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没有一种生活会被浪费”

2020-10-22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曾南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做客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大师下午茶”,与读者一起分享他以文学解读世界、表达世界的心路历程。

徐则臣曾创作了许多城市题材的小说,这可以溯源到他从小对“城市”根深蒂固的想象。出生在农村的他,十八岁前,什么农活都干过。因此,他早早地对城市就产生了一种“深刻的遥想”,这种想象随即化为一个抽象的符号,在他的脑子里扎根多年。

“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补偿行为。”徐则臣坦言,正是出于对城市的兴趣,多年后,城市便成了他笔下常见的题材。去不同的城市,他最喜欢花几天时间,独自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步行,从中能看到这座城市原汁原味的特色。

“广州这座城市,极富文艺和历史气息。”徐则臣说,这是他第二次来到广州,但他对广州的文化传统早有耳闻。早在20世纪前30年,广州就已是一片文艺的热土,许多本土的优秀作家像火种一样播撒到全国各地,“直到今天,广东依然保留着文化大省的优良传统,将对生长于斯的人的一生产生巨大影响。”

徐则臣曾被《大家》杂志誉为“70后作家的光荣”,也获得过庄重文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等多个奖项,《如果大雪封门》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北上》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耶路撒冷》获第五届老舍文学奖。

在徐则臣的作品中,常常可以见到火车、河流的故事,徐则臣承认,“到世界去”正是他创作的主题之一:在村里读小学、在镇上读初中、在县城读高中,再由小城市、省城到首都,“基本上把中国各级行政区划走了一遍。”

这种生活经历影响了徐则臣的创作。“让我熟悉各个地方、各个层次的人。”更重要的是,他能理解为什么基层乡镇的生活与意识观念往往滞后于城市,“所有的审美与潮流,都是从大城市一层层地往下蔓延。”同时,这种“滞后”反而让他对城市、对时代、对世界抱有更大的好奇,再将这些观察、研究融入写作之中。

徐则臣回忆,在那些曲折坎坷的经历中,他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当这些人逐一成为徐则臣笔下的角色时,他心中觉得特别笃定和踏实,因为他深知这些人“应当是什么样子的”。

“对一个作家来说,你所有的过往、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没有一种生活是会被浪费的。”徐则臣说到。(文化副刊部编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