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当我们的城市变成欧美国家的复制品时,中国建筑文化该何去何从?

Image 2020-10-16

透过文化的瞳孔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文化长河波澜壮阔,同时也蕴含着哲理,让我们一起走近文化的世界,感受文化的魅力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在现代城市急速扩张的过程中,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在西方的现代建筑文化冲击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困境

一方面,一个个具有历史沉淀的老城区、旧建筑,被整体拆除,彻底改变了城市的生态;另一方面,新的规划唯恐不时髦、国际化,一座座现代建筑拔地而起,要么犹如鹤立于鸡群般地孤立于城中,缺乏整体美感,要么是对西方建筑平庸粗糙地模仿,了无新意。

图 |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究其根本,是我们对西方文化的过度盲目地推崇,以及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缺乏自信。

“西方即代表先进,传统就代表落后”,文化自信的缺失,让很多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建筑缺少变化、没有历史可言,而西方的建筑才是现代建筑的唯一根系。

他们听信很多国外学者所说,中国的传统建筑,在长久以来不过是匠人建造的生活必需品罢了,它们没有理论、更没有历史。

然而,妄自菲薄的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所谓的现代建筑审美标准,大多都是西方人以他们的文化视角构建的。

虽然,西方是工业文明的先驱,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但是,我们是否问过自己,一切标准都必须要以他们为准吗?

事实上,近现代的中国学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从梁思成先生那一批人开始,中国的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证明了中国古代建筑没有形成理论和历史这个观点是不对的。

中国古代建筑不仅历史悠久,且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审美,是人类建筑史上不可忽略的一支。中国古代建筑的很多理念,甚至在无形中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土木”VS“砖石”——“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与“献给神的礼物”

大多数人诟病中国传统建筑时,都会说它的土木结构不如西方砖石结构的建筑耐用。

然而,我们是否想过:为什么中国传统建筑主要选择用土木结构,而西方建筑主要用砖石结构呢?

图 | 中国传统的土木结构建筑

关于中国古建筑的取材,流行着以下的论点:

地理决定论。啥意思?中国古代时山林多,盛产木材嘛,老百姓可以就地取材,这样的建筑材料,既便宜,又获取方便。因此,时间长了,中国古人就习惯了以土木为材料的建筑方式。经济决定论。中国古代长期处于小农社会,社会生产力低下,所以,在盖房子方面的体现就是,只能采用土木结构这种相对经济的建筑形式。这些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然而,如果仔细推敲的话,两个结论又都站不住脚。

就说“地理决定论”吧,无论是阿房宫、秦始皇陵,还是大唐的大明宫,中国古代很多工程都不是就此取材。据史书记载,这些工程所用的木材都是从四川、湖北等地千里迢迢地运来的。中国山多,山上木材多,那石头不也更多吗?中国古代不是也有很多的砖石建筑嘛。为何在建筑形式上土木结构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

“经济决定论”就更不靠谱了,在古代,中国可是长期处于世界上经济最强的帝国行列。你想啊,秦始皇他老人家干过多少世界级的大工程,怎么可能因为钱的问题影响到宫殿的选材呢?

虽然社会的物质条件会对建筑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中国传统建筑千年来一直以土木结构为主要形态,最本质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这是古人主观上的选择。它不仅是统治阶级的选择,也是中国古代广大人民的集体选择。

如果深入地探究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就会发现,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是秉承着“以人为本”的观念。

图 | 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人本”的价值

正如明代园林著作《园治》中所说,人生不过百岁,我们创造的环境应该与我们的寿命相适应,何苦要求后世子孙也在自己创造的环境中生活呢?事实上,后人不一定对我们的安排满意,他们有自己的意识。

你看,这是一种多么现代务实的态度。面对人与万物的新陈代谢,古人似乎比我们现代人还能坦然地接受。

因此,中国古代即使有人力和金钱去收集石材,也没考虑建造那些像西方建筑那样,可以世代屹立于大地之上的庞然大物。因为中国古人认为,那样既耗费人力物力,还不一定讨后世子孙喜欢。

再看西方的古建筑,如果细细品味你就会发现,西方有名的建筑十有八九都是神庙与教堂。这是因为西方不管是早期的古希腊文明,还是后来的古罗马文明,都是以“神”为中心的,这就是所谓的“神本”。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有神才是永恒的。在“神本”的价值观统治下,西方人可以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花几个世纪时间去建造一个献给神的礼物。

图 |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以上就是中西方建筑取材有所不同的根本所在。

也许有人会说,不对啊,中国人也信神,也有宗教信仰啊?但是,你别忘了,对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个宗教——道教与佛教,一个是汉代才出现,另一个是南北朝时代才从印度传入中国。而在此之前,中国的社会价值观早在西周时期就完成了“神本”到“人本”的转变。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深山中的石窟寺以及少量佛塔使用砖石建筑体系外,中国大多数的宗教建筑都是依据中国传统建筑的转化。中国很少有西方基督教堂、中东伊斯兰清真寺、东南亚佛教金塔这样为了凸显宗教权力与地位的宗教建筑。

中国的道教和佛教,其教义是为现世修行服务的,因此,不会过于注重物质的形势。而西方的基督教宗旨,是引导人们追求死后的安稳,所以他们要用威严高大、气势恢宏的石构建筑作为神灵的居所,得以让众教徒的灵魂臣服。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尽可能地发挥想象,创造出天堂的景象,以求自己死后能够住进去。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秉承的“活在当下”,有很大区别。

“摊大饼”VS“盖高楼”——动态美还是静态美

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另一个诟病,就是它没有像西方建筑一样追求向上的空间拓展,而是像摊大饼一样,致力于平面空间的延伸。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文化观念上的差异造成的。正如我们古人对北京紫禁城的设计,它沿着一条中轴线,遵照某种序列感,平缓对称地,向四周平铺开来。除了一两个用于瞭望的城楼,紫禁城的建筑几乎都是平缓地趴在大地上。而西方的著名建筑大多都是服务于宗教的,他们从建造的开始,就是一直在思考如何在高大、威严上做文章。

图 | 北京紫禁城中轴设计

其实,中国古代并不是没有过高大的建筑,但跟西方人追求威严感的目的不同,中国古人修建高层建筑的目的是希望把人带到高处,或让人登高望远,或者观察战时敌情。比如北魏时期洛阳城中的永宁寺塔(后来因大火焚毁),据史料记载,永宁寺塔高达四十九丈,也就是147米,放到今天也是座高建筑。

这证明木结构的中国传统建筑是有能力往高处发展的。只是后来,中国人慢慢失去了往高空发展的兴趣。

那么,中国古人为何会选择往平面空间上发展呢?

中国古代地广人稀?不会,中国古代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是地广人稀,但是无论何时,城市的土地永远是稀缺的。中国传统建筑,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依旧选择平铺式的展开,更多的还是主观上的选择。

“摊大饼”式的向平面发展,其实也是中国古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人类最早的建筑方式,就是围绕一个中心空间——内院,来居住和生活的。

图 | 山西平遥的“乔家大院”

“庭院”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必要私人空间,它是一个相当于没有屋顶的房间,承载着交通、景观、交流、生产等重要功能。人们在庭院里边种植花木、晨练、做工、晾晒。以至于它向平面外延伸出一个一个以院落为中心的建筑单元,还可根据需求不断增添这种单元。

而西方的建筑,在很早就适应了上下组织、功能集中的楼房建筑。西方的古典建筑被归为美术,成为“造型艺术”,它致力于创造静止的形体美,就像观看一副画一样,追求远距离观看的视觉震撼。于是,它们不断在高大的体量上进行延伸。

而中国的传统建筑,更贴近于文学、戏剧的艺术感,注重人在运动中的视觉感受。人在近距离,行进中,感受庭院、屋内空间和景物的变化,让人感觉像置身于一幕幕戏剧,一节节乐章。

如果以人为尺度,西方的高大建筑从近距离观看会给人带来压迫感。与西方“神本”的理念刻意追求这样的效果不同,中国人在建筑理念上,秉承的是“实用”和“以人为本”的原则。

或许是中国文人擅长用文字来延展空间,以至于真实空间的低矮造成的缺失感,他们可以用胸中的丘壑,眼中的山河来弥补。

中国当代建筑,该何去何从?

经过中西方的建筑类型与设计理念的区别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造成双方设计上的本质差异,只是“人本”与“神本”的出发点不同。在从文化的角度看,并不存在谁比谁高一头。

不过,有一点不可否认,在人口相比于古代爆炸式增长的今天,尤其是不可逆的城市化进程使得人口涌入大城市,造成城市的土地资源异常稀缺。这时,坚持传统建筑的平面空间发展的理念,几乎成为了奢望。

然而,我们在进行城市化扩张的时候,是否考虑过,能否在复刻美国城市样板的同时,保留并传承一下我们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城市文化?

中国用几十年,走完了西方两百多年的文明历程,这反映到城市的扩张中,就是由于无暇思索,使得数千年的城市文明,在造城的过程中沦为文化的废墟。过于盲目、随意地拆毁旧城区的旧建筑,毁掉了城市的历史,城市的文化。刻意地去追求高大奢侈、整齐划一的建筑,缺乏文化的传统与生命力,使得城市像欧美城市的复制品,显得异常的虚假。

图 | 中国的都市像是对美国城市的模仿

中国新时代的建筑设计必须要跳出西方中心论思想,建立一套根植于中国文化的价值判断和本土的建筑学。这种建筑学应该富于文化自信,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合中国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当代很多建筑学者早已意识到了这些,在近些年的建筑设计中增加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

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在现代建筑实用性的基础上,要为其添加些精神上的属性,这就体现在园林的设计上。人类文明先建造了华美的住宅,之后开始营造园林,园艺要比建筑更胜一筹。因为建筑是为了生活需要,而园林实现了生活的艺术化,在审美上更加复杂细致。

而中国的传统园林,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最理想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国当代建筑的最理想归宿。我的现代建筑要用造园林的思路与技巧,来体现中国传统美学。

图 | 中国的园林

与西方园林在布局上运用标准的几何图形和直线,追求视野的开阔性和对称性的设计理念不同,中国园林来自于中国农耕文化传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田园,田是农田,园是园林,园是对田的美化和加工,都代表着对自然的归属感。

西方的园林跟公园的区别不大,而中国园林大多为私家花园,体现了文人的情趣与审美,甚至哲理思想。中国园林艺术运用了近乎于山水画散点透视的方式来设计布局,它的观察点可以移动,而不是像西方油画有固定的焦点。所以,当人在园林中随意游走时,每每移动步伐,景色也随之转换。

营造园林没有固定的理性逻辑和规则,这样就能避免千篇一律的乏味设计。中国园林完全是设计者通过自己的艺术直觉,运用大小对比、明暗对比、虚实对比的艺术手段,来建造,将大量的树石、池塘构成一座“城市山林”。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对一座城市来说,可能存在许多重要关口,未来它将成为什么样子?决定它的是保存中国传统文化,将其融入现代建筑后形成独特的魅力,还是变得千篇一律、对欧美建筑进行快速的复制粘贴,最后毫无个性,这两种不同的选择。

文化中蕴含的故事总是这么令人着迷,好了,今天小编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下期再与小编一起走进文化长河,感受文化的波澜壮阔吧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