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石龙百年麒麟技艺 三代薪火

Image 2020-09-25

■何滚流在制作麒麟 石龙供图

麒麟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神兽”,东莞的麒麟文化历史悠久。2007年,石龙麒麟制作技艺入选东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石龙中山西路有一家 “炽华兴”麒麟醒狮店已有百余年历史,三代薪火相传,将麒麟制作技艺延续传承。而何滚流就是“炽华兴”麒麟醒狮店第三代制作人,他开拓创新、传承发展,守护着这门非遗技艺。

百年手艺 三代相传

据介绍,石龙“炽华兴”麒麟制作技艺始于清宣统元年间(1909),并历经三代人传承发展至今。第一代制作人何炽华最初在太平路开设纸扎店,技艺传至第二代制作人何仔和第三代制作人何滚流。“炽华兴”主要制作各种麒麟、龙狮及相关制品等,以麒麟制作最为有名。

炽华兴麒麟醒狮店创始人何炽华,家里有田有地,日子过得安逸。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接触了麒麟扎作。看着一个个由竹篾、藤、纱纸等编织出来的麒麟,他顿时产生了浓厚兴趣,从此便与麒麟扎作结下不解之缘。他毅然将家里的田地卖掉一半,举家迁到石龙创办了“炽华兴麒麟扎作店”。何炽华凭着兴趣、天赋和日渐娴熟的手艺,其制作的“东莞传统麒麟”变得远近驰名。

第二代制作人何仔自小跟着何炽华学习麒麟扎作,他将父亲的手艺继承下来,并大胆创新改良,使“何氏东莞传统麒麟醒狮制作”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制作技艺。

石龙炽华兴麒麟醒狮店经过百年洗礼,现由第三代制作人何滚流继承。何滚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便与家人一起撑起这百年老店,不但制作麒麟头、醒狮头,还制作其他相关产品销售,至今已有30年。2017年,他入选成为东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改良创新 工艺精致

“如何才能使舞动中的麒麟更生动传神?”何滚流经常对着麒麟左思右想。“眼睛最能传神,要是它能眨眼不就活灵活现?”

说干就干,何滚流怀着满腔热情,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摸索改良创新,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不懈努力,终于让他的麒麟会“眨眼”,由单凤不眨眼改良为双凤可眨眼,还有独特的鳌鱼头造型。

改良后的麒麟舞起来更加生动传神和威武,会眨眼的麒麟在东莞也开始流行,并用于大型麒麟表演比赛。2015年,何滚流受邀参加“2015年广东首届麒麟文化节麒麟制作比赛”,并获银奖。

开发新品 传承发展

受人称道的麒麟离不开高超的扎作技艺和艰辛的劳动,“麒麟制作工序复杂,制作一个麒麟头,从选料到成品,包括扎框、糊纸、晾干修边、上彩涂油、装饰等步骤,至少需要花费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何滚流说。

但由于手工扎作麒麟头利润不高,制作工序繁琐又辛苦,因此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投身这门行当。何滚流对此十分感慨:“如今可供年轻人选择的职业太多,年轻人怎肯安安静静坐上一天,只为扎作一个漂亮麒麟头?”尽管很多年轻人不愿学习传统技艺,何滚流仍然坚守祖辈的传统,传承麒麟文化。

令何滚流欣慰的是,他的儿子也会抽空帮忙经营,学习制作技艺,这意味着这门手艺还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延续这古老的手艺扎作。

如今,何滚流正积极开发麒麟新产品,提高品牌价值,积极参加各类展示展演活动,并与时俱进,在互联网上进行推广销售,将家族传承的麒麟制作工艺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