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传统手工艺赓续靠传承,也靠传播

Image 2020-10-28

最近,广西梧州陈塘镇的“阿木爷爷”火了,自从自己做木工活的视频被传到网上后,这位以“古法”榫卯制作木器的木匠拥有了百万粉丝,并在海内外掀起了一波榫卯热。通过视频平台,尤其是视频直播,传统技艺与现代意义实现交汇和转化,越来越多像这样的手艺人开始由“无人知晓”走上更大舞台。

抖音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31日,13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平台上涵盖1318项,涵盖率达96%。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数量超过4800万,播放超过2000亿次,获得点赞超过64.8亿次。共有5位非遗传承人达到百万元收入,40多位达到百万粉丝。

短视频平台上进行传统手工艺展示的手艺人

非遗在保护和传承中,最渴望的就是被关注。当非遗遇上短视频,后者凭借天然的流量优势,自然成为前者理想的传播平台。在抖音上,不仅有像“95后”周艺这样的年轻手艺人,传承紫砂手艺的同时,融合众多年轻元素,并利用年轻人接受的方式传播技艺。也有像62岁的李年根师傅,坚守竹编手艺52年,在手工技艺面临现代社会“淘汰”的境遇下,通过短视频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到竹编的魅力,从而令“老”手艺重获“新”生。

近年来,社会各界一直在强调关注非遗、传统手工艺背后所具备的民族精神底蕴和文化价值,但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和民众消费观点的改变,传统手工艺面临着严峻挑战。相比工业流水线生产的手艺工商品,传统手工艺品人工成本高、制作时间长,品牌宣传力度不足,购买渠道阻塞,在市场上整体竞争力不足,不少传统工艺因此衰落失传。专家学者业已认识到,在保护、传承之外,还需充分利用高科技进行传播。当下受众移动化、碎片化、场景化、视频化阅读习惯的养成,以及年轻人对社交功能的青睐,令短视频平台成为非遗等传统手工艺传播的新兴载体。日活用户超过6亿的抖音平台,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手艺人。

景德镇陶瓷大学传统雕塑系主任邵长宗认为,视频对于传统手工艺是更友好的媒介,“传统手工艺品的艺术文化价值既体现在产品的形态设计上,也体现在制作过程和工艺历史等背后的故事里。视频相比图文能更好地呈现这些信息。”

2017年,相关部门发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对具备一定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予以重点支持。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的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在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中,“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操作性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当大众能够通过短视频、直播等看到更多传统手艺人的非凡技艺和传承能力,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如何实现手艺人以及传统手工艺在大众市场中的创新价值,则成为传统手工艺能否融入今天生活,进行“生产性保护”的关键。

2019年3月,为了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传承,抖音发起了非遗合伙人项目,计划在一年内,帮助10位非遗传承人实现百万收入或者百万粉丝。发布会结束一周,超过3000人报名非遗合伙人。可见,对于很多手艺人来说,除了更好的记录、展示、传播自己的手艺,还需要对技艺进行生产转化,建立起产业链路。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这样的转化、销售路径是成立的并且可以复制。

李年根通过抖音小店销售竹编产品,一个月能卖出5万元。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学生周馨,通过在平台直播,两个月时间里,卖出了10万元手作瓷器,是过去同期收入的100倍。据统计,有超过5000名手艺人每天在平台上售卖作品,其中超90%的人每天有稳定收入。

有市场、有收入、有盼头,对于传统手工艺者来说,短视频提供的不仅是面向庞大用户群体的视频平台,同时还为他们的创新创业,提供技术支持。面向市场,也意味着传播的增强,文化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大众不断发掘传统手工艺与当下生活的独特联系的同时,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也在走向更积极的方向。

“短视频平台的直播和智能分发能力让中小手艺人有了更多破圈的可能。”抖音电商运营负责人木青认为,平台低门槛,易操作,“在短视频平台上,用户的账号就是手艺人的门店,一台手机就是最好的推广工具,手工艺相关的短视频、直播就是最好的推广内容。”

当然,成功出圈并不简单,这一过程面临平衡形式与内容、提高传播技巧等问题。10月23日,抖音正式宣布面向全国手艺人、手艺商家推出“看见手艺”计划,包含流量扶持、费用优惠、官方培训、专属运营活动、直播基地服务等多项举措,希望通过这一计划,在未来一年,帮助超千名手艺人收入破百万元。

非遗的赓续靠传承,也靠传播,借助社会时代发展的大势进行有效传播,是保护、传承非遗的重要方面。同样,对于传统手工艺来说,学会借力,在直播电商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下,让更多手艺人被大众“看见”,被市场“看见”,也是振兴传统工艺,令其重获生机迈出的重要一步。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