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文化新地标——珠海大剧院设计背后的故事
珠海大剧院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首个集高雅艺术殿堂、市民休闲场所、旅游观光胜地于一体的城市地标性建筑,也是中国唯一建设在海岛上的大剧院。项目位于珠海市情侣路野狸岛海滨,总建筑面积约5.9万平方米,投资约10.8亿元。本文转自“北京城市建设研究发展促进会”,讲述珠海大剧院设计背后的故事。
引领城市文化——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
一座剧院、一场演出,可以引领一座城市的文化,也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珠海大剧院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珠海这座被誉为中国浪漫之城滨海城市的文化与情怀,当地居民纷纷骄傲的称之为“珠海新地标”。
2009年,在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物质生活日益富足,各地以文化产业为先导,积极向旅游城市转型。受珠海市政府委托,由BIAD担任珠海大剧院的设计总承包人,承担实施方案设计及其规划建筑设计、专项设计总承包等工作,以期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增添又一地标性建筑。
建筑需要回应城市的需求、得到公众的认可,通过建筑师的主动创造,尽可能的在当代语境下,为视观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我们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为设计寓意,当夜幕降临,珠海大剧院宛如一轮满月,在港珠澳大桥旁寄托对港澳同胞的牵挂之情。
为了增加珠海大剧院的业态丰富性及场所活力,BIAD还在这一重大文化地标旁边增设规划了海韵广场,以确保地标项目建成后的城市活性,起到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
缔造经典建筑——成熟务实的方案设计
BIAD通过多元的表现手法、过硬的技术水平,最终让珠海大剧院超越一个单纯的剧场、也超越一个作为标志的雕塑。
实用合理的建筑本体
BIAD设计团队经过专业思考,最终创造出一个既融合环境又脱颖而出的形象。正剖面为上部笔直、底部圆润的抛物线型轮廓,侧面是一个椭圆曲面,其复杂的形体能使底部的面积和容量、上部的收分都得到充分满足。
珠海大剧院设计草图
BIAD还为珠海大剧院的平面功能排布、结构工程等提供了成熟合理的方案,实现了建筑、结构、机电、室内、景观的一体化设计方案。
珠海大剧院剖面图
国际一流的剧院功能
为了带给观众一流的感官享受,BIAD与德国昆克国际咨询有限公司、马歇尔·戴声学公司深入合作,严格按照建筑声学的原理设计施工,对天花板、墙面、地板、舞台、门、座椅等形态、材质逐一推敲,在1550座大剧场和550座小剧场内,即使不使用扩音设备,依然能让最后一排观众清晰的听到声音,实现了美学与视听的完美结合。
珠海大剧院1550座大剧场
珠海大剧院550座小剧场
此外,BIAD通过一套参数化设计技术,在三维的空间中将珠海大剧院的声学概念、光线设计、舞台机械等融合其中。比如:通过BIM系统对舞台设计中的面光、耳光、追光的角度和投射面进行即时的模拟,实现整体设计,既减少了工作量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观众不出国门也能享受到超一流的视听盛宴。
BIM系统综合分析模拟大小剧场
节能防腐的建筑表皮
为保证珠海大剧院的外部完整感和内部通透性,BIAD在其外表皮的设计中使用钢结构+穿孔铝板的组合方式。
钢结构体系使建筑的室内空间呈现出干净、纯粹的效果;穿孔板起到遮阳的作用,可控制室内的热辐射,以达到绿色节能的标准;铝材较钢材有着更好的耐腐蚀性,为保证工程质量,BIAD全程把关定制铝板的加工。当阳光透过钢结构支撑的穿孔铝板,珠海大剧院便与天光巧妙地融为一体、熠熠生辉,构成珠海最美的风景线。
行云流水的内部空间
在珠海大剧院的设计中,BIAD汲取了国家大剧院、广州大剧院等众多世界级优秀剧院的宝贵经验,走进珠海大剧院,充满流畅曲线的空间在疏密的光影变化中依次展开,美轮美奂。
抗震防风的耐久设计
BIAD按照100年的使用年限设计珠海大剧院,其抗震烈度为8度,比珠海城市建筑的设防烈度高1度。此外,团队建筑师充分考虑到珠海当地的自然条件,经二次复核,幕墙按18级风的标准加固,抗台风能力比其他同类型海边建筑高50%。
珠海歌剧院于2017年入围世界建筑节奖,代表中国建筑师走向世界。著名建筑师卡洛斯·马洛斯认为,珠海歌剧院设计项目是非常成功的。他说:“这将是一个珠海的标志性建筑,它将对珠海的天际线形成一个视觉的形象。‘日月贝’这一象征意义与珠海非常密切相关,因为这个城市与海洋也有关。”