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谁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年?国博今天给你答案

2020-10-19

1986年7月,一篇名为《中国文明起源问题找到新线索》的报道发布:辽西发现五千年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址。考古学界推断,这一重大发现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今天开始,这批重大发现的代表亮相国家博物馆,揭开《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面纱。

红山文化是距今约6500至5000年前中国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1955年,考古学家尹达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名称。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辽宁阜新胡头沟墓地、喀左东山嘴建筑群址、朝阳牛河梁遗址、凌源田家沟墓地群、朝阳半拉山墓地等重要红山文化遗址的相继发现和发掘,大大推进了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进程。

其中,最为著名的朝阳牛河梁遗址是迄今所知规模最大的红山文化祭祀遗址及墓葬群,发现了具有礼制雏形的“坛庙冢”祭祀建筑群和独具特色的玉器、陶器。

如果将这些出土文物翻译成“白话”——早在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形态就已经发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国阶段。此次展览精选了160余件文物,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红山文化的基本脉络和独特内涵。

国家博物馆展览序厅部分,红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3件玉器——玉玦形龙、玉斜口筒形器和玉勾云形器悉数亮相。随后,展览分“礼重在祭”“唯玉为葬”和“文明曙光”,重现了一个新石器时代的“古国”。

一批经典的红山文化代表文物在展厅用各种方式露脸儿。作为红山文化最为著名的女神头像以图片形式出现,专家说,主要考虑到头像比较娇贵,不宜挪动,所以用图片形式进行展示,同时配合展出多件女神庙出土的泥塑人像残件,其中耳朵残块大小约为真人耳朵尺寸的2倍,人手残件与真人手掌大小相当。

女神庙内发现的动物塑像残件也被亮了出来,主要有禽类和兽类,其中禽类残件具有鹰的特征,兽类残件具有熊的特征。此次展览还展示了8件红山文化出土玉龙。

其中,国博镇馆之宝——碧玉C形龙也出现在展厅中,它是已知红山文化玉龙中体型最大的一件,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如果驻足细看,展厅里有不少有趣儿的细节。比如先人没相机,但依旧巧妙地留下了自己的模样。

展厅里有一件小型陶塑女性立像通体压磨光滑,左脚极为写实地塑出一只半高筒靴,反应了当时红山先民的生活风貌。

还有一件头像,黄褐色砂岩质,表面虽然风化,但面部轮廓清晰——颧骨突出,柳叶形眼,鼻呈三角形,嘴角及下颌雕刻胡须数道,耳部为半圆形。头顶有冠带饰,垂向脑后。

牛河梁遗址第五地点一号冢中心大墓也被复原。

这座大墓的主人可能是掌握神权的巫者,随葬玉器有7件——头部两侧各放置一玉璧,右胸侧置一勾云形器、一玉箍,右腕套一玉镯,双手各握一龟。

同时,红山文化的动物形玉器很多,基本模仿动物本体,惟妙惟肖。它们大都有穿孔,可以穿绳佩挂或用线缝缀于衣物上。展览中有玉凤、玉鸟、玉鳖、玉蚕、玉蝗等十余种,其中一件玉凤为淡绿色,回首,高冠,曲颈,圆睛,疣鼻,曲喙,羽翅上扬,尾翅向下,每部分既各自独立,又浑然一体,神态极为生动传神。

还有一些先人留下的谜团在展厅里待解。

比如展柜里摆放的陶筒形器,都是中空无底,上下贯通的,表面绘制了丰富的纹饰图案。关于它们的用途,专家推测,是祭祀用陶器,而非生活用器,有可能底面上曾蒙着鼓皮,供敲打使用。

还有一种玉斜口筒形器,过去多为传世品,因用途不明一度被称为“玉护臂”或“马蹄形器”等。后来发现在墓葬中大多置于墓主头骨下方,因而被认为是戴在头上的法器。随着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了与之形制高度相似的占卜工具,其功能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红山文化玉器的玉料产地究竟在哪里?至今也未有定论,有岫岩、内蒙古和贝加尔湖几种说法。专家介绍,其材质以透闪石为主,颜色多为黄绿、淡绿色。展览通过二十余件不同材质和颜色出土玉器的展示,为观众提供了一次认识玉料的绝佳机会。

国博介绍,这是田家沟和半拉山墓地出土文物首次在辽宁省外展出,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1月17日。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