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梅兰芳故居:北京四合院的典范之作,谈谈梅先生故居有多美?

Image 2020-11-03

建筑家曾经说:"我们有5000年的历史,却少有50年的建筑。"现实世界,所有的一切都处于拼尽全力的冲刺过程中,快节奏的生活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也让我们失去了内心深处的平淡与宁静。

传统建筑渐渐离我们远去,而本文将谈谈梅先生故居有多美,看看如今的世界,是否还存在着一方净土?

最美故居

自北京护国寺向东行走,一座北京四合院映入眼帘。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梅兰芳故居。初次见到时,人们并未表现出欣喜之情,这是一座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四合院,占地面积700余平方米。从占地规模与建筑风格来看,这里并不是大户人家的住宅。

清朝末年,这里曾经是庆亲王奕王府的马厩,后来经过修缮,变成了如今的四合院住宅。1951年到1961年,梅兰芳在此地居住,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十年。

因为是私人住宅的原因,这个四合院的私密性很好,整个建筑只有东南方的一个入口。入口的大门被刷上了红色的油漆,看起来十分端庄肃穆。

自大门进入,四合院的内部又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象。灰色的墙壁斑斑驳驳,绿油油的竹子分列在小路的两侧,给人生机勃勃的向上感觉。

自走廊左转穿过一道门,这里便是公共区域。公共区域呈现长方形,相较于四合院中其他的部分,这里更加宽敞明亮。从前这里是整个府邸的工作场所,人们大多在这里劳动。

与此同时,这里也被当作工具储存场所,是整个家族的后勤保障部门。工作区域是外来人员的必经之路,如果需要仆人通报,客人们只能在这里等待。

在四合院的前院和正院之间有一座门楼,人们称之为垂花门。于住宅中的人们来说,垂花门的建设是必要的,它外形精美,清新脱俗,是装饰整个建筑的不二选择。垂花门将住宅的内部与外部分割开来,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

正院的中心有左右两棵柿子树,每逢秋收时节,黄澄澄的柿子散发出诱人的清香,众人皆垂涎不已。除了柿子树之外,正院中还栽种了众多海棠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盛景象。梅兰芳先生的正房位于中心院子北部,坐北朝南,风水极好。

走进房间,内部别有洞天。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典型的代表,表现出浓厚的古色古香的氛围,然而内部的装修和家具都充满着强烈的西方元素。这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四合院,竟然也是北京四合院的典范之作。

与北京四合院的不解之缘

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定居上海,然而他演出、会议众多,因此总在全国各地奔波。1951年,梅兰芳来到北京开会,总理与他进行了一番交谈。

彼时的梅兰芳已经成为了大名鼎鼎的京剧艺术大师,然而在新中国成立的关键时期,文化领域的所有安排都刚刚起步,百废待兴之际,中国艺术领域需要梅兰芳先生主持大局。

总理希望梅兰芳能够在北京定居,如此方便沟通,快速联动整个国家的相关艺术组织。然而梅兰芳先生在北京并无房产,于是总理便吩咐国务院赠予他一座住宅。彼时该国务院为梅兰芳先生提供了很多的备选方案,或者占地面积较为广阔,或者位于繁华地带。

在人们眼中,梅兰芳先生是艺术领域中德高望重的人,政府邀请梅兰芳来北京,自然也应该给他最好的住宅。令人意外的是,梅兰芳对气势恢宏、位于闹市之中的好几处住宅都并不满意,恰恰相反,他一眼看中了护国寺街区的不起眼的小房子:占地面积最小、地处偏僻、四周寂静无人。

梅兰芳已经站在事业的巅峰,金钱荣誉加身,然而他却对奢靡无度的生活十分厌恶。他喜欢朴素的生活,远离闹市,追求属于艺术家的宁静。

梅兰芳之所以选择护国寺街的四合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里的院子很大,足够梅兰芳每天的训练。院中的海棠树见证了梅兰芳先生的练功全过程,纵使身居高位,在艺术面前,每个人都是虔诚的信徒。

1951年,梅兰芳先生入住护国寺的北京四合院,他在这里度过了十年的时光,他曾经在这里演出,也曾经宴请宾客。这座北京城中的世外桃源,因为梅兰芳先生的入住拥有了活力。

尽管梅兰芳去世,但四合院中的众多物品得以保留,这才有了现在的梅兰芳故居。

如今梅兰芳先生居住的房间已经被布置为展厅,里面收集了梅兰芳的众多照片。演出、练功、矫正身姿……每一张照片都是梅兰芳生活的真实写照。穿越数年时光,当年的场景历历在目。

1961年,梅兰芳先生离世,妻子将他的古董字画以及剧本等艺术品上交国家,如今它们也成为了梅兰芳纪念馆的重要展品。

建筑情怀

梅兰芳故居是北京四合院的典范之作,它承载着太多美丽而有纪念意义的元素,是人们永远的回忆。

一方面,建筑是无生命的,但是当它们被赋予特殊记忆的时候,便是鲜活的。标准的北京四合院,东南西北严格对称,一砖一瓦都十分讲究,梅兰芳故居确实将中国古代的建筑之美展现地淋漓尽致。

然而这些美丽仅仅只停留在表面,当人们真正深入其中的时候发现,这里不仅只有建筑之美,还有艺术之美,文化之美,以及强大的人格魅力。

另一方面,时光已然逝去,人们原本应该拼尽全力留着最珍贵的东西。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的传统建筑曾经面临着浩劫,飞速发展的经济与象征过去的建筑格格不入,即便在今天也是争议颇多的话题。

人们已经无法回到过去简单的时光,这些象征着传统的物件便成为了唯一的依靠与回忆,人们应该对它们如数家珍,而不是肆意破坏与践踏。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