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知名学者姜清水:解读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其一》

Image 2020-09-20

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诗,是其艺术风格成熟阶段所作,“以小见大”“浚冷色调”“含蓄蕴藉”等特色具见这十首诗中,在文坛享有非常高的声誉,特别是杨万里给的“裁云缝雾之妙思,敲玉之奇声”评价,姜夔有了一个特殊而响亮的文化名片。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其一)

【此诗录寄诚斋得报云所寄十诗有“裁云缝雾之妙思敲金玉之奇声”】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注释:

细草:嫩芽、小草意。

穿沙:穿土而出意。

吴宫:指吴越时的吴宫。这里说苏州。吴王宫殿立于苏州。

石桥:当指垂虹桥。

说明:

一、姜夔此诗共十首。姜夔在自注中有:“此诗绿寄诚斋,得报云,所寄十诗,有裁云缝雾之妙思,敲金戛玉之奇声。”“裁云缝雾”有说“裁云缝月”还有说此评语是范成大所赠,均误也。亦有说“裁云缝物”,此明显“物”字错也。

二、此诗写作时间:一般都认为是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冬,姜夔冒雪到苏州石湖拜见范成大,至除夕自石湖归苕溪(湖州)途中作。应是又一次,或晚些时候。理由如下:

1、姜夔1191年冬从合肥来寻找到恋人到范成大处,伤心之极。在范成大处停留月余,作《暗香》、《疏影》两词,得到范成大赞赏,并赠小红给姜夔。姜夔除夕夜归湖州,过垂虹时作《过垂虹》诗一首。《过垂虹》诗是轻松愉快,而此十首诗“伤春悲秋”情绪十分浓烈,同一天写的诗,就判若两人情思,不符合常人之理。

2、姜夔有一首词《玉梅令》,范成大作曲,要求姜夔填词。此词序中“石湖畏寒不出,故戏及之”句。这里的“戏”与戏张平甫,戏张仲远完全不一样。戏平甫纳妾,戏张仲远是说张仲远婚外情,纳妾落点是“女儿愁”,婚外情归结是“怅断魂”。写《玉梅令》戏范成大,就完全是另一个角度,以写梅花,说梅花通人性,能劝范大成的病,祝愿范成大早日病愈为世间多留一些“新诗”。全词把梅花喻范公,品德高尚。词境高远,是一篇祝友康健的佳作。此词作年,也有人说是1191年冬,应与这十首诗同时所作,并非是1191年。

3、认为是1192年冬,理由是:

一有儿女想思情景:“儿女想思未到家”(其四),这时的姜夔在湖州应有儿女。姜夔在湖州与萧氏结婚当在1189年春,有儿女应在2年左右时间。

二、时序提示:“旧时曾作梅花赋,研墨于今亦自香”。(其四)这是说1191年冬姜夔在范成大家写《暗香》、《疏影》词事。“旧时”不是指当时,与1191年冬不符。

三、独自一人归湖州:“只有诗人一舸归”(其七)这是一种寂寞,孤独的心境,与携小红同归苕溪不同。还有(其六)中“沙尾风迴一棹寒”句,同样与“一舸归”是孤独的描述。

四、心境不同:“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这首《过垂虹》诗,是姜夔1191年除夕夜携小红归湖州的作品,已无争议。那么这十首“除夜”之诗就应当不是1191年除夜所作,若是姜夔怎能还有“谁家玉笛吹春怨”(其十)意,这与“我吹箫”之意境完全相反。姜夔在1191年除夜抱得美人归,写《过垂虹》诗时,那种轻松愉快,恨时序过得太快的心境。感受在《过垂虹》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曲过后两人走尽了“松陵路”,“当回首”时“十四桥”已在身后。而此十首诗的心境就是“伤春悲秋”,凄凉、孤独、寂寞十分浓烈,有“十年心事只凄凉”,“但得明年少行役 ,只裁白紵作春衫”“笠泽茫茫雁影徽”“长桥寂寞春寒夜”“自琢春词剪烛看”“残雪未融青草死”“又向吴松作客归”“古苔留雪卧墙腰”等等。十首诗中这么多语句,浚冷词语表达心境凄凉,只怕也是少见的。两诗一对比,相差太大,当是“两时” 所写,故认定不是同一“除夜”做。

但姜夔在诗结集时有《庆宫春》词序说“绍熙辛亥除夕,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红,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明说此诗作于1191年,故存疑。

背景:

