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南北大咖圆桌对话,畅谈大运河上的诗书酒画

Image 2020-09-28

9月27日,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南北对话论坛在顺义牛栏山镇举行,本届论坛以“千年运河,诗书酒画”为主题,汇聚多位知名学者、酒文化专家,就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展开深入探讨,同时探索南北酒文化的发展之路。

本次论坛是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系列活动中之一,论坛聚焦诗、书、酒、画四种文化艺术形式,从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的角度,解读京杭运河文化流变,进而推动京杭运河沿线的文化交流合作。

2500多年来京杭运河连通南北,扮演着南北漕运黄金水道的重要角色,影响着沿岸人们的经济文化生活方式,推动运河沿岸城市群文化的融合发展,并繁育出独特的大运河文化。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徐和建

“长期以来,运河滋润了南北两岸的文化发展,在它流过的地方,既锻造出江南水乡的风韵和北国风光的壮美,也浇灌出‘诗书酒画’的艺术风情。”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徐和建说,当下我们探讨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更重要的是以“诗书酒画”为载体,深入理解大运河文化的深刻内涵,为沿岸城市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如何把这些多元化的文化形态落在实处,传承并发扬光大,是我们聚焦“一河水、一脉情”进行深入探讨的关键。顺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贺亚兰在致辞中说道,酒文化伴随运河的兴起而生,以牛栏山二锅头为主要代表的北京酒文化在大运河文化中独树一帜,成为京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京城百姓心中。这场大运河南北酒文化对话,必将塑牢中国运河酒的“精神世界”。

顺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贺亚兰

“百货通湖船入市,千家沽酒店垂帘”。运河的兴旺繁荣,为酒文化的兴盛创造了绝佳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也推动了酒产业的发展壮大。明嘉靖年间的“引白壮潮”工程,使大运河北连密云,极大地促进了潮白河交汇处东麓的牛栏山地区酒业的发展。康熙五十八年的《顺义县志》卷二“集镇”载,牛栏山酒肆茶坊等“铺店亦数百家”;“黄酒、烧酒”为远近闻名之“物产”。历史上的酒文化传承至今愈加浓郁飘香,未来之路又将如何行进?酒文化学者们在南北酒文化对话环节中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杭州自南宋时起就是有名的酒城,当时的诸色名酒如蔷薇露、蓝桥风月、流香等有54款之多,酒文化历史颇为悠久。元代定都北京后,明清先后以此做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由京杭大运河,全国各地物资汇聚、人才云集,京城酿酒业空前繁荣,烧酒作坊林立,贩酒商贾往来不绝,清代京师酒种之多、风格之异,是中国历代都无法比拟的。“二锅头是清至民国时期,京师民间烧酒中‘好酒’的称谓。”牛栏山酒厂党委书记、厂长宋克伟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酿酒更是如此。潮白河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多元包容的京味文化、一代代京师酿酒人匠心独具,成就了二锅头特殊的清香口感。而大运河带来的便捷的漕运交通,以及融合、共生的运河文化,为二锅头品类繁荣和市场拓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大运河成就了二锅头。可以说,二锅头不仅是京味文化名片,也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宋克伟说。

水脉之上文脉常新。作为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书酒画等文化内容依运河水脉,持续融合发展,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上海开放大学教授鲍鹏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叶培贵、中国酿酒大师、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乾隆南巡图》主讲人樊祎雯分别从诗书酒画四个角度进行解读,这条贯通南北的京杭运河影响着沿岸人们的经济文化生活方式,逐渐繁育出独特的运河文化,在历史的川流中历久弥新。

产业繁荣助力运河文化发展,文化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作为京酒代表,牛栏山已经形成了全国化市场营销格局,特别是在大运河南端的长三角地区,收获了非常不错的市场反响。同样,绍兴黄酒近年来在北方市场也表现不俗。京杭两地的经济以及文化上的交流越来越多,为建设好大运河文化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如今,虽然大运河的交通运输功能早已被更加快捷的航空、铁路等方式取代,已不再承担物质和贸易上的往来,但其开放包容、美美与共的文化精神依然在起着深远的影响,为沿途的城市带来生机,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带来机遇。

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南北对话是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的系列活动之一,整个系列活动包含“1+8+N”场活动,即1个主论坛暨开幕式、8项主场活动,以及来自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相关N 场主题活动。今年正值大运河申遗成功6周年,今后,京杭两地仍将持续探索产业合作共赢模式,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抓住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契机,推动南北两地的产业取得更新突破。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