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一展看尽紫禁城600年 450余件展品讲述紫禁城记忆

Image 2020-09-23

一展看尽紫禁城600年2020年09月21日

今年,紫禁城迎来了600岁生日。这座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木质宫殿建筑群,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岿然屹立了600年。

在这600年的传承中,汇集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发生了无数故事。当下,故宫邀观众登午门城楼,赏金色屋顶层峦起伏,转瞬看尽600年。这场“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以18个历史节点,介绍紫禁城的规划、布局、建筑、宫廷生活,以及建筑营缮与保护的概况,450余件文物及史料照片引领观众走进这座“城”,体味宫殿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展厅里,每一件展品背后承载的都是关于紫禁城的记忆,展柜里的一砖一瓦、一纱一杯,代表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高技艺。

观展解码

明代地基模型 揭秘故宫为何震不倒

故宫历经600年风雨,却从未出现过因建筑基础不牢而坍塌的事故。西雁翅楼展厅里,紫禁城亮出“老底儿”,揭秘原因。

展柜里,明代故宫建筑地基工序示意模型显示,匠人们先用地钉(即短粗的木柱)和圆木桩组成桩承台,将桩承台打入地基槽内的生土中,在其上依次夯筑膏状的石灰泥、坚硬的高岭土夯层。然后铺上厚厚的土衬石板,土衬石板上用城砖抹白灰砌筑成边长约2.44米的磉礅,总高约4.1米,其上才是承载建筑木柱的柱顶石(即柱础)。在砖砌磉礅周围,用夯土层与碎砖层夯实,最终形成坚实的建筑基础。

如此“良心工程”的设计,在近年来故宫考古时曾被印证。故宫慈宁宫广场,长信门西北侧,故宫考古工作者在一个东西向宽2.5米、南北向长5.4米的探坑里,找到了明早期的墙基。在探坑底部北侧、距墙基约3米、距地表深约4.4米的基槽内,专家发现了东西向的4根木质地钉(竖桩),地钉上分别铺设了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组排木,组成稳固的桩承台。据介绍,这与现代建筑的防震原理有相似之处。地震时,底部圆木的活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地震带来的晃动,从而起到一定的减震、防震效果。

故宫隆宗门西消防施工沟出土的金代琉璃板瓦残片和滴水残块,故宫长信门探坑出土的沟纹砖和“宫”字砖残块……即便是一块用来墁地的砖,精细度都丝毫不打折扣,现在的故宫人也未曾怠慢。

这些,或许是这座世界最大的木质宫殿建筑群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

养心殿明瓦 解开“阳光屋顶”的“误会”

展厅里也有关于这座城的最新发现。比如,一片养心殿正殿东暖阁后檐明瓦片是最近几年刚揭下来的。

所谓明瓦,是指古时候大户人家在窗户等处使用的玻璃替代品,可以解决采光问题。一度人们以为养心殿的明瓦材料是云母。这个“误会”最近才被解开——2015年底,“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启动,故宫博物院开始对养心殿进行全面的修缮和保护。揭瓦后,工作人员发现明瓦是“一种大而平的贝壳”。对其进行了科技检测后,发现这是一种名为“海月”的贝壳。

展柜里,策展团队搭建了微缩“养心殿”,还用“明瓦”与窗纸造了一扇“窗”。“清代皇家宫殿和园林中有多处使用明瓦的记载,但是除了养心殿外已难寻实迹。”故宫古建部工作人员张琼参与了此次保护项目,她说,他们将固定明瓦的一千多个钉孔标记下来,再将瓦片小心翼翼地取下,按照它们在雨搭上的位置固定后收藏,避免它们再经历风吹雨打。展出的瓦旁,摆着一件标本——海月原片。张琼介绍,“这是一种双壳纲贝类,贝壳形圆而薄,扁平透明,在东南沿海和江南园林里曾经做窗贝使用。”

未来,被揭下的明瓦是否要回到原位?“我们一直在寻找更适合的替代品。”张琼说,养心殿使用的海月尺寸硕大,出产十分稀少,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但是我们不会放弃的。”

绝不因瓦轻而将就。这或许也是故宫六百年如故的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