姜夔此诗作于1191年之后,绍熙年间,绍熙(1190年-1194年)是南宋皇帝宋光宗赵惇的唯一一个年号,共计4年半。绍熙五年七月宋宁宗赵扩即位沿用到1195年改庆元。

光宗赵惇虽然在位时间少,也确为南宋皇帝中比较平庸的一位,“宫闱妒悍”,惧内心理严重,又体弱多病,以致后期荒废朝政;又听信谗言疏离太上皇赵昚,引起南宋的政治危机。赵惇后期,听取奸臣谗言,罢免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又让当时著名的妒妇、心狠手辣的皇后李凤娘干政,自己对朝政的掌握力不断下降。“乾淳之治”的成果渐渐消退,南宋开始有了由盛转衰的势头,特别是被逼退位,宁宗赵扩在韩侂胄、赵汝愚等大臣的拥戴下继位,改年号为“庆元”。韩侂胄主政,马挑起“庆元党禁”,内乱前后八年,又打了一次准备不充分的“北伐战争”,从此,南宋走上了下坡路,一蹶不振,到1204年有一阶段,又起用辛弃疾,恢复朱熹名誉等,可辛弃疾只有管兵权,无用兵权,只能算是南宋时期的一次回光返照,再无北伐抗金能力。

光宗赵惇继位之初,确有革故鼎新之意,能听取臣下谏言,也裁汰了一些不肖者。起用了一些新人,如朱熹、辛弃疾等;把《孟子》上升到“经部”,“四书”版行,统一注解;兴修水利图进;继续铜禁,出大量会子收淮东铁钱;除奸惩恶,决杖黄迈,刺面杖脊杨浩;戒饬风俗,下诏禁民奢侈与士为文浮靡、吏苟且饰伪者图强;建卢沟桥等等,一度出现过“初春景色”。

姜夔此十首诗,也就是在这种“细草穿沙雪半销”的环境下产生的,暗喻大宋经过“乾淳之治”,虽然经济建设上有些起色,可离“还我河山”,“举旗北伐”恢复大宋江山的期盼,就越来越远,诗人见时序有了“初春景色”,以景述情,注入了自己的心声,继续唱着《暗香》《疏影》两词奠定的基调,希望“梅花精神重整河山”。

解读赏析:

“细草穿沙雪半销”,细草穿出沙地,雪还没有完全消化,小草从地上钻出。这是初春景象,借喻光宗早期施政布局,似是细小的草,强劲地破土而出,雪也开始消融。

“吴宫烟冷水迢迢”,吴宫归所在苏州一片寒冷烟草中,只有苏州河水向远方流去。诗人提示吴国的灭亡似流水,一去不复还,暗喻大宋江山破碎也难似流水逝去,不能回头。

“梅花竹里无人见”,梅花长在山中竹丛中,不被人所见。诗人始终以为“梅花精神可以重整河山”,可只有诗人独知,无人能晓,多少情怀在其中。

“一夜吹香过石桥”,—夜梅花香味伴诗人过了石桥。这个石桥当指垂虹桥,也可以读出一个阶段来。诗人在梅花精神的幻想中,度过了一个段落,他的期盼能否实现,只怕是如诗人所料:“吴宫烟冷水迢迢”,任重而道远,一去而不复还。

姜夔此诗是十首之首,是描写除夕之夜诗人从出发地苏州归苕溪时,苏州城的景色和诗人心境契合。开始二句说大地回暖,春天即将来临,苏州就还是在春寒之中,雪未消尽,寒烟迷雾细草,时序似水流淌。后二句说梅花因春风而落,香气袭人,虽然天寒地冻,诗人闻着梅花之暗香过石桥。

姜夔此诗伤春之意明了,但生命活力与时序流淌的景象和时代衰落及历史的变化同时纠结于一诗中。小草的向上,坚强的生命力钻破未消化的寒冷雪地,借吴宫暗喻南宋朝庭,不固定就是说苏州意,气象寒冷,时序就如水流。梅花虽然人不见,其暗香能催人奋发努力。全诗紧扣写“景”述情,即愤发了感时伤春的述古说今的诗旨,又写出了诗人对生命的赞许和对生活的至爱之情,这是一首以景写情的好诗。

作者简历:

姜清水,男,1953年5月出生,江西省鄱阳县人,鄱阳湖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姜夔文化研究分会会长,出版了《姜夔编年研究》《姜夔诗赏析》《姜夔长短句赏析》《清水点白石》《魂断瓦屑坝》等著作。编有四十集历史文化名人电视剧文学剧本《姜夔传》等。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