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19世纪法国小说《娜娜》:看得到的荒诞女子,写不尽的悲凉人生

2020-09-30

这几天“娜娜”俩字儿有点火,是因为要参加央视国庆晚会的那位拉大提琴的欧阳娜娜,不过人家这次是要唱歌。由此想起曾经读过的一本书,也叫“娜娜”,不过那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左拉的一部小说——《娜娜》。虽然时间久远,但细细品味之后,你会发现即使放在今天,这部作品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闲话少叙,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部不朽名著。

先介绍一下左拉

左拉,生于巴黎,父亲是意大利人,是一名工程师,而母亲是法国勃艮第省人。他的童年在普罗旺斯度过,1858年回到巴黎,当过书店店员和新闻记者,后在家专事小说创作。

左拉早期的作品受浪漫主义影响,后来在泰纳艺术哲学和克洛德·贝尔纳实验医学理论影响下,把科学实验方法应用于文学创作,倾向于现实主义,最后发展成为自然主义。

关于泰纳艺术哲学以及克洛德·贝尔纳实验医学,网上有很多介绍,这里就不多解释了。

左拉

左拉著述颇丰,主要有由20卷长篇小说构成的《卢贡-马卡尔家族》,每部小说都引起轰动,本文中介绍的《娜娜》,就是这一系列中的第九部小说。

此外,左拉还有《戴蕾丝·拉甘》(1867)以及城市三部曲——《鲁尔德》(1894)、《罗马》(1896)和《巴黎》(1898)等作品。

晚年,左拉曾两次受到非法判罪,被迫出走英国。1902年因煤气中毒死于巴黎。

左拉的生平,网络上亦有不少的介绍,本文就不多赘述了。

关于《娜娜》

《娜娜》是《卢贡-马卡尔家族》中的第9卷,也是左拉作品中争议最为激烈的小说之一,在创作手法上,小说应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的范畴,但其中仍有不少自然主义成份。在发行单行本之前,小说曾经先在《伏尔泰报》上连载(1879年1月—1880年2月)。

女主人公娜娜是一个被遗弃的私生女,长大后先是流浪街头,后又出入舞场。后来,娜娜被游艺剧院经理看中,主演了戏剧《金发维纳斯》,大获成功。

巴黎上流社会的男士们纷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先后由银行家斯泰内和皇后侍从米法伯爵供养,成为巴黎红极一时的交际花。

娜娜

她把追求她的男人的钱财一口口吃掉,使他们一个个破产,有的甚至命丧黄泉。娜娜在微贱时期所梦想的生活全部实现,但同时,她也沉溺于腐朽的生活方式而不能自拔。

娜娜最后因患天花病而死。时值第二帝国即将在普法战争中崩溃,而娜娜一生的兴衰,则成为第二帝国腐化堕落的社会的写照。

左拉这部作品的问世扩大并巩固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娜娜》发表后在法国引起了轰动,小说出版的第一天,其销售量达五万五千多册。

后来,小说被改编为电视、电影,在法国多次播映,相继被译成20多种语言文字。据说,在各国公共图书馆中,《娜娜》是拥有最多读者的书籍之一。更多小说具体内容就不剧透了,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找来读一读。

《娜娜》引起的巨大争议

《娜娜》出版以后,引发了长时间的、巨大的争论。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再到现在,仍然不断有学者对本书以及作者进行各种不同维度的讨论。在这里,我们不预设立场,只是把不同的声音展现出来。

当时社会上所谓的“正人君子”们觉得这部小说揭了“上流社会”的底,因而大肆攻击左拉诲淫诲盗,咒骂左拉不道德。某些评论者认为该书“既不真实,又无任何新颖之处”。批评家布鲁纳蒂埃在一篇文章中指责左拉将一个真实的女性写成了一个“同生活和自然毫无关联的荒诞、轻佻的女人”。

左拉的好友福楼拜在表示了这部书使他喜出望外之余,也提出了保留性意见。他对左拉说:“您完全可以少用那些粗俗的词语,这是可行的……在某些段落,我认为您完全忘却了羞耻二字……《娜娜》在不断追求真实的情况下,变得荒诞了。”

福楼拜

对此,左拉的回答是:“有一种专门迎合读者的低级趣味的作家,这些人确实可以称为情色作家;而我只是在现实中吸取灵感,目的只是在于使风俗醇厚而已。”他还说,“在医生眼中没有什么脏病;在作家眼中也没有什么禁止写的情欲,我有权力也有义务把它写出来。”

左拉的另外一些朋友,如莫泊桑、于伊斯芒、塞阿尔等人则给了《娜娜》很高的评价。他们指出,左拉是通过创作,来宣泄自己的思想感情。

于伊斯芒在给左拉的信中写道:“我从《娜娜》中挣脱出来,我的心依然不能平静……这是一部美好的书,一部崭新的书!无论是在您的连续小说中,还是在直至今天人们所写的小说中,它都是一部完全崭新的书。我真不敢相信,您竟有这样独特而博大的力量……”

福楼拜也赞美《娜娜》说:“多好的一本书!……那位左拉真是个天才!”又说,“龚古尔所写的埃丽莎,在写女性的文学中是娜娜的敌手,可是同热尔伟兹的女儿(也就是娜娜)相比,根本没有生命!”

到了20世纪,《娜娜》仍然是一部争议较多的作品。学者们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侧面对这部小说进行了研究。有的研究者认为,《娜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其中具有极其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具体表现为对男女关系的描写和民间粗俗语汇的大量使用,这的确有伤大雅。

英国学者海明斯认为,该书体现了一种欲望升腾的焦虑和作者“清教徒式的反应”之间的矛盾。而一些评论家如约翰·莱普等人指出,左拉身上存在着一种无法遏制的顽念,《娜娜》正是这种顽念无意识的产物,同时,在作品的一些典型场景中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一种“盯着女性的窥视者的目光”。还有一些研究者,则把娜娜的堕落归咎于遗传,归咎于同样纠缠着作者塑造的其他人物的那种“轻度精神病”。

相反,另一些研究者的看法则与上述看法相去甚远。法国《左拉传》一书的作者阿尔芒·拉努在书中指出:“《娜娜》使左拉无法避开情色问题,不过,当时是存在情色这类事物的,所以他有权力把它反映在小说里。另外,这种情色他并未经历过,他是以他那蓄积起来而尚未使用的力量来丰富他的想象的。他的这种冲动,尽管十分狂热,但仍然是正常的。”,另外,“左拉的清白和他作品中的情色描写是同一块金牌的正反两面。”

根据小说改编的美国电影剧照,1934年

一个英国文学评论家认为,左拉在《娜娜》一书中尽力去描绘一个堕落的女性,结果适得其反,在他笔下出现的是无数道德败坏的男人。由此可见,娜娜的堕落应该归咎于那个腐化、道德沦丧的社会。

一些苏联作家则十分热衷于左拉的作品,他们认为,左拉的内心倾向于诗,《娜娜》就是一首“邪恶的诗”。

法国学者乔治·让认为,《娜娜》虽然属于十九世纪,但其中所写的许多东西在二十世纪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仍有现实意义,因为在当今的社会和文化中同样存在着类似的东西。

许多中国学者则认为,“作者通过娜娜一生的不幸遭遇,以生动犀利的笔触,揭露了法国第二帝国时代上层社会的黑暗,鞭挞了资产者和贵族的虚伪,对被侮辱被损害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不过,即使有再多的争论甚至非议,都掩盖不了《娜娜》这部作品耀眼的光芒。无可否认,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强烈建议朋友们找来一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