章,也有不少错别字。但是最好还是要细心一点,不要写错别字。当然,如果我们也有古人那样的才华,故意利用错别字来写文章对联,那还是值得尝试婴喜爱的。

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多多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哦。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