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第四届北京纪实影像周正式发布纪录片“京九条”

2020-09-23

9月22日,作为第四届北京纪实影像周重大政策成果,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正式发布了《关于支持北京纪录片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京九条”)。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烁从五个方面介绍了“京九条”政策核心内容。

这一政策的出炉,将为北京纪实影像产业注入极大活力,助力北京纪实影像产业提速发展。

据了解,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京九条”经过业界专家学者、制播一线专业人员反复共商,多轮次征求意见、反复完善。起草说明已在9月16日专项发布会上作了阐述。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烁表示,纪录片“京九条”规划精准、内容全面,措施得力,可行性强。下一步,要重点抓好纪录片“京九条”解读、培训和宣传工作,让更多人群关注、喜爱、创作、推广纪录片,为时代画像,为时代明德,为时代立传。

一是抓规划,精品创作更加自信从容。坚持把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纳入北京新视听中长期规划,早策划、精选题、优储备、扶原创、出精品,对项目库、种子库、片单库实施分类储备、分档管理、动态调控,打通精品创作生产链,改善供给、提质增效。纪录片“京九条”进一步强化“四大工程”建设,从重点题材规划、精品项目库建设、推荐评优机制、扶持奖励办法等方面,作出规划和部署,特别在围绕中心工作、重点主题,丰富北京纪录片重点选题和精品项目库上,明确了目标任务,每年重点扶持制作5部重大主题纪录片、20个纪录片精品项目,以更多精品奉献人民。

二是搭平台,行业发展更加融合贯通。纪录片“京九条”注重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调控“供给侧”,有效聚合市区统筹、高校研学、行业协会、社会资本、高新技术、人才力量等资源,积极搭建“政府主导、业界支持、社会参与”的纪录片创作生产、运营推广平台,从项目孵化、精品生产、宣传推广、展览展映、品牌活动、交流合作、人才培育等多维度,融合贯通纪录片事业和产业,开拓渠道、激活市场、激发源动力。纪录片“京九条”提出探索设立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支持制播协同台网联动、打造影评节展宣推平台、促进合作意向转化落地,这些不仅为纪录片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撑,而且必将在生态构筑、行业优化、精品创作上发挥催化剂作用。

三是强引导,产品供给更加精彩多元。持续深化精品创作北京模式,坚持题材规划、立项创作、推荐评优、扶持奖励协同推进,把引导服务关口前移,在引领扶上下功夫,避免扎堆创作、仓促创作、攀比创作、应景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精品奉献人民的创作理念,聚焦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重大现实题材主题,关注现实、关注人民、关注生活、关注公益,创作更多更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扛鼎之作,承载起“国家相册”新时代责任和担当。坚持科技优先、场景应用,创新表现手法、表达形式,创作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叫座又叫好、养眼又养心的精品力作。纪录片“京九条”支持各制播机构规划打造一批示范精品力作,在入库选题创作引导、精品扶持奖励、推荐评优、赋能保障、成片审查、版权采购、编播调控、高新技术运用上,建立起配套机制,为精品创作、精品呈现、精品奉献提供制度保障。

四是育人才,原创动力更加有力彰显。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事业发展,人是主体。多年来,北京广播电视局坚持实施影视人才战略,在加强人才库建设同时,不断加大专业培训力度,注重青年导演、高级编导制作人才培育和引进,着力锻造高端人才。纪录片“京九条”明确了纪实人才培育方向,制定了培训计划,细化了目标任务,坚持把纪录片人才纳入首都传媒人才百人工程和千人计划,不断充实北京纪录片优秀人才库和专家库;发挥首都高校教学培训基地功能,持续优化人才梯次结构;每年组织不少于50人纪录片创作业务、纪录片领军人才培训;启动每年不少于20人的纪录片青年导演培训计划。北京纪录片发展实践证明,人才队伍的政治品质、专业技能、文化素养、艺术水平提升了,原创精品力作就会精彩纷呈。

五是促合作,文化传播更加丰富生动。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纪录片具有天然的文化传播属性,是心灵沟通、情感交流、文脉传承的有效载体和艺术表达形式。纪录片“京九条”从国内合作、国际传播两个维度,搭建起交流互鉴的舞台。加强纪录片创作生产机构同市区两级播出平台对接融通,促进合作意向转化落地;加强京津冀纪录片业协同发展,举办各类纪录片交流活动,促进跨区域合作;组织引导优秀制作机构、重点播出机构参与国际纪录片节展,深化同国际制播机构的交流合作,鼓励中外合拍“中国题材、国际表达”纪录片,促进跨国界合作。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