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相济,浑厚雄壮,“五穷鼓”敲出绝妙乡音
白银既有浩瀚沙漠,又有一马平川;既有塞外风光,又有江南毓秀。黄河、绿洲与沙漠同在,古刹、城堡与森林共存,蕴含着独特的文化情怀和精神内涵。在璀璨夺目的黄河文化中,发祥于白银区水川镇桦皮川村的“五穷鼓”便是一朵绚丽的花朵。
“五穷鼓”,简而言之是在春节闹社火时表演的一种鼓舞。当地百姓称正月初五为“五穷日”,也叫“五鬼日”,因这种鼓舞源于每年正月初五追“五穷”、赶“五穷”活动,同时,配以舞狮表演,寓意驱邪除妖,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财源广进、平安顺意、生活美满、家庭幸福的打击鼓乐,故名“五穷鼓”。这种打鼓活动始于明朝洪武年间,盛于清朝和民国时期,它融入传统武术元素,酣畅淋漓地表达了白银人民向往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美好情感。
“五穷鼔”的创始人系元末明初桦皮川人李鉴。据《李氏家谱》载,明初,鉴追随大将徐达镇守武威,任参将。因长期与来自安徽的明军将士为伍,逐渐熟悉军中士兵娱乐时的鼓乐节奏和击打法。省亲时,鉴看到当地父老在正月初五举行送“五穷”祈祥瑞的社火活动,随将军中学得击鼓技术传授于乡亲,并出资制作长鼓二十八筒,组织起第一支社火队伍,后渐在桦皮川村及周边地区传开。
“五穷鼓”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艺术,全面、完整、生动地体现着白银民间文化传统,保留了民间打击乐艺术的原生形态,是西北乃至全国鼓点艺术最高水平的代表之一,深受沿黄一带老百姓的喜爱。气势宏大的五穷鼓,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完美地结合了体育以及健身类极具代表性的运动形式,再现了时代历史风貌,具有重要的体育教育及体育文化价值。
“五穷鼓”的构造非常奇特,鼓帮为檀香木,长约七十厘米,直径五十厘米,圆筒形,中间稍粗,两头稍细。鼓面为牛皮,鼓身外表白布缠裹涂以油漆,多为黑白相间。除头鼓外,其鼓余均写“吉祥鼔”字样。辅助道具有五色彩旗二十四面,钹若干只。鼓手着传统古装式服饰,黑罗帽,青布衣,灯笼裤,黄丝带,麻鞋。鼓头为白篷头。
每年的正月初五,人们就集合在一起,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用扫帚、铁叉等工具驱赶“五穷”及一切邪恶的鬼神,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顺遂,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也反映了当时的劳动人民憎恨邪恶、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五穷鼓”在表演时,鼔头为总指挥,锣钹击节,鼔身飞舞,三者起落有序,声乐雷鸣,配合默契。动作讲究跳跃、翻闪、腾挪,时而天,忽而地,前打后击。基本动作有跳打、蹲打、翻身打、行进打等打击法。花样有鹞子翻身式、一根葱式、坐马式、高式、燕子衔泥式、力劈华山式等。队形有一字长蛇形、二龙戏珠形、五星形、八卦形、扇子形、圆场形等。
“五穷鼓”的表演急缓有度,刚柔相济,浑厚雄壮,变化多样,为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它是黄河文化的重要要内容之一,对考证黄河流域文化生活、民俗礼制和鼓乐发展历史有着重要价值。“五穷鼓”保留了民间艺术,民间鼓乐打击的原生形态,传承着各种传统艺术的表演形式,不仅对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有重要作用,而且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群众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对营造安定团结和构建和谐社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须知:非遗项目、图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