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滕县出土画像石,画中伏羲女娲手捧圆盘,专家:代表汉代的“神”

2020-10-10

滕县出土画像石,画中伏羲女娲手捧圆盘,专家:代表汉代的“神”

山东汉代汉画像石的题材包罗万象,不仅有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风俗的庖厨图、宴饮图、乐舞百戏图;还有反映人们信仰的神话故事、驱鬼辟邪仪式、祥禽瑞草,以及宗教画像;滕县出土一对“人首蛇身”画像,男人是伏羲,女人是女娲,他们手捧“圆盘”,一副敬畏的模样;专家研究表明,他们捧着的不是普通的铜盘,而是汉代的“神”;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建国以来,山东地区陆续发现有大量的汉画像石墓,这一特点是山东地区独有的;有时候一座墓内有多达三十多块画像石;这些画像石的出土,为我们提供了史料上看不见的汉代历史;1996年,藤县曹王墓出土一对画像石;画中较为清晰地展现出一男一女;均为人首蛇身;按照古人对蛇的崇拜来看,不难理解他们是伏羲女娲的神话形象。

奇就奇在他们用双手将两个“圆盘”高高举过头顶,这代表什么意思呢?两圆盘能被神灵举起,肯定不是一般的铜盘,会不会是法器?

在以往考古过程中,有大量汉代的神灵画像的发现,专家尝试从中寻找线索;在汉代,驱鬼辟邪画像反映了当时鬼神思想的泛滥;祥禽瑞草是汉代祥瑞思想的形象证明;秦汉时期的神灵极为广杂,自然和人间的许多物质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

纵观汉画中的神灵,经过仔细比较,再结合史书记载,专家推断,伏羲女娲手里捧着的,不是任何实物,而是“日神”和“月神”;这怎么理解呢?

日神、月神的崇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汉代对其信仰依然存在;在画像石中,经常出现“日神”和“月神”;比如,济宁汉代画像石墓,墓室顶南段刻日轮,日有金乌;所谓“金乌”,是我国古代的一个神话形象,传说太阳中有一只三足乌鸦,它的毛被照成了金色,所以称为金乌;其传说广泛见于各种文献;如《山海经·大荒东经》有云:“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再如《淮南子·精神训》云:“日中有踆乌”。注云:“踆犹蹲也,谓三足乌”。《后汉书·天文志上》注引张衡《灵宪》云:“日者,阳精之宗。积而成鸟,象乌而有三趾。”……现代学者多认为日中有乌是古人对于太阳黑子的神话学解释。

山东安丘董家庄汉墓中,墓室封顶的画像石刻日轮和月轮,日轮内有三足乌,月轮内则有玉兔和蟾蜍捣药;关于月神,古人很早就了解月亮有圆有缺,但不明白为什么;所以人们对于月亮产生了一系列的联想,形成了许多神话,如嫦娥奔月、蟾蜍和玉兔等等;其中蟾蜍和玉兔,往往同时出现在画像石的月轮图中;这是怎样的神话故事呢?

关于月中玉兔;据《拟天问》有云:“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在今天,人们对玉兔更为熟悉,可是从画像石资料来看,在汉代齐鲁地区,月中有蟾蜍的神话似乎在当时更为流行;还是一个非常意外的神话;据《灵宪》有云:“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意思是说,美丽的仙女嫦娥变成了一只大蛤蟆……一些画像石中,比如邹城市高庄乡金斗山、泰安 大汶口和济南大观园的月神图像中还只有蟾蜍,而无玉兔;说明当时人们似乎更能接受蟾蜍。

类似具有“日神”、“月神”的画像,还出现于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济南市大观园、泰安市大

汶口等地;滕县曹王墓画像石中,伏羲女娲手捧的“圆盘” 中也有相关形象;所以综合来看,他们高高举起的,不是铜盘,也不是法器,而是当时人们信奉的“日神”和“月神”。